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有多黑暗(1)
1912年到1949年,37年的民国时期,百姓过着什么样的生活了,在蒋介石国民党政府21年的统治下,他给百姓留下了什么? 熟悉中国近代史的朋友们都知道,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真实的民国是一个到处充斥着战争、饥荒和死亡的时代。百姓被肆意践踏与剥削,而统治者呢,则是骄奢淫逸,荒淫无度、私欲横流,完全不顾百姓的疾苦。民国时期有一句顺口溜:打人间,万人愁,拿着百姓当马牛,描绘出真实的民国百姓的疾苦。 这个荒唐、残酷、无情的民国的真实情况是什么样子呢?我们接下来就讲一讲。 1. 连年不断的灾荒 真实的民国,农村生活条件及其恶劣,人多地少,没有科学的农业技术指导,绝大部分人在少得可怜的土地上辛勤地耕作来维持生活。在加上天灾不断,有些地区经常遭受周期性大的灾荒。 1920—1921年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等地连续大旱,300多个县受影响,灾民2000多万,死亡50多万人。而当时统治者北洋政府给的赈灾款仅仅只有几十万元,可谓杯水车薪。大量灾民只能卖儿卖女求生存。 1927—1929年的全国性灾荒,受灾区域达25省1100多县,而以西北、华北的旱荒最重,仅8省灾民数量即达3200余万人,饿死250多万人。 1930—1932年,江淮水灾,受灾群众超5000万,死亡42万。 1942年河南省相继遭遇旱灾和蝗灾,河南省有3000万人受灾,造成了300多万人死亡。 以上仅仅是民国时期的一部分严重的灾荒,实际上,民国时期每年都有大大小小的灾害发生,像旱灾、涝灾、虫害等。 触目惊心的死亡数字的背后,是当局统治者的不作为和对农民严重的剥削。 一般说来,除了地震、台风这类灾害外,水灾旱灾等,在一定条件下是能够预防和治理的。但是,南京国民政府,一方面对农民的过度赋税榨取,严重削弱了农民修筑水利工程的经济能力。另一方面,对于征收上来的税,很少用到农民生产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上。 此外,还有大片的土地被用作种植鸦片了,民国统治者为了通过鸦片攫取暴利,强迫农民种植鸦片。而在大片的土地被种植鸦片后,一旦遇到灾害,粮食产量下降,灾荒随之爆发,统治者可以靠卖鸦片赚取的暴力购买粮食,可是农民却只能挨饿。 在赈灾救济上,当局者统治者也是不重视、不作为、不及时、不积极。 1942年河南灾情刚刚爆发的时候,河南省就开始不停地往上报告,蒋介石只是派遣官员去河南勘查灾情,但始终对这件事不重视,还要不停地强调征粮。国民党军队以“抗战为名”依旧要向河南征收粮食,完全不顾老百姓的疾苦。 直到后来美国记者把河南灾情的严重情况刊登在报纸上后,才知道河南灾情的严重性,迫于国际舆论压力,才下达了救灾的命令。但是低效,贪腐的行政系统导致本来用于救济的粮食和钱财,被很多的地方官员克扣,留给灾民的少的可怜,致使很多灾民死在了逃亡的路上。 河南一直是纳粮大省,在抗日初期,河南为国民党提供了很多的粮食补给。然而在灾情爆发后,蒋介石却不重视河南受灾的百姓,真实让人痛心。 2. 恐怖的大瘟疫 除了发生连年水灾、旱灾自然灾害外,瘟疫也在民国时代肆虐。 1928年湖南“黄肿症”瘟疫,死亡多达3万人。 1931年青海“牛羊传染”导致的瘟疫,全年造成了26万人死亡。 1932年的北方霍乱,仅陕西一省就有20万人死亡。 …… 据有关文献统计,整个民国38年间发生了59次大瘟疫,死于瘟疫的人高达300万。 为什么旧中国死于瘟疫的百姓,会有近三百万之多,人均寿命竟不到三十五岁? 重要的原因就是恶劣的城市卫生和居住条件。 比如,上海的“横浜河”,由于英法列强当年在上海大划租界,租界里洋人享受田园生活,污水脏水就全往横浜河排,以至于肇家浜一带常年臭气熏天。 上海的穷苦工人的住宅区,大多都没有排水管道和自来水,露天到处是臭水沟,生活垃圾都无处放。 这样的卫生和居住条件,使得上海成为霍乱的重灾区,每2到8年就要爆发大规模的霍乱。 上海尚且如此,其他城市只能更糟糕。 与之相对应的还有,民国时期医疗资源的匮乏,国民党政府留给卫生经费的投入,仅仅占行政费用的0.3%。直到1947年,全国的医院也只有2000多所,病床90000多张。1915年至1934年,全国毕业的护士一共4043人。 恶劣的卫生和居住条件加上民国医疗资源的匮乏,使得38年的时间内,就发生了59次大瘟疫。 3. 连年不断地战争 3.1 军阀混战 首先是军阀混战,在北洋军阀时期,共有皖系、直系、奉系三个最大军阀。除了三大军阀外,还有山西的晋系军阀阎锡山,徐州张勋的定武军,西南的滇系军阀唐继尧和桂系军阀陆荣廷等。各个军阀之间为了抢夺地盘,不断地爆发战争,以下是20年代军阀混战时期大的战争。 1920年直皖战争 1920年粤桂战争 1920年川滇黔三角战争 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 1924年江浙战争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 1925年第二次江浙战争 1925年奉浙战争 1925年郭松龄起兵反奉1925年郭松龄起兵反奉 以上仅仅是几场大战,小规模的战争更是不计其数。 直到1926年,国民党领导的北伐战争爆发,经过2年的血战后,蒋介石在形式上统一中国,但是军阀割据的状况并没有结束。1930年,爆发了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耗时最长的军阀混战-中原大战。 这场战争耗时7个月,投入的总兵力达110多万,死伤40万人。这些军阀为了征收钱粮,让当地农民要承担的税收就暴涨了40倍,有些地方的税收竟然已”预征“到了1978年。 中原大战结束后,蒋介石又把精力集中在对共产党的围剿中,直到西安事变后,持续了10年的国共内战才算停歇。 3.2 抗日战争 1937年7月7日,日军全面侵华,在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在南京大屠杀就残忍的杀害了30万中国同胞。经历长达14年的抗战,终于在1945年取得胜利。在抗战期间中国军民伤亡合计3500万,直接造成的财产损失达313亿美元,间接财产损失达204亿美元。 1938年,为了阻止日军的进攻的步伐,蒋介石决定以水代兵,下令炸毁花园口黄河河堤。这场人为的水灾,波及到了河南、安徽、江苏等地,造成1200万人流离失所,89.3万人被淹死,1900万亩农田被毁坏。 然而,蒋介石下达“以水代兵”命令,仅仅使日军伤亡不到7000人,阻止了日军3个月的时间而已。就连日本媒体愤然痛骂蒋介石是反人类的暴行。 4. 真实的国民党政府 4.1 国民党内部的腐朽 民国38年,除了北洋时代,21年的时间里都是在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的统治执政,政治暗杀、专制独裁、粗暴动员这些现象都普遍存在,丝毫没有呈现出一个现代化国家的形态。 国民党政府内部也是腐败透顶,在政府高层里,几乎没有几个干净的人。政府和民众脱节,尤其在动员民众抗日上,就是野蛮暴力实施。 国民党政府募集士兵,不是征兵,而是强制抓兵、野蛮运兵,为了防止逃跑,还把他们绑起来。整个征兵过程,就像是贩运奴隶。 4.2 人为制造恶性通货膨胀 1935年,国民党政府实行法币制度,抗战爆发后,为了应巨额的军费开支,不断地滥发纸币,引起货币贬值,1940年进入恶性通货膨胀阶段,导致物价飞涨。到1941年底,较1938年通货膨胀了5倍以上。 在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继续大量超发法币,从银行巨额垫款,从而导致极为严重的通货膨胀,物价在八年间飙升了2133倍,法币的实际购买力则暴跌至战前的万分之五。 在1946年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自由通商条约》,大量美国商品进入中国,致使民营企业纷纷倒闭。出口锐减,外汇储备急剧下降,几个月时间,贸易逆差就达到4.7亿美金,几乎把国库给掏光了,法币大幅度贬值,致使国民政府财政和经济全面崩溃。 恶性通货膨胀和错误的对外贸易政策,造成了对社会财富的隐性掠夺,使得广大中下层人民的生活水平严重下降。 5. 最后的话 真实的民国就是这样的,到处充斥灾荒、瘟疫、战争、压迫,普通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部分影视、小说作品下,描绘出的十里洋场、歌舞升平的情形,那只是极少数人享受到的特
权罢了。 但是,即便是在这样黑暗,绝望的时代里,依然有着很多坚毅的先行者们,苦苦探寻着救国的真理和道路,他们放弃本来安逸的生活,满怀一身热血,投生到革命当中,奉献自己的力量,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人,才使得中国走过了那个黑暗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