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长安三万里》品评

2023-07-22 21:53 作者:楊鳳麟  | 我要投稿

第一,把李白的社交悍匪的一面刻画得特别鲜明,尤其是呼朋唤友抢走舞女,得而复失,又临江击鼓伴舞的那段,可谓生花妙笔。 ​第二,可是过分突显李白的浪荡,却不表现他其实也温文尔雅、不动如松。虽然是不良少年出身,结伙斗殴等闲事,他与常人不同的是,从小就把诗书当成一种游戏,毫不厌倦地训练自己的写作能力,天才就是这样,并非多能刻苦,而是不以为苦。对诸子百家与史籍的研究,早就使他可以在静如处子与动如脱兔之间收放自如,这是他性格的第一个矛盾。 ​第三,电影终于透露了李白作为最低等阶级——商人之子的痛苦,不像过往的作品似乎都没有提及这点,只把李白简单当作淡泊名利、藐视权贵的墨客。他的第二个矛盾,应该是拥有超越全天下人的才华,却也拥有被全天下人超越的阶级成分,商户出身,不论他文章谋略多么优秀,却连参加高考的资格都没有。 ​第四,电影也揭露了李白的理想,像范蠡与张良那样,纵横天下,建功立业,在达到最高点的时候抽身离去,留给世间无穷回味。可见他遍干诸侯,写了那么多马屁诗,并非图谋功名利禄,而是要以谪仙的视角,把人间山河当作一局棋,来认识他自己,表达他自己,实现他自己。但是人间是虚伪、鄙俗且空洞的,他同时又极度厌倦这样的世界,因此向往修道修仙,达到庄子所言的逍遥游境界,获得绝对的自由。因而造就在出世与入世之间的反复横跳,第三个矛盾。 ​第五,电影也以李白之口道出了他在成年之前,拜赵蕤为师学习纵横术,因此才能在相扑的教学中提出以虚驭实的理论,令老实巴交的高适能在往后与吐蕃军的攻防战里运用奇正结合,虚实相生的谋略,拯救了长安,这也算是间接地完成了李白的自我实现。我对李白的感情,估计比大部分人都深,我不愿相信因为他在历史上走错了一步,就全盘否定他的军政能力的推断,许多时候真的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命运不一定因为你有能力就垂怜你,所以自古就说,不以成败论英雄。李白以诗文名垂千古,可是他最主要的学习训练,是纵横家的学问,是提出一个见解与谋略的同时,还能举出破解这个见解与谋略的反论的是耶非耶的思维技术。或许换一个时势,他一定能实现他的理想,我希望到中年更加成熟之时,能写一部奇幻小说,改变历史,来弥补他心中的缺口。第四个矛盾,大概是纵横捭阖的真本事使不出来,无处落脚,而噫吁嚱危乎高哉的务虚文字却席卷天下,他心中的滋味,当是如何呢? ​最后,就是单纯的感受了,看这部电影时,从头到尾,隔一段时间我就擦眼泪,有十次左右吧,即使是李白春风得意,天子呼来不上船的时候,我也看出他用大笑来掩饰的千古愁。他,李白,最伟大的作品,在我心里,既不是诗文,也不是纵横之术,而是他整个的充满矛盾的人生与性格,中华数千年,东西万万里,再也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像他这样光芒万丈,熠熠生辉,人类文明史里如果没有李白的段落,就失去了一半的价值!

《长安三万里》品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