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从天而降不自由
混乱现实篇
大炮打蚊子 -- 《偷天陷阱》
随着无人机的兴起飞行汽车概念悄然兴起,各大厂商也都为了个人飞行的自由而推出各种尖端产品,奈何这个续航问题基本上无解。
每隔1到2年就有个厂商发布某种能飞的汽车----的概念。 具体吐槽有很多了,我就不添乱了,看这里。
https://haokan.baidu.com/v?vid=16292797963550434006
我主要关注的方面是1. 能量密度 2. 单体体积 3. 空中交通规则。
1. 能量密度,飞行需要的能量和在陆地行驶所需要的能量不是一个数量级,飞行器必然不够环保,上上下下的过程消耗太多能量最后又不产生效益(大家大多住在陆地上,上多少就要下多少)。续航500公里的电车能量最多就飞个10分钟算多的了。想飞起来去吃个卤煮得浪费多少度电?
2. 单元体积,不能太大,否则就和堵车一样要堵飞机了。
3. 空中交通规则,目前对待飞机的领航方式完全不足以处理大量个人化的交通器具,必须要有全自动的空间管理规范,如果前一点没突破,那么制定这个就是个笑话。 即便,能量问题解决了,飞行器起飞、降落、行驶所需要的空间也是陆地交通工具的数倍,想象一下每日数百万次的飞行要是没有有力的空间分配和管理方案那就是不可想象的。所以,就算飞行的能量问题解决了,也必须要再配合一套智能道路(空间)管理系统,而这样的管理系统正是本系列文章着重推荐的核心能力之一。最后,在同等条件下,飞行方式不足以解决大众的高密度经济出行。飞行只能用在特殊需求的场景下。
结论:以上为硬伤,所以纯飞行的交通方式不适合日常个人出行,应该有更经济,更安全,更快速的方法。
那么我们推荐的PRT出行方式能有像飞行一样的自由吗?只能说,部分可以。
参考以下特征:
1. 轨道密度足够的条件下则满足随意去来的需求。飞行不过是想“free to go anywhere”, 只要想去的地方能安装导轨那就必然能到。
2. PRT,不用大量的能量去对抗地心引力,因为倚靠在轨道上,所以停下来也不用消耗能量。
3. PRT交通规则清晰,安全有保障。
4. 速度能有保障吗?在高铁/铁路/城市轻轨/地铁的无缝换乘下综合效率将大大提升。关于交通工具换乘,请参考后续文章《金蝉脱壳,交通工具间的无缝换乘》
Ps,我也想要竹蜻蜓的梦想,哪天我们真的有能飞的家伙了就命名为“竹蜻蜓号”

【名言导读】
大炮打蚊子 -- 《偷天陷阱》
据说来自中国的一位开国将领,原话是“别用高射炮打蚊子”。 后来被电影《偷天陷阱》引用了。想要自由飞翔是一种本性的冲动,但交通还是要脚踏实地的来解决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