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整骚话啦!浅谈古代战场武术《辛酉刀法》
最近俺们有点忙,忙着在厨房和面烙饼。遥想之前答应过各位客官《暴走英雄坛》将会有“更加严谨的战斗画面”现在略有小成已经到进烤箱的阶段了。估摸着近期的版本中将会实装(咕咕~)
既然说严谨,在新绝学的动画特效设计过程中大量借鉴我国古代战场武技古籍中所记载图谱进行延展,强调实战与合理性。下面就给诸位大侠简单的介绍一下所谓的战场武技。

功夫是杀人技

“功夫是杀人技”这是电影《一个人的武林》中王宝强反复强调的一句话。功夫是中国民族历尽数千年战乱代价沉淀下来的文化精华,但现在早已被国人的影视作品精神化、表演化、边缘化。真正的功夫是脱胎于战场的杀人之术,绝非是现在我们所看到在舞台上所表现的“套路”戚继光将军在其《纪效新书》所著:平时官府面前所用花枪、花刀、花棍、花叉之法,可以用於敌否?子所教,亦有是欤?光曰:开大阵,对大敌。比场中较艺,擒捕小贼,不同堂堂之阵千百人列队而前,勇者不得先,怯者不得后;丛枪戳来,丛枪戳去,乱刀砍来,乱杀还他,只是一齐拥进,转手皆难,焉能容得左右动跳?
我们从小看金庸古龙这些武侠小说都是浪漫主义手法进行表现的。所以这次暴走想尝试一下对武侠概念进行硬派解读,力图还原真正的功夫杀人技。

马步为守,中线为攻
熟悉武学理论知识的一定知道一个基础概念“腰马合一”腰就不用解释了,“马”指的是扎马步。把双腿弯曲叫做“马”“腰马合一”是指在发劲的时候腰的 力量要和腿部的力量形成合力,从而使出更加完整的整劲进攻对方。同样骑兵马上持械格斗术亦是如此,在高速奔驰的马匹上手持武器进行发力都是双腿夹住马肚子呈马步相同的半蹲状。故此马步可以说是所有武术的基础起手式。

“叶师傅尝试切他中路!”马步为守,中线为攻,传统中式格斗不管是搏击还是械斗都以中线理论作为攻击轴线。先把人体中致命要害复习一下,从头顶百会穴、眉心、太阳神经丛、眼睛、鼻子、人中、下巴、喉结、脖子两边动脉、胸口、小腹、裆部。把这些要害连接在一起就形成了一条我们所说的中线。因为在你戒备时两只手都在你的中线上,你的右拳(大多数人是右撇子)和敌人的两个肩膀成一个等腰三角形,你的右拳与该三角形底边中点(对手中线与底边交点)的连线就是该三角形的高,次距离肯定小于两个边。人的重心(肚脐)也在中线上。所以有效的打击对手的中线要害,也是击倒或击败对手的捷径。攻击对手“中线部位”可轻易将对方击倒或击伤,那么在攻击对方中线要害的同时更要注意守护好自己的“中线要害”处,这就是咏春拳的核心基本理论“守中用中”。

在持械格斗上亦是如此,不同于徒手搏击还可以用手肘部进行格挡。在双方都持械的情况下攻击套路无非就是敌我对峙、兵器碰撞、格挡破坏敌方中线平衡并击中对方这三个状态。毕竟冷兵器格斗挨一下可就死了……

实战出真知,戚家军与倭刀术
基础理论介绍完毕,我们开始进入正片详细说一下《辛酉刀法》。自明代洪武年起朱元璋为防止海军阀(张士诚残党)与海盗的滋扰下令海禁政策。但随着封建资本发展与大航海时代的到来。东南沿海地区地主勾结日本九州地区大名及野武士浪人组成倭寇海盗势力频繁袭扰我国东南沿海地带到明代嘉靖年间达到顶点。明廷随即派遣戚继光、俞大猷等部先后平定江浙、福建、广东倭寇海盗,倭患始平。

在与倭寇的交战前期明朝卫所武备荒废,面对步战能力、兵器、战斗意志都高于明朝卫所军户兵丁的倭寇在局部战场节节败退。戚继光曾云:“我军长兵不捷,短兵不接,长器不捷,遭之身多两断!”他察觉明军疲敝故此改良苗刀与借鉴日本刀法创出《辛酉刀法》流传于世。在明后期壬辰倭乱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同时受此刀法影响产生了《单刀法选》和《手臂录》中的长刀、单刀法,并直接影响到后世所传“苗刀”与“双手刀”技法。一直到近代抗日战争中二十九军大刀队所使用的“破锋八刀”亦是源自与此,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制式戚家军刀
所谓戚家刀,狭义上是指戚继光军队里面所用的刀(包括单手刀和双手长刀),广义上是指自戚继光以后明清(明中-清中)时期生产的这类类似戚继光改良后的刀姿的刀。本身日本刀就是源自于我国古代唐刀样式(仪刃或横刀)后来,传到日本被改进成了日本刀(唐样大刀,太刀等),就是倭刀。戚继光抗倭时发现,倭寇身材矮小,但是他们武器倭刀却极长,作战中占尽优势。

戚家军刀虽然外形姿态很接近与日本刀,但是戚家军刀和日本刀其实也有很多区别,比如刀茎的不同,刀的长度、宽厚都有所不同;刀与柄的固定方式也不同,日刀是靠目钉横穿目钉孔,戚家刀多是尾铆。
戚家刀学习了日本刀的姿态,整体一改往日风格。明军不用像倭寇那样注重单个刀体的研磨,更加注重整体的功效和制造成本,不像造价昂贵的日本刀,根本无法大规模普及。

《辛酉刀法》图解
1. 持刀式

列阵等待时,左手反握刀柄,刀 直立是最省力的。
2. 藏刀式

准备要战斗时,左手握刀柄的中央位置,因为刀身放平,拿在手上比较费力,所以只是出刀或收刀的过度动作。
3. 拔刀式

当对方有动作或你想先手时,左手略向右手送刀,右手抓住刀柄反手上撩类似拔剑的动作,同时向前小踏一步,和日本居合斩拔刀术略像。
# 此动作可先手可后手,先手为突袭对方,后手为防御对方 #
# 莫用力过猛,刀易脱手,且需为后招留力 #
4. 对刀式

若你是防守式拔刀,对方刀与你刀接触,你就借反弹的力和下摆回旋的力旋转一圈,双手正握持刀面对敌人。
若你是进攻式拔刀,被对方的刀防住,你就借反弹的力和下摆回旋的力旋转一圈,双手正握持刀面对敌人。
#顺势而为,借力用力。见招拆招,切莫心慌#
#若要先手,先惑对手。交谈之间,突然出手#
5. 左防式

左脚前踏一步,翻手腕反握刀防守。右手下,左手上,右手略压着左手。
6. 右防式

右脚前踏一步,翻手腕反握刀防守。右手下,左手上,右手略压着左手。
7. 上防式

后退侧身马步重心在后,右手反握刀上举,左手托刀背。
#泄力完成后,马步换重心,左手略推刀背后 迅速去抓刀柄,右手转腕迅速下劈,转为攻势。#
8. 挑剑式

右脚前踏小步,正手刀下劈,及时收力 定点定刀,再回刀上挑,收于身前。
9. 反击式

防守完成后,刀身 略往左下方 下沉,引导化解对方刀势,弓步重心转换,右脚前踏小步,挥刀划圈转正手下劈。我我自己称它为反击式,于防守反击之意。
# 下沉 左推 划弧线 依次连贯顺畅 #
# 利用弓步的弹性来 受力 借力 发力 #
10. 收刀式

拔刀式逆向顺序, 收刀时眼睛要盯着对方,别盯着刀 。恢复到藏到式一套循环完成
尾声:天天玩暴走,人人有功练

上述就是《辛酉刀法》的基础循环招式,有条件的大侠可以去楼下空地找根PVC管子练练或许假以时日你也能成为一代剑圣称霸小区,当然如果你练不动也可以摊回沙发上打开《暴走英雄坛》期待一下十一大版本更新,咕咕~
如果诸位看了文章觉得对这种古代武学图解形式有兴趣,接下来我还能和诸位大侠讲解一下枪法与棍法。顺便我也推荐诸位感兴趣的大侠可以看一下电影《绣春刀2》和徐浩峰导演的《倭寇的踪迹》这两部片子对辛酉刀法有大量的影视复原。

以上,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