电力系统储能(原书第2版)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3aAtyQTvVhxiCW91cKXwSw?pwd=5pjq
提取码:5pjq

一本储能技术通识讲义。
介绍各种储能技术,各种储能方法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应用。
内容简介
《电力系统储能(原书第2版)》主要讨论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具体应用,详细介绍了各种储能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具体示例、储能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并对各种储能技术的特点进行了分析,重点关注了可再生能源与储能之间的关系。
《电力系统储能(原书第2版)》适合从事电力系统储能技术研究的科研工作人员或企业研发人员阅读。
目录
译者序
原书前言
致谢
引言
第一部分 储能应用
第1章电力系统的发展趋势3
11需求侧特点3
111储能方法6
112日负荷曲线结构7
12供给侧特点9
13发电机组扩展规划17
14满足负荷需求18
第2章作为电力系统结构单元的储能装置21
21概述21
22储能单元的能量与功率平衡24
23储能数学模型26
24储能计量经济模型28
第3章储能技术的应用30
31概述30
32储能装置的静态职能30
33用户级储能32
34储能与输送33
35储能装置的动态职能34
36可能的应用领域35
第二部分 储能技术
第4章热能储存39
41概述39
42储能介质44
43安全容器46
431钢制容器47
432预应力混凝土压力容器47
433预应力铸铁容器47
434地下洞室47
435含水层储存高温水48
436安全容器设计总结48
44功率提取49
441变压力蓄能器49
442扩容蓄能器49
443等容蓄能器50
45发电厂热能储存52
46经济评估54
第5章飞轮储能57
51概述57
52作为中央储能的飞轮58
53能量释放问题61
54飞轮储能的应用61
第6章抽水蓄能63
61概述63
62功率提取系统64
63抽水蓄能中央储能68
64迪诺威克69
第7章压缩空气储能75
71概述75
72基本原则77
73中央储能78
74功率提取系统81
75两个工业示例87
751享托夫(Huntorf)87
752麦金托什(McIntosh)90
76调度与经济局限性91
第8章氢气与其他合成燃料储能93
81概述93
82合成储能介质93
83氢气的生产94
84氢气储存容器99
85氢化物概念100
第9章电化学储能103
91概述103
92蓄电池104
93燃料电池109
94储能单元装配111
95热动态113
96功率提取系统115
第10章电容器储能116
101理论背景116
102电容器储能介质119
103功率提取119
第11章超导磁储能121
111基本原则121
112超导线圈123
113低温系统126
114功率提取127
115环境与安全问题128
116项目与实现131
第12章电力系统自身储能134
121作为飞轮的电力系统134
122超高压电网互联135
第13章储能系统选择注意事项137
131储能技术对比137
第三部分 电力系统储能注意事项
第14章储能系统集成145
141问题界定145
142电力系统成本函数147
143系统约束条件150
144储能装置引入的设计标准153
第15章储能对电力系统瞬态的影响156
151问题界定156
152模型描述157
153稳态稳定性分析158
154确保瞬态稳定性的储能参数162
155储能选址168
156多功能储能装置参数选择169
第16章电力系统储能优化机制171
161电力系统储能机制171
162优化机制标准172
163单节点系统简化标准175
164优化机制算法176
第17章储能与可再生能源179
171为什么使用可再生能源179
172可再生能源的类型181
1721波浪能182
1722风能183
1723潮汐能184
1724小规模水电能源184
1725太阳能热能技术与太阳能光伏185
173使用可再生能源的独立电力系统中储能的作用187
174间歇性来源的稳定电力188
175使用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的综合电力系统中储能的作用190
176结论194
结论196
参考文献202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前言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电力行业发生了诸多变化。20世纪50年代以来,电力行业先后连续建设了一批核电站、燃煤发电厂、燃油发电厂和燃气联合循环发电厂。不同规模与发电量的传统发电厂向用户提供连续、可靠、廉价的电力。这些发电厂在集中管理与控制的电力市场中运营,通过高压电网保证规模输送效率,并确保资源使用的安全性。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电力行业又发生了新的变化。这些变化起因于电力供应自由化、对发电的环境影响的关注、对现有和新建热电厂实行相关排放控制,以及最近将可再生能源开发列为国家目标。无法断定在接下来的50年中随着经济、政治和技术的发展会不会给电力行业带来根本性变化。但是有一种变化是可以预料到的,尤其是考虑到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增长所带来的变化,那就是储能的发展和应用。
不能单独考虑电能的供应,必须同时考虑双重电力和能量供应要求。可再生能源的主要缺陷在于尽管可以在一年内提供一定量的电能,但大多数可再生能源是间歇性的(用“多变”表述更合适),另外一些是随机性的,这样就无法按需提供电能。因此,它们对供电安全的贡献有限。如果可再生能源大规模使用,电力输出的这种变化可能会给电力系统带来问题。在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满足供电系统需求时必须对随机间歇性供电与供电安全性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更为详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