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马尾神经损伤最新治疗:中西医结合【案例解析】

2023-12-16 11:05 作者:bili_57218629966  | 我要投稿

西医讲,现在的西医技术治常见病还不错,但是像马尾神经损伤这样的罕见病,目前还没有特别有效的办法,原因在于神经细胞那是不可再生性,所以无论我们神经细胞哪一个部位受到损伤,临床上或多或少都会留下一定的后遗症,这是医学上目前来讲是个难题,可能以后会有一定的改善。


中医治疗的优势在本病上更为明显,中医擅长治疗慢性病、亚健康病、疑难杂症。中医古学当中并没有“神经”、“神经损伤”、“马尾神经”、“周围神经损伤”一说,但是根据马尾神经损伤后的各种体征和症状特点,在中医典籍中早有描述记载,在功能方面,西医方面称之为神经类似于中医经络范畴中的“经筋”,其损伤后的症状与中医学中的“筋症”、“痹症”、“痿症”相似。

中西医治疗很大的不同点在于,中医治病强调的是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扶正祛邪、平衡阴阳,是把人体作为一个整体,诊治时不是仅仅看表面现象;而西医治疗主要是针对病症,当没有明显的病因、症状繁杂,就难以准确下药。

西医和中医会有明显的区别,同样在医学上,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一般来说,中医在治疗过程中还必须考虑身体的不同情况。例如,如果身体的一个内部器官出现问题,它会影响其他内部器官的功能,因此不可能保持身体处于平衡状态。中医必须做的是保持身体更好的平衡,也就是调整身体的完整性。

而当西医发现局部病变时,直接治疗局部病变,无法有效调节身体,因此西医有更多的副作用和风险。

在中医和西医中,没有明确的对与错、好与坏。在临床上,对患者的治疗方法主要根据两种医疗体系的优缺点来判断。每种医疗体系都有其自身的优势:我们需要更好地理解这些差异,然后才能到中西医共存的可能性。

一患者,男性,57岁,四川人。

患有腰椎间盘突出两年,一直没有很明显的不适感,后一次咳嗽用力太大,当时腰椎就感觉断掉了,动弹不得,还没等到反应,下肢开始自上而下一阵电流击打的疼痛感,痛到说不出话。

后来缓解了很多,想着抽时间去医院做个检查,结果第二天就起不来床,腰想弯却弯不了,想伸直也动不了,只能维持一个姿势,家里人见状,赶紧叫了救护车把人拉到了医院,前前后后做了各项检查后,第三天收到检查结果,期间吃喝拉撒都是在床上,医生要求绝对卧床。

报告出来后,医生建议手术,再发展下去大小便就会有影响了,这时候想到确实在近期的一两周出现了排便困难的情况,心有余悸,联系了医生确定好做腰椎孔镜手术,定好了手术时间。

术后马尾神经损伤,期间治疗了一年多时间,尝试了很多方法效果都不理想,一度产生怀疑,人也萎靡了很多,再三考虑下决定来院治疗。

通过治疗,病人下肢力量感持续提升,不外出情况下基本上能自主走路了,外出担心摔倒还是会拄拐,走路稳健很多,慢慢走基本上步态也正常很多,不仔细看基本看不出异样,足外翻的情况改善很多,腿上的麻木感持续减轻,右腿后侧麻木渐消,脚底板感觉强了,抓地感觉强了,麻的情况也有改善,脚趾头麻木感稍反复,总的观察有持续减轻,减轻不明显。

会阴区麻木感没有了,屁股上麻木感有持续减轻,小便自排也顺畅很多了,一次性也能排干净,排尿力量持续提升,尿量多,平时喝水量也多,排尿已经不再需要腹压了,就是稍微有点尿等待,大概三到五秒不等。排便大部分时间都比较好排,偶尔不好排,每天都能排,排出来也能成型,大小便基本上趋于正常。能勃起了,时间不长。

后嘱守方略加减,巩固一个阶段(3个疗程)后逐渐停药。最终除去少许的感觉异样有遗留,二便功能功能及其它诸症均无碍生活与工作。

从上面的案例分析,中医医结合治疗是十分必要的。中医虽擅长治疗疑难杂症,弊端在于见效不如西医那么立竿见影。有腰椎病史的病人一旦出现上述情况,突然腰疼加剧完全动不了,下肢伴随感知感觉异常,这其实已经是一个十分严重的身体“求救信号”,这时如果还不重视,就可能会引起排便困难,可千万不要以为是普通的便秘,其实腰突已经压迫神经了。

这时就需要尽快手术,解除神经压迫情况,术后再结合中医药进一步恢复。如不手术,而是通过中医药调理,这是不太现实的。

有不少腰突病人二次手术或多次手术,术后症状没得到缓解反而加重或术前术后症状并没有什么改变。

强调:手术的目的是解除神经压迫,松解粘连,对已经损伤的神经所产生的功能无法恢复。但如果大夫建议手术,说明病情达到手术指征而担心手术的风险的话,不手术只会让神经一直受压,直到神经坏死。那个时候,不管采用什么治疗手段也都无济于事了。

中西医结合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我国开始引进西医,并在一些地方开始尝试将中医和西医结合起来治疗疾病。随着中西医结合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医学治疗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马尾神经损伤最新治疗:中西医结合【案例解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