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值得一看,「朝花夕誓——于离别之朝束起约定之花」点映观影心得

2019-02-20 20:50 作者:真鱼  | 我要投稿

少量剧透。

去年上海先行上映会的时候因为自己抽不出时间,没能去到,甚是遗憾。

一度以为这片子的引进可能是黄了,但好在今年还是确定了公映时间,于是就一直忍着没看BD,刚好广州那边有点映场,就提前坐车去看了٩(๑❛ᴗ❛๑)۶。

由于片子马上就要在国内上映了(22号),所以我并不准备以特别细致的方式来说观影心得。

而是会从「画面」「剧情」「音乐」「角色」几个大的方面来粗浅的说下自己的感受,并且也会给出一些观影的注意事项。

或许是点映的缘故,场次很少,所以上座率还是蛮高的,能在这个时候去看的应该也都是对这部作品有所了解的,所以基本没什么吵闹,大家都很安静的坐在座位上,也没人拿手机拍照,或者玩手机之类的。

看电影确实氛围很重要,特别是《朝花夕誓》这种感情细腻的影片,一旦在吵闹的环境下观看,那样效果就大打折扣了,给即将去看的朋友们提个醒,选早一点或者晚点的场次一般来说比较好(人比较少,且这个时间段的一般不会带小孩)。

先谈谈「画面」吧。

首先本片的背景美术给我的印象十分强烈,由于《朝花夕誓》里是架空的幻想世界,背景美术风格在真实世界的基础上添加了不少「幻想元素」,并且城市与田园之间场景的切换并没有如「你的名字」让人感到城乡差异巨大(非贬义),整体风格高度统一。接下来我放几张已公开的画面,大家可自行感受:

事实上,若是对于影片的制作公司P.A.WORKS有所了解的话,应该会对一个人比较熟悉,那就是本片的美术监督(美术导演):东地和生。

当然不熟悉也没关系,我说一下他曾负责的作品,你应该就有印象了,东地和生曾为「Angel Beats!」、「花开伊吕波」、「TARI TARI」、「来自风平浪静的明天」、「Charlotte」担任过背景美术设计,国内的观众对于这几部作品应该是较为熟悉。而东地和生曾坦言自己不擅长奇幻类的作品,因此在《来自风平浪静的明天》时他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感情,看过《来自风平浪静的明天》的观众,应该都对该片的背景美术印象深刻。

图来自:东地和生的个人画展宣传海报

也正是在「来自风平浪静的明天」里的锻炼,让东地和生在「朝花夕誓」的背景美术设定上,显得游刃有余,为这个充满着「幻想元素」的世界,打造了一个恰到好处的背景舞台。

诸位去观影的时候,真的可以好好享受这些美丽的画卷,当然再好看,也切记不要拿出手机摄影,以免影响他人的观感。

说起「画面」,那可能有人就要问了,你光说了背景,那本作的作画又如何呢?别不是用心画背景,用脚画人物了吧?毕竟P.A.WORKS以往的作品总是给人一种,背景远远强于人物的感觉,有这种担心,其实也并不奇怪。

但我要说的是,这次的「朝花夕誓」不仅背景很美,各种作画也一点都不差,还是老办法,上图给各位自己感受一下:

这一cut是由原画师井上俊之负责的,井上俊之一人就单刷了总共400cut的量。

放这图的目的,倒不是要吹本作中每段画面都能有这种精彩的作画,但就整体看下来的效果而言,由于有井上俊之这种级别的大神坐镇,作画很是让人满意,人物的表情细腻、日常动作很流畅,在众多的动画电影中,至少就作画这一块,我个人认为达到了动画电影应有的作画水准,甚至比平均水平还要高一些。

这其实是挺让我欣喜的,P.A.WORKS以往的作品令人诟病的地方就在于背景过于抢眼,角色设计虽然美型,但作画却一直有些拖后腿,这一次在电影「朝花夕誓」中,请到了井上俊之为首的众多超级原画师,弥补了这一块的缺陷。关于「画面」我想已不必再多说,可以放一百个心,虽然没有达到国内宣发特别喜欢用的“帧帧都是壁纸”、“美如画”那种夸张的程度,但也0相差不远了。

再说说「剧情」。

由于不能剧透太多的缘故,我可以先给大家排个雷,不要相信媒体所宣传的“治愈大片”、“暖心之作”之类的,先把这些词抛开一边。

熟悉监督冈田麿里的观众,应该知道她特别擅长多个角色之间复杂交错的恋爱情感,并且她所操刀的剧本往往都是有着悲伤的基调。

以国内观众较为熟悉的「未闻花名」为例,女主角面码在动画的开头就发生意外身亡,这件偶然的意外也让男主角仁太一直十分自责,走上了“赎罪”的道路,而当年的那群小伙伴在成长的过程中也多多少少受到了这件事的影响,尽管在故事的最后,众人与面码似乎都得到了解脱,但故事整体氛围仍然是比较沉重且悲伤的。

一部电影往往能体现出电影导演的人生观以及信念,实际上在监督冈田麿里的个人自传《不能去学校的我到写出「未闻花名」「心在呐喊」》中,从冈田麿里的个人经历里,我们不难从中猜出这份悲伤的源头来自何处。

而在「朝花夕誓」中,这种极具冈田麿里风格的悲伤基调,也是贯穿了整部电影。

事实上,在京都动画那边,同是动画监督的山田尚子,也很擅长表达角色之间那种细腻的感情,在她执导的作品中,如「声之形」和「利兹与青鸟」都有种润物细无声的感觉,让观众在不知不觉间就认同了这种淡淡的伤感氛围。

但冈田麿里却是完全相反的做法,她很擅长利用角色之间的激烈冲突(无论是肢体上还是情感上),来表达那种无奈的伤感,甚至会担心观众无法理解,从而反复的使用这些激烈冲突来强化悲伤的氛围。

我也注意到不少人评价说,冈田麿里似乎为了达到煽情的效果,在影片中用力过猛,导致不少情节有些过于都合,强行催泪。实际上,经常观看日剧的朋友们,可能会注意到,在日剧中经常都会出现演员“用力过猛”的情况,这其实算是日本艺能界的一个“通病”了,电影要想在商业价值以及导演想要传递的个人信念中,达到一种完美的平衡是很难的,出现这种问题往往也是监督在取舍间出了些问题,影响观感的程度因人而异。

值得一提的是,「朝花夕誓」是冈田麿里首次担任监督的电影作品,本来我是有点担心冈田麿里究竟能不能把控剧情节奏的,毕竟她以往的成就也仅限于电视剧领域,电影和电视剧相差还是蛮大的。

但就影片的表现来看,还算是令人满意的,接近两个小时的片场,剧情的推进很是紧凑,甚至由于推进的太快,而导致小部分剧情看的有点难以理解。但我认为「朝花夕誓」这片子,冈田麿里基本是全力以赴了,或许再叫她来重新做一遍,结果也不会有太大地改变。

全片最大的问题,其实在于以这个世界观完全可以做成冈田麿里所擅长的电视动画,在电影中,不少设定都没有完全展现出来,以至于只看一遍的话,观众想要完成这套阅读理解,难度不低。

但世事往往没有如果,谁也无法保证如果做成电视动画,就一定比动画电影的效果要好。


「音乐」方面。

川井宪次负责了本作的配乐,意外的没有很惊艳,但也不突兀,整体感觉还是比较符合这个世界观的。

让我印象较为深刻的是本作的主题曲「ウィアートル」,已经循环了好久,主要是旋律特别耐听,歌手rionos的嗓音特别搭影片的风格,既有一点伤感却又带来希望的力量,而且整首歌的歌词几乎涵盖了「朝花夕誓」里故事的本质,我写了一篇歌词的解析,但由于剧透比较严重,考虑等上映那天再发。


令人难忘的「角色」。

冈田麿里执导的作品里,女性角色总是魅力十足,在「朝花夕誓」中也毫无意外的保留了下来,没有双亲孤身一人,被称为「胆小鬼」的玛奇亚,生性活泼,却失去自由的蕾莉亚,对于自己的命运,两人都有所求,却又都被命运捉弄,失去了那些所求。

或许对于寿命悠久的“离别一族”的人来说,重要的不是结果,反倒是过程,你可以说她是不幸的,亦可以说她是幸福的,但事实却又并非如此,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两人的故事,会有不同的感受。

除开这两位富有魅力的女性角色,把目光转到本作中戏份特别多的一位男性角色身上,克里姆可以说是全片最让人惋惜的一位,但回顾冈田麿里以往的作品,却又能发现似乎总有这种不知为何就倒了大霉的男性角色......

不可否认的是,克里姆这样的角色又确实让我讨厌不起来,世事难料,正是如此。

整部影片中,迪塔这个角色是比较出乎我意料的,原本我以为是一路人,没想到在后续的剧情里,冈田麿里赋予了她很重要的一段剧情...大家可以关注下这个角色。

这三位毫无疑问是全片这种最为抢眼的角色,但并不代表艾瑞尔、兰格、伊佐尔等角色就毫无亮点可言,敏感的观众肯定也注意到,这几位角色的戏份其实也不少,但由于缺乏了足够的情感铺垫,使得人物的丰满程度并不如前几者,这也可以说是稍有遗憾的地方。

总结

你若要问我,说那么多,片子的主题是什么?

那我会说是「相遇与离别」。

从整部影片的角度来说,「相遇与离别」毫无疑问是贯穿全线的。

你若要问我,看好票房吗?

其实能看到我这篇文章的人,大部分可能都看过BD了吧,从稀少的排片来看,国内的票房估计也不会太好。

你若要问我,这电影值得一看吗?

我还是希望看过的人能去再看一遍,没看过的去看看。尽管每个人的价值观和经历,导致不同的人看这电影的观感差异会很大,但毫无疑问这是能给人带来思考的好电影。

这不是关于『恋』的故事,是『爱』的故事。

感谢您的阅读,本篇文章是看完点映后,抽空写的一点观影心得,由于想着尽可能的不剧透,所以只能写的很隐晦,文风看起来有点怪,还请谅解。

待正式上映后,还有两篇正式的解析会发,喜欢不喜欢都可以评论和我探讨下。

本文首发于新浪微博:@真鱼Anime。

我的知乎账号:真鱼  欢迎关注

值得一看,「朝花夕誓——于离别之朝束起约定之花」点映观影心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