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西安康宁心理医院:一名抑郁患者的自白,我抑郁了会很“丢人”吧

2023-08-16 08:48 作者:康宁心理  | 我要投稿

在网上测试过自己有抑郁症的倾向后,25岁的小昕(化名)迟迟不敢去医院就诊,她有着各种各样的心理顾忌:

(图源网络丨侵删)

“大家知道我去精神科就诊会觉得我有精神疾病,会远离我吧”

“父母知道了会担心,也会觉得“丢人”吧”

“如果真的抑郁了,会不会这辈子就完蛋了”

内心纠结挣扎的小昕,最后还是没有选择去就医,她觉得自己扛一扛就会好了。

 

但随之而来的却是源源不断的痛苦......

 

"失眠”和"健忘"充斥着我的生活,我觉得自己好像失忆了,永远记不清昨天发生了什么,上午做过的事下午就忘。晚上躺在床上无论怎样都睡不着,头痛的快要爆炸了,为了缓解难受,我频繁地刷短视频、看恐怖片,想让自己保持清醒,难受厉害的时候我会用小刀去划手腕,现在手腕上全是痕迹。我本以为自己能扛过去,但是还是失败了,太痛苦了,我该怎么办?”

 

像小昕这样有抑郁倾向的患者却不敢就医的不在少数,他们有着各种各样的顾虑,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病耻感


就像我们经常对患者所说的:

 

大家通常不会因感冒而觉得自责、羞耻。但提起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精神分裂这些精神疾病,隐瞒、自责、羞耻、抗拒却如影随形。

大多父母时常会说:“我家的孩子怎么可能抑郁?却从来不会说:我的孩子怎么可能感冒?”

 

很多患了抑郁症、双相障碍的孩子,还有他们的家长,都不愿被亲戚朋友知道病情,甚至看病都偷偷摸摸的。他们很担心别人会用异样的眼光看他们,担心被歧视,这就是病耻感。

 

其实,患者和家属有这样的病耻感,完全可以理解。但严重的病耻感不但不利于康复,甚至会加重病情!

 病耻感的危害有多大?

(图源网络丨侵删)

◎问题的隐瞒,错过就医最佳时间;

◎亲友越劝说,越拒绝就医;

◎排斥服用药物,干预依从性差;

◎对复诊抗拒,导致疾病复发。

 

所以,抑郁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病耻感”。这些歧视、偏见与污名,都会阻碍我们直面问题,使我们被伤害得更久。

如何面对病耻感?

(图源网络丨侵删)

面对疾病,抑郁症患者和家属都需要真诚接纳和合理求助。

 

第一步:接受自己的病耻感

 

我们要接受自己有病耻感这个事实,不要认为病耻感是坏的,试图和它共处。

 

病耻感是普遍的,因为疾病本身就是普遍的。

 

我们一直在和疾病共生,小到感冒、发烧,大到肿瘤、瘟疫,以及发病率日益升高的慢性疾病……可以说,带病生存,已成了现代人的基本生存状态。

 

生病不是你的错,只是在提醒你,该注意身体了!

 

第二步: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

 

建议抑郁症患者可以在适度安全的范围里,将自己的情况告知一些朋友或者亲人,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

 

在与疾病共生的同时,也试着与我们的“感受”共生。

 

在心理疾病康复的路上,不要将自己“异化”,有“病耻感”也不必自我纠结。

 

要相信,我们所有的情绪和感受都能被包容、被关爱,而不是陷入耻辱感。

 

第三步:寻求专业的帮助与干预

 

当确诊抑郁症,应鼓励抑郁症患者寻求专业帮助,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和药物知识,积极配合干预。

若抑郁症长期得不到有效干预,大脑会发生器质性的变化,这种变化会让你无法自我调节,所以及早就诊,及早干预,效果更好。

西安康宁心理医院:一名抑郁患者的自白,我抑郁了会很“丢人”吧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