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上海学法餐:根茎蔬菜配小公鸡


在有机农场买了一整箱的菜,一个人的消耗很有限,一周有三四天都在上课,上课也是做菜,所以,冰箱里的食材就堆积起来了。
时间充分的时候,都会选择自己做餐,点外卖的时间也减少了。再有点自得的说,味蕾堆积多了,对食物的味道有了要求。这次,先把冰箱里剩余的根茎类蔬菜处理了。
在盒马买了一只冰鲜小公鸡,嫩,却并不肥美。我们课堂上做整鸡,在处理前,第一步就是划破鸡的脚脖子,把脚筋一根一根挑出,法国人的理由很简单,因为会塞牙。超市送到的这只鸡,蜷曲着装在盒子里,膝盖骨已经折断,脚筋断在了腿内,挑不了了。最后肯定是塞我的牙,小公鸡肉最多的地方,还就在下肢。

“脚筋断了····”
裁了四块肉下来,大腿连着臀部,上翅连着胸部。其他部位,做为边料,可以用来制作鸡高汤。在料理课上翅尖会做边料保留,或煎制鸡汁,或熬制高汤,我是会把翅尖当废料宰断扔掉。忘记是在哪里看到,意思是翅尖致癌,大概是没有实证的谣言,有时候听信却变成了习惯。


“边料,不用入主菜的部分。”
禽类的尖翅是要去掉的,就是在屁股的上方的腺体。烤鸡时,整鸡要扎线,屁股连尾骨要折回来形成包裹的作用,不用将屁股整个剁掉,只需将屁股上端的腺体割去,不然腥味重。
来上海是租的房子,没有烤箱,就用信用卡累积的积分换了一个回来,很小,换换思路,也能用得很好。烤鸡的配菜,就用冰箱里剩下的块茎类蔬菜:胡萝卜、茴香球茎、迷你洋葱、甜菜根,还有点蘑菇。在烤盘底部,放了香草:迷迭香、百里香、卷叶欧芹,都是连梗一起放入平铺,没有用油,垫底,蔬菜不会粘在盘底。
铺上蔬菜,在表面撒上片状海盐,用锡纸包裹好,在炉子上预热烤盘,再入烤箱。烤制出来的蔬菜,有草药香和食材本身的香气,有点像配方得当的草药酒,迷恋的一喝就中毒了,茴香球茎是风味的关键。我试过烤制没有茴香球茎的其他蔬菜,谈不上惊艳。
“十秒钟,足够食物在里面霹雳啪啦”
裁好的鸡肉块,用盐、胡椒预调味,轻味的植物油下锅,煎制,起锅巴,放入春蒜瓣和百里香,肉两面焦黄起壳,可以连整锅放入烤箱,烤出的锅巴应该更香。
我的烤箱小,条件有限,就先烤想热了盘子,放上一点油、蒜瓣和百里香,再将煎好的鸡块,放上去,进烤箱烤制。


“保留锅底的锅巴,收汁”
锅子不要洗,在慢慢熟悉法餐后才明白,为什么他们都是平底锅,为什么他们炊具中铲子很重要。我在不明白之前,就买了这些炊具,又千里寄到上海来,如今,才算好物得到正常的使用。加热锅底,加入白兰地酒,用平铲轻推,锅巴下来,再淋入牛肉高汤,小火慢收,浓郁的酱汁就有了。

做菜是很容易有成就感的事情,尤其在学习过程中,三两个小时,就见到成品,好不好吃多数时候算主观,味蕾的堆积得靠时间。年轻时口味重一点,上了年纪,口味慢慢平衡和淡下来,我自是很主观的看。不信,你去观察人的性格和他的饮食习惯,为什么有的很大年纪了,还是有很重的味蕾。

食谱
慢烤块茎类蔬菜:
1.迷迭香、百里香、卷叶欧芹,铺在烤盘底部。
2.放入块茎类蔬菜(可根据个人喜好选择食材)
3.蔬菜表面撒面,封锡纸。
4.在明火加热烤盘10秒,移入烤箱。180度,30分钟。根据蔬菜大小做调整。
香煎小公鸡:
1.取整鸡腿和整鸡翅,表面胡椒盐调味。
2.锅底葡萄籽油加热,鸡块入锅煎制,放入蒜瓣和百里香。
3.煎制两面焦黄。放盘中静置,或直接连锅入烤箱,200度,十分钟。
4.烤好的鸡块,锡纸保温。
5.回收锅底锅巴,加入红葱头碎和黄油,煎香。
6.淋入白兰地,铲子收集锅底锅巴。
7.加入牛高汤,收汁。
8.酱汁过筛。
9.鸡块和烤好的蔬菜一起装盘,淋酱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