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诺夫斯基推进系统设定变迁吐槽

Presented by GUNDAM T.C.R.I.

译者/编者:CraftV
校对&协力:高野(微博@蒼崎榛子)、南部(微博@astastya)、Z3(B站@MSZ-006-3)、Archer(新浪微博@Asuka香No1)
感谢提供EB资源的文姐(新浪微博@-射命丸文-)和提供旭屋F91本和MS SAGA资源的高野(新浪微博@蒼崎榛子),感谢对本文提供帮助的GUNDAM T.C.R.I的各位。
只要总有设定Maker去刷新时间,那么尬尴的就是前辈设定Maker了,不要停下来!

一、前言
阅读本文前,需要读者对米诺夫斯基推进技术(Minovsky Drive,MD)有一定认识,以取得最佳阅读体验。相关链接:



二、正文
若是问Minovsky Drive(米诺夫斯基推进技术,以下简称为MD)是什么时候出现的话,不知道各位都有些什么答案呢?可能有人会说是《V高达》,可能会有人说是《海盗高达》,不过在众万恶的设定Maker面前,我想我们还是太年轻了或者也可说还不够年轻(喂,你怎么发言自相矛盾啊)(笑)。让我们坐一趟“时光机”,走进MD刷新记录的世界吧。
1.首先,我们所熟知的那些MD其实是来自动画《V高达》,让我们先回到1993-1994年,那会在1993年末《V高达》播放到后半段时出场了V2高达,而V2高达装备了MDU(Minovsky Drive Unit,米诺夫斯基推进单元),从此MD为大家所熟知(值得一说的是,倒是我们所熟悉的V高达的Minovsky Flight(米诺夫斯基飞行技术,MF)设定大概率是动画完结后才被加入的,搞不好比MD设定进入《V高达》要晚)。随后,在1994年中上旬出版的《Dengeki Entertainment Bible - Zanscare War》(简称EB V本)也认为MD是U.C.0152年11月开始开发的(由神圣军事同盟相关组织进行),见下图。

2.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新设定Maker怎么可能不把老设定Maker拍死在沙滩上呢(笑)?在1994年12月开始连载的《海盗高达》里就出现了大家喜闻乐见的搭载了MDU的先锋母舰,后续还有F99等。而关于先锋母舰的MDU的部分设定可参考(台版)海盗高达无印Vol.02里的设定页(下图所示),而且其实可能先锋母舰的MDU在U.C.0128年就已完成了。

3.你们以为这样就完了?新设定Maker总不会让人失望的。时间来到1998年3月,旭屋出版社的《Mobile Suit GUNDAM F91 The Movies》认为F91搭载了MDU进行试验(见下图,划红线重点),没错,最迟UC0123年的F91就有MD了。但值得注意的是,该说法至今为止仅仅只有旭屋一家所言,无它家设定采纳、跟进,而且和现存成体系的MDU设定也难以兼容。

顺带一说,不要怀疑旭屋是不是错把MC(Minovsky Craft,米诺夫斯基飘浮装置)打成MD了,笔者已向当中编辑之一的日下部先生询问确认过了,没有打错,人家就是认为F91有MD。
4.完了?想多了,还有呢,新设定Maker是不会停下来的!事情还要说回到2021年的5月,万代拼装部公布的F90W高达,简简单单一个MDU测试装备的介绍就改变了米学推进科技发展路径的一大步(见下图,为官网正式机设介绍图),直接让SNRI在U.C.11X年就有了测试型的MD技术。虽然旧设定就有提过搭载MS用的MDU的F99和F90W在技术上有先后关系,但笔者实在没想到设定是如此直球。

划红线部分表明:“本装备作为专用背包上搭载了推进机构“试作米诺夫斯基推进系统”的运用验证机”。
而且万代拼装部关于F90W设定的更新,还一度让笔者感到迷惑,当时模型宣传介绍上有这么一句话:

注意划线部分,是的,模型宣传介绍竟然提及F90W搭载的是有MC的光束翼,而非MD,难道日升方面想要让MD和MC在原理上扯上关系?抑或只是编辑错误?在当时F90W的资料不多的情况下,笔者无法证实自己的猜想。(实际上第一时间的想法是:这在搞毛啊?你一个用I力场悬浮的老科技怎么搞得和百年后的米诺夫斯基力场推进有关系了啊!说到底MD用的这个米诺夫斯基力场根本原理和来历都是未知,你就扯MC和MD技术上有关系,你拼装部这样乱搞大新闻是要负责任的懂不懂啊!)
等到F90W在官网有正式的机设介绍时(就是上面的官网正式机设介绍图),笔者再查阅则发现机设页面已连半个字都不提及F90W有MC相关的内容了。于是当时的情况就变成模型宣传和机设介绍各执一词,各说各的根本挨不着的尴尬处境,这也让对MC和MD关系到底有没有变化感到好奇的笔者十分无语。
不知道是日升还是万代方面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在新的模型宣传的文本中已经做出了修正。

注意红线部分,和2021年5月刚公布时的宣传文案相比,新版文案特意将提到MC的部分内容删去,更改为MD,更加合理也更符合F90W的MD技术验证机定位,和旧有的设定内容也不再有所冲突,大概可以据此认为这是模型宣传文案出错导致的乌龙事件,所幸官方及时发现错误,内部统一后进行了更正。
5.F90W模型化的这次虽然是一场宣传闹的乌龙,但是提到MD和MC之间的关系,让笔者想到一个旧设定,在1994年2月10号出版的《MS SAGA 04》中,提到MD原理时,有如下描述:

翻译如下:Overhang加农是作为VSBR同等级的武装开发的,粒子速度的控制技术在这个时代成为了某种程度的标准。同时作为胜利型(V高达)搭载的米诺夫斯基飞行单元赋予的机能,强化了机动性。这个开发途中,VSBR的可变速粒子调整技术和米诺夫斯基飞行的力场形成技术相融合,完成了米诺夫斯基推进系统的基本原理。
无独有偶的是,后来于2018年4月1号SB社出版的《Master Archive Mobile Suit Victory Gundam》(简称MA V本)中也提到了这一说法,不过MA系列部分本属于非公式设定,而且该系列经常原创新说法且和既有设定体系冲突,同时此系列是作为以剧中人物视角编写的书,其内容也常常有所纰漏,所以参考价值有限,在此不再展开叙述。虽然在这个老设定中提到了MD原理是由VSBR和MF相结合产生,但是可能因为这个设定过于惊世骇俗,和后世成系统普遍被采用的MD设定难以兼容,历年来没有被其他出版社的设定书所认可,毕竟作为一个二十多年前设定变革期的老设定,现有的设定内容和其有所出入,不再提及其中的说法也属正常。
三、后记
本吐槽文最早是笔者发现F90W的宣传反复横跳开始构思,针对自上世纪开始就一直比较混乱的MDU设定而写,恰好高野和笔者吐槽过旭屋的F91搭载MDU设定,而且拜托南部在推特询问编辑得到了这并非笔误的回答。
设定的变更在高达系列中屡见不鲜,一般来说会遵循新设定覆盖旧设定的原则。从《闪光的哈撒韦》剧场版动画制作开始,日升方面就开始对米诺夫斯基飞行技术(Minovsky Flight,MF)和米诺夫斯基推进技术(Minovsky Drive,MD)相关的设定作出新的变迁,也重新开始整理原本稍显混乱的米学推进科技发展路程,在这个设定变迁的阵痛期中难免会有冲突谬误等让人吐槽不能的设定出现。目前看来,随着UC NEXT100计划的不断推进,新的动画作品势必会提到MC、MF、MD相关的内容,其中的设定也会不断更新到更新的版本;同时,也希望在这个变迁过程中产生的设定冲突能统一形成一个合理自洽的体系。
应阿茶要求加一句吐槽:MA系列就是擦屁股都嫌硬的厕纸!
四、参考文献
[1]《Dengeki Entertainment Bible - Zanscare War》
[2]《Mobile Suit GUNDAM F91 The Movies》
[3]《海盗高达》Vol.2
[4]《MS SAGA 04》
[5] https://bandai-hobby.net/site/f90project/mechanical/
五.致谢
在此十分感谢分享扫图资源的文姐(新浪微博@-射命丸文-),感谢GUNDAM T.C.R.I.的各位,感谢在本文写作过程中提供帮助的南部(微博@astastya),Z3(B站@MSZ-006-3),高野(微博@蒼崎榛子),Archer(新浪微博@Asuka香No1)以及其他朋友。感谢大家看到这里,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