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法国布威号战列舰

2020-03-30 14:47 作者:枪毙的秩序  | 我要投稿

制作不易,如果您觉得不错,请您点个赞和关注让更多的人能够看见,up主在此谢谢各位读者老爷了

正文

布威号战列舰(法语:Bouvet)是法国海军所建造的前无畏舰,其舰名来自法国前海军上将弗朗索瓦·约瑟夫·布威(英语:François Joseph Bouvet),本舰于1893年1月16日在洛里昂兵工厂(法语:Arsenal de Lorient)放置龙骨(英语:Keel laying),并于1896年4月27日时首次下水(英语:Ship naming and launching),最后在1898年6月正式服役。布威号与查理·马特号、卡诺号、若雷吉贝里号}、马塞纳号等4舰极为相似,这5舰是法国海军为了回应英国君权级(英语:Royal Sovereign-class battleship)而建造的,但因设计上由不同的工程师来主导方案,造成每艘舰有些许差异,最后这5艘舰并未被列入同一船级。如同先前4艘舰,布威号的主要武器由2门305毫米45倍径1893年型主炮(英语:Canon de 305 mm Modèle 1893/96 gun)与2门274毫米45倍径1893年型火炮(英语:Canon de 274 modèle 1887/1893)组成,这4门火炮皆以单装方式配置在炮塔内。舰体排水量落在12,007公吨(11,817长吨;13,235短吨),整个推进系统可提供15,000匹指示马力(11,000千瓦特)的动力,使最大航速可达17.8节(33.0千米每小时;20.5英里每小时),这让布威号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快的战列舰之一。布威号后来证明是5艘准同型舰中设计最成功的军舰,后来的查理曼级战列舰即依此为基础改进而来。然而布威号仍有着设计缺陷存在,这些缺陷使得本舰的航海稳定性低落,并还成为1915年船难时迅速沉没的主因。

本舰的推进系统采用3组三胀式蒸汽机,每组蒸汽机驱动一船轴,外侧两边的螺旋桨直径4.5米(15英尺),中心轴上的螺旋桨直径则仅有4.4米(14英尺)。整组推进系统的动力由32台贝尔维尔(Belleville)式水管锅炉(英语:water-tube boiler)提供,所有锅炉皆由英德莱特(英语:Fonderie d'Indret)制造。这些锅炉平均配置在4间锅炉舱(英语:Fire room)内,而这4间锅炉舱平均位在侧翼炮塔专属弹药舱的两端,并以中央水密舱壁与弹药舱分隔。所有锅炉以导管连接至一对烟囱(英语:funnel (ship)),将蒸气由此排放至外方。3组三胀式蒸汽机以并排方式放置在一起,并由纵向舱壁来分隔。

整体动力系统共可输出14,000匹公制马力(13,808匹指示马力),在轻排水量的状况下曾测得最高航速达18节(33千米每小时;21英里每小时)。在正常排水量状况下连续航行24小时的测试中,其航速约在17至17.5节(31.5至32.4千米每小时;19.6至20.1英里每小时)之间。海试时间,若将锅炉操纵在强制鼓风(英语:Draft (boiler))状态下,可让本舰动力输出达15,462匹公制马力(15,250匹指示马力),最高航速落在18.2节(33.7千米每小时;20.9英里每小时)。以当时的战列舰水准,布威号是航速最快的战列舰,唯一能与本舰相提并论的只有英国的名望号(英语:HMS Renown (1895))。当出航值勤时,本舰可携带610公吨(600长吨;670短吨)燃煤,若将舰上额外的空间腾出使用,则可将燃煤容纳量增加至980公吨(960长吨;1,080短吨);若在9节(17千米每小时;10英里每小时)的巡航速度下,其最大续航半径可达3,000海里(5,600千米;3,500英里)。

舰上的电气系统由4组400安培/80伏特直流发电机组成,总发电量为128千瓦特(172匹马力),所有发电机接配置在锅炉管道之间的平台甲板上。另有数台额定功率29 kW(39 hp)小型电动机为船舶通风系统提供动力,以及额定功率9 kW(12 hp)的电动机为锅炉舱吊灰机提供动力。布威号共配有6组探照灯,其中2组设在船舯的炮台甲板上,2组分别位在前甲板与后甲板的炮台甲板上,另外2组则设在桅杆上。

布威号战列舰的主要武器包括2门305毫米45倍径1893年型主炮(英语:Canon de 305 mm Modèle 1893/96 gun)与2门274毫米45倍径1893年型火炮(英语:Canon de 274 modèle 1887/1893),2门305毫米(12.0英寸)口径主炮以单装方式分别配置在船艏与船艉处,而2门274毫米(10.8英寸)口径火炮则以单装方式分别配置在船舯处左右两侧船舷内倾(英语:Tumblehome)的突出座上。[8]这2种45倍径主炮皆是由马塞纳号战列舰上的配备改进而来;305毫米(12.0英寸)口径主炮枪口初速为815米每秒(2,670英尺每秒),并提供136.78千牛顿(15.375短吨力)枪口动能,确保炮弹能在1,800米(2,000码)射程内穿透610毫米(24英寸)厚的装甲板;这主炮性能足以让布威号能够轻松地击穿当时大多数战列舰的装甲带。274毫米(10.8英寸)口径火炮的枪口初速略少于305毫米(12.0英寸)口径主炮,枪口动能为101.20千牛顿(11.375短吨力),可让炮弹穿透460毫米(18英寸)厚的装甲板。主炮塔运作属于液压式,需要将炮口压到水平面以下4度才能装载弹药。2种类型主炮的射速为每分钟一发,其炮塔皆可将炮管提升到水平面以上14度。在最大射程上,305毫米(12.0英寸)口径主炮可达12,400米(40,700英尺),274毫米(10.8英寸)口径火炮则为11,700米(38,400英尺)。

舰上的次要武器包括8门138毫米45倍径1893年型火炮(英语:Canon de 138 mm Modèle 1893 naval gun),所有火炮皆配置在上层建筑角落的单装炮塔中,其中2座138毫米(5.4英寸)口径炮塔位在前主炮塔后方,船舯4座分别在274毫米(10.8英寸)口径炮塔两侧,另外2座则位在后主炮塔后方。138毫米(5.4英寸)口径火炮的射速为每分钟4轮,在炮管角度达水平面以上20度时,其射程半径可达最大11,000米(36,000英尺)。为了加强反鱼雷艇能力,舰上另配有8门100毫米(3.9英寸)口径(英语:Canon de 100 mm Modèle 1891)速射炮(英语:Quick-firing gun)、12门哈其开斯3磅舰炮(英语:QF 3 pounder Hotchkiss)、以及5门QF1磅砰砰炮。100毫米(3.9英寸)口径火炮中有4门以单装方式安装在炮塔内,另外4门仅以炮盾(英语:Gun shield)保护并安装在炮座上。这些火炮中有4门配置在烟囱附近,2门以并排方式配置在前舰桥处,另外2门配置在后舰桥两侧。此款火炮射速为每分钟7至15发,最大射程半径可达5,000米(16,000英尺)。12门3磅舰炮及5门QF1磅砰砰炮皆以单架安装,其中有3门3磅舰炮属于哈其开斯转膛炮(英语:Hotchkiss gun),另外5门则属于单管炮。4门3磅舰炮安装在军用桅杆的下平台上,其余火炮则与QF1磅砰砰炮平均分布上层建筑各处。

按照当时主力舰的武器配备,本舰在舰身处同样加装4组450毫米(18英寸)口径鱼雷管,其中2组安装在舰体水面下区域,约位在靠近船艏的舷侧,并可瞄准与船轴垂直方向的目标;另外2组则以可回转固定式,配置在舰体水面上船舯处,但在水面上的鱼雷管后来于改装工程中皆全移除。这些鱼雷管的射控系统是由位于司令塔顶部或炮台甲板上的瞄准器组成,其中在司令塔上的瞄准器以装甲保护,但在炮台甲板上的瞄准器则未设有任何保护措施。出航值勤时,布威号共可携带10发1892年土伦/阜姆型鱼雷,其中6发分配给水下2组,另外4发则配给位在甲板上的2组。舰上另携带12个水雷,并可经由舰上的中型艇(英语:Pinnace (ship's boat))来布置。

在1890年代初期时,法国海军便在布威号开始建造前即引入一组新型射控系统,此组系统包含测距仪、桅杆观测器、电子化传输装置等,整套系统可将控制中心的火控指令迅速传达给火炮端的组员。布威号后来成为第一艘使用此系统的战列舰;为了设置此系统,舰上的大口径与中口径火炮炮管被分成多个个别单元,100毫米(3.9英寸)口径以下的火炮则以2门或2门以上为一个控制单元。所有火炮皆由位在司令塔及装甲甲板下方的中央指挥站控制。中央指挥站首先从测距仪接收到目标与本舰之间的范围及方位等讯息,接着计算出射击方案,然后透过电子传输装置将计算后的资讯传送至火炮端,引导单个或多个火炮单元执行射击指令。

本舰的装甲防护原料采用施耐德-克鲁佐(英语:Schneider-Creusot)、圣沙蒙(英语:Compagnie des forges et aciéries de la marine et d'Homécourt)、查狄伦-科芒特里(英语:Société des forges de Châtillon-Commentry-Neuves-Maisons)等制造厂生产的镍合金钢,而使用镍合金钢的好处在设计人员能够减少钢材厚度而不影响其防护有效性,并且可有效降低重量,在严格地排水量限制下可将节省的重量转移至其他部位使用。其主装甲带围绕整个船体,在船舯最大厚度为400毫米(16英寸),在下缘部分则逐渐减至200毫米(7.9英寸),从船舯往前甲板的装甲厚度逐渐降至300毫米(12英寸),此段区域的下缘部分同样厚度逐渐减至200毫米(7.9英寸),船舯往后甲板的装甲厚度则逐渐降至260毫米(10英寸),此段区域的下缘部分则是降至120毫米(4.7英寸),至艏柱(英语:Stem (ship))处时则只剩200毫米(7.9英寸);另外,在装甲带后侧有200毫米(7.9英寸)厚的柚木做支撑。主装甲带上方与80毫米(3.1英寸)厚的侧面列板(英语:Strake)装甲相连接,并在此处设有高度细分的堰舱(英语:Cofferdam),堰舱的侧面由2层10毫米(0.39英寸)厚的电镀板加固,来减少战斗过程中进水所造成的危险。在主甲板部位,布威号采用70毫米(2.8英寸)厚的低碳钢来保护,甲板背面则另外增加2层10毫米(0.39英寸)厚的电镀板加固。设计师在这里使用低碳钢的主因则是此种刚才较软,在被穿甲弹于倾斜角度下击中时仅会弯曲,不会整个装甲板碎裂而二度伤及人员。下平台甲板的装甲厚度为30毫米(1.2英寸),并有一层10毫米(0.39英寸)厚的电镀板在背侧,确保能挡下穿透主甲板的任何碎片。

05毫米(12.0英寸)口径与274毫米(10.8英寸)口径的主炮塔表面与侧面皆以370毫米(15英寸)厚的渗碳装甲保护,其顶部装甲厚度为70毫米(2.8英寸),底部则只有65毫米(2.6英寸),而顶部与底部使用的钢材并非是渗碳装甲,而是低碳钢。整个主炮塔则安座炮座上,而此炮座的侧面以310毫米(12英寸)厚的装甲保护。138毫米(5.4英寸)口径炮塔侧面与正面装甲厚度为100毫米(3.9英寸),其正面与底部的装甲厚度分别为20毫米(0.79英寸)及15毫米(0.59英寸)。4门无炮塔保护的100毫米(3.9英寸)口径火炮,以72毫米(2.8英寸)炮盾保护着。司令塔的侧面则以320毫米(13英寸)厚的装甲保护,其正面与底部的装甲厚度分别为为20毫米(0.79英寸)及25毫米(0.98英寸)。连接锅炉的上升烟道部位,则由300毫米(12英寸)厚的舱口围板(英语:coaming)保护之。

然而本舰的装甲布局并无如设计师所希望地有效,原先依照设计排水量来建造时,设计人员即发现整个舰体横倾约3度,整个装甲带也因此没入水线以下;若将主炮塔旋转到同一侧时,舰体仍横倾约2度。由于于安无法监督施工过程,导致后续工程一直持续增加重量,水线装甲带在水线以上的面积持续减少;而在增加重量的状况下,舰体其他区域的装甲防护也必须强制调整,其中最被人诟病的部分在炮座区域,但因为排水量被严格限制在12,000公吨(12,000长吨;13,000短吨),所以设计人员也只能勉强接受这些方案。另外,堰舱的设计后来也证明无法控制进水量,并对船舶稳定性产生严重影响。

服役后的布威号大多数时间在北方分舰队(Escadre du Nord)与地中海分舰队(英语:Mediterranean Fleet (France))之间交替值勤,这段时期本舰多数时间都在进行例行训练。服役期间尽管相对平静,但在1903年演习期间仍与高卢人号战列舰发生相撞意外,事后2舰的舰长都被法国海军解除指挥权。当意大利维苏威火山于1906年爆发时,布威号被指派前往救助当地的灾民。1907年后,布威号开始退居二线,并被编入训练舰队。不过直到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布威号是5艘准同型舰中仍继续服役的唯一一艘舰。

由于法国陆军有相当多的比例驻扎在法属北非,因此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法国开始调遣这些陆军回到法国本土,而布威号则是前往法属北非护送来往于地中海间的运输舰队。随着调遣作业于8月底完成后,布威号与其它几艘战列舰在地中海中部海域执行巡逻任务,阻止任何商船运送违禁品至同盟国。1914年11月至12月底期间,布威号担任警备舰(英语:Guard ship)并驻扎在苏伊士运河北入口端,紧接着就被调往达达尼尔海峡。自1915年初开始,法国海军集结多艘大型军舰前往达达尼尔海峡,准备在此海域与英国舰队发动作战。在1915年2月19日至2月25日间的第一阶段作战中,布威号与苏弗朗号及高卢人号成功地压制海峡口的奥斯曼帝国防御工事,接着两舰于1915年3月18日加入总攻击的战斗序列。3月18日的行动里,虽然本舰被奥斯曼的岸防炮命中8发,但没有遭受致命伤害;然而布威号却在当天下午3点15分时误触水雷,并在灾难发生2分钟后迅速沉入海底,舰上710名船员只有约75人获救,其余人员皆在这场灾难中殉职。当布威号倾覆后,英国指挥官没有认知到已驶入水雷区而接连损失海洋号(英语:HMS Ocean (1898))与无阻号(英语:HMS Irresistible (1898))等两艘战列舰,最后只得中途撤退。联军高层认知这次海战损失过大,转而派遣陆军登陆加里波利半岛来进攻君士坦丁堡。法国海军接着在登陆作战前,调遣亨利四世号来顶替已损失的布威号。


法国布威号战列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