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五号发射在即,发射场降雪最低温零下20度,会有影响吗?
就在神舟十五号蓄势待发之际,东风航天城迎来入冬的第一场雪,作为载人任务中出发最晚的一次太空旅行,面对低温,如何保障的呢?

神舟十五号瞄准的窗口期在11月29日夜间11点多,这几天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迎来冬季的第一场雪,所谓:“大漠雪纷纷,瑞景兆神舟”,白雪给航天城披上轻纱的同时,也给基地带了低温。
据当地天气预报显示,这几天发射场夜间最低气温降到了零下20摄氏度,与火箭发射的最低温条件十分靠近,是载人任务中的首次。那么面对这个情况,发射基地如何保障神舟十五号安全、准时飞行呢?

首先,发射场的工作人员24小时待命,全面检测发射塔架的温度情况,随时按照预案做出相应处置措施;
其次,早在空间站建造阶段,发射场就对塔架进行的空调系统进行了升级,配备了热泵、机组电加热和风管加热系统,经过严格测试,确保火箭箭体冬季低温发射保温要求。
最后,航天员出征登船时就不需要提着“空调”出征了,因为舱内压力服的保温效果非常好。

实际上,随着中国空间站由建造阶段转为运营阶段,以后的载人发射将进入常态化,天地往返也将是航班化,这就意味着,整个运输系统将迎来全天候的发射考验。
为此,我国载人航天整个体系都已经做好了预案准备。无论是超低温,还是沙尘、大风天气都有较好的防护措施,确保发射准时、安全。

发射场首席气象预报专家李兴东说:“我们对发射月近40年能够影响到发射的气象因素进行了专题技术准备,对大于10米的地面风和大于60米的高空风及低于零下20摄氏度的低温天气逐一进行了归纳总结。”这说明现场气象保障已经到了十分的充分。

而发射场在27日已经完成了神舟十五号最后一次合练和全系统气密性的检查工作,结果显示状态良好,只等着最后火箭燃料加注了。

其实,和神舟十五号踏雪出征类似的就是神舟六号费俊龙、聂海胜的那次出征。2005年10月12号,发射场就下起了大雪,这给发射团队提出了重大挑战。
好在发射场气象系统早有准备,并且针对极端天气做出了专题准备,在出发前会上,气象系统向总指挥的汇报十分干脆:可以发射。并且给出了风雪停止的准确时间。

其实,飞船发射是一个系统工程,其背后有许许多多的默默支持的子系统,他们不被我们知晓,但是他们也是实现我们飞天梦的英雄。
如今,我国载人航天取得如此大的成就,离不开每一个航天人的辛勤付出,感谢每一位航天人!

记得当年费俊龙出发前对战友说:“我们就把这漫天的雪花,当作是欢送我们出征的礼花”。
预祝神舟十五号任务圆满成功。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期待神舟十五号的成功发射、期待两组航天员成功会师空间站的伟大时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