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致谢|用“心”看见彼此

2021-06-24 16:19 作者:中国公益万里行  | 我要投稿


“我们首先将是善良的,

这一点最要紧,

然后是正直的,

然后······我们将彼此永不相忘。”


—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


一个老人,在海边看到很多海星搁浅在沙滩上,如果不将海星扔回大海,它们极可能会失去生命。老人捡起一颗海星用力地将它们送回大海,一次又一次 不知疲倦。一个年轻人路过,问老人:沙滩上有那么多海星,你捡不完的,不用捡了,没有什么意义。老人没有停下手中的动作,将一只海星扔回大海后说:对这个海星来说,有意义。
2021年1月9日12时56分,西藏星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10名核心团队成员、11位集赞支持者以及遍布于各地的亲朋好友的努力下,共同完成了15000个赞的收集!


点赞页面
我们一直相信,身处大千世界,每个人都肩负者这个社会的爱与责任,我们都有义务推动这个社会前进的步伐。而在此之中,个体的努力是不可忽视的力量,个人仍然是历史变革中最重要的工具、最重要的一种动力!而此次的集赞行动毋庸置疑也是对此的见证,从最初的一人、十人、一百人到一千人再到一万人,这背后承载的不仅仅是一颗爱心的点亮,更是每个充满力量的生命对边缘困境个体的体恤及对美好生活的期许。

而我们也相信,她们作为“平凡又伟大、真实又闪耀”的普通人,她们的声音、她们的挣扎、她们的存在足以撑起我们的体恤与期许,足以我们彼此被看见、被点亮:

  • 她,10岁,习惯见到人便低头害羞,总是不知如何表达自己;

  • 她,14岁,刚从牧区转学到拉萨,语言和学习都还没有适应;

  • 她,19岁,刚从高职毕业,对未来充满迷茫;

  • 她,23岁,宝宝刚满一个月,对孩子的养育与家庭结构的变化充满困惑;

  • 她,38岁,每天为两个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忙碌,渐渐忘记了自己最初的梦;

  • 她,42岁,已经遭受丈夫家暴近十年,但为了三个孩子,一直隐忍着,认为事情或许会有好转;

  • 她,65岁,离开了自己赖以生存了50年的故土,在城市里被无聊与孤独包围着。

一个个鲜活的女性,构成了一个个家庭、一个个社区、一整个社会。她们用自己的境遇,将一个家庭、社区、社会遇到的难题鲜活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但触动我们的,不只是她们曾经与当下的现状,更是在现状之下,仍然向更大的“结构”争取自我,以另一种方式继续对美好生活抱有想象。这些故事,也许只是他人与异乡,也许是你我要经受的当下和未来:


“人并不是依靠残酷的真相和一成不变的规则活着,人活着,依靠的是,寄希望于他们坚信会到来的改变”


在过去近一周的时间内,大家所看到的这个项目(集赞︱ 助力藏地女性成长,还缺少您的一赞)是以藏地女性赋能,尝试探索社区发展和共治模式。作为西藏首家专业社会工作机构,我们希望在未开展过专业社工服务的两个西藏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开展以女性为主线,以社区内部资源为切口,以“平台+支持”为方法,通过激发“一个”我的意识与能力,推动一个美好社区的发展,最终促使一个良性社会的形成。


同时,如果我们有幸能获得第六届ME创新计划的支持,得到20万的捐助,我们将会在拉萨的2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社区,提供36次+的公益性社会服务,其中包括防性侵自护教育、女性自我认知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及技能教育、家暴干预、心理疏导与自我能量探索等多元化课程+特色化服务内容。



一个美好的社会不仅要有踩在云端的引路人,也需要身体力行为底层群体分担的人。15000个为我们点赞的小伙伴,让我们看到语言与技术不再成为局限的可能,让我们看到她们不再成为少数的可能,让我们看到更多使改变成为可能的“星光”,遍布于祖国各地。在此,向每一位致以最真挚的谢意!


最后,将塞尔努达的一首诗歌-《1936年》送给每一位支持着彼此的人!

 

“那时的事业似乎已失败,

这算不得什么;

有太多人,在其中火热一时

实际只为了自己的利益,

那更不值一提。

重要的是一个人的信念,这就够了。

因此今天你又找回

当初的感受:

那事业高贵并值得为之奋斗。

他的信念,那个信念,依然存留

经过这些岁月,这些失败,

当一切仿佛已背叛。

然而那信念,你告诉自己,是唯一重要的 东西。

谢谢,伙伴,谢谢

这榜样。谢谢你告诉我

人是高贵的。

就算高贵的人实在不多:

一个,一个人就足够

无可辩驳地见证

整个人类的高贵。”


致谢|用“心”看见彼此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