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考研专业课复习资料河北经贸大学《805新闻与传播业务基础》考研通关必备
马工程《新闻采访与写作》考研复习笔记
(含课后习题)

目录【节选自识库学习网,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一篇 原理篇
第一章 新闻采写的特征与原则
1.1 复习笔记
1.2 课后习题详解
第二章 新闻采写的主体——记者
2.1 复习笔记
2.2 课后习题详解
第三章 新闻采写的客体——新闻事实
3.1 复习笔记
3.2 课后习题详解
第四章 新闻采写的成果——新闻报道
4.1 复习笔记
4.2 课后习题详解
第二篇 采访篇
第五章 新闻发现
5.1 复习笔记
5.2 课后习题详解
第六章 新闻选题与采访策划
6.1 复习笔记
6.2 课后习题详解
第七章 采访的类型
7.1 复习笔记
7.2 课后习题详解
第八章 采访的准备
8.1 复习笔记
8.2 课后习题详解
第九章 采访的实施——访问
9.1 复习笔记
9.2 课后习题详解
第十章 采访的实施——现场观察
10.1 复习笔记
10.2 课后习题详解
第十一章 采访的实施——记录与核实
11.1 复习笔记
11.2 课后习题详解
第三篇 写作篇
第十二章 消息写作
12.1 复习笔记
12.2 课后习题详解
第十三章 通讯写作
13.1 复习笔记
13.2 课后习题详解
第十四章 特写写作
14.1 复习笔记
14.2 课后习题详解
第十五章 其他报道样式的写作
15.1 复习笔记
15.2 课后习题详解
第十六章 广播新闻写作
16.1 复习笔记
16.2 课后习题详解
第十七章 电视新闻写作
17.1 复习笔记
17.2 课后习题详解
第十八章 网络新闻写作
18.1 复习笔记
18.2 课后习题详解
第十九章 融合报道
19.1 复习笔记
19.2 课后习题详解
内容简介
本书是马工程《新闻采访与写作》教材的学习辅导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在参考了国内外名校名师讲授该教材的课堂笔记基础上,复习笔记部分对该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该教材的知识精华。
2.解析课后习题,提供详尽答案。本书参考了该教材的国内外配套资料和其他教材的相关知识对该教材的课(章)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
电子书产品界面及功能
以下图片为电子书产品界面及功能展示,非本产品内容,仅供参考。

试读(部分内容)
第一篇 原理篇
第一章 新闻采写的特征与原则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考点难点归纳】
考点一、新闻采写的主要特征 ★★
1新闻采写特征的内在本质属性:新闻采写是具有社会性的精神生产活动
(1)新闻采写源于、立足于社会生活
新闻是对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是社会的镜像反映。新闻采写存在的源泉和基础是社会生活,从新闻线索的获得、新闻选题的制定,到新闻文体的构想与写作,都与社会生活密不可分。
(2)新闻采写的目的和宗旨是满足社会公众的信息需求
公众是新闻信息的消费者,是新闻信息传播最终的受众,是新闻信息及其传播者的审查员。我们主要依靠社会公众的评价与认可与否,来判断新闻采写是否成功。
(3)新闻采写的责任担当是守望社会
依靠新闻信息的传播,承担起守望社会的责任担当,这也是检验新闻采写成功与否的一大凭据。
2新闻采写特征的外在行为方式:新闻采写是具有专业性的传播行为
(1)以逐新为本能
新闻是新近发现或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采写要求记者持续发现、追逐新近事实,记者的职业本能是逐新。
(2)以客观、公正为准绳
新闻是对客观事实的如实报道,真实是新闻的灵魂。新闻采写需要做到认识、把握和反映客观实际情况,并力求客观性、公正性、准确性、全面性,这是新闻采写的一大主要职业行为特点。
考点二、新闻采写的基本原则 ★★
1获取和呈现真实新闻信息的底线原则
(1)实有其事
新闻基于客观实在的实际情况,没有事实也就没有新闻。客观实在的实际情况,通常包括以下五个基本方面: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事(what)、何人(who)、何因(why)。
(2)展示真相
新闻报道所叙述的基本事实以及背景环境、因果关系、来龙去脉一定环境要与事实相符,凭空捏造和想象是新闻采写的大忌,也绝不允许歪曲事实。
2注重新闻传播规律和公众利益并重的价值原则
新闻报道向公众传播信息,其采写的价值原则包括两方面:其一,尊重新闻传播的规律与特点,与新闻传播的要求相符;其二,合乎社会公众的需要、保护公众利益、获得公众认可。
3讲究“传通”社会效益双赢的效果原则
新闻采写者采集、报道的新闻信息,既要注重“传通”,即重视“到达率”“阅听率”“收视率”,又要关注传播的影响力、美誉度与社会效益。
【考点拓展】新闻采访的准备工作
(1)确定报道方向
尽可能多地了解新闻的背景信息,并确定报道的方向,主题与方向的不同决定了采访的内容的差异,通过采访补足并且修正主题。
(2)收集相关资料
充分地了解新闻事件所涉及的人物、对象、事件经过、起因等,掌握丰富的相关资料的情况下,才能提出恰如其分的问题,并且理解对方所回答的内容。
(3)制定采访计划
找出新闻中的核心人物,确定采访的对象及每个对象需要获取哪些材料,以期形成对事件的完整、全面的认知;妥善安排采访日程,保证采访后拥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写作。
(4)设计采访提问
在思考的基础上事先列出问题提纲,让采访有章可循,事先预估每个提问的回答并思考应对计划。
考点三、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关系 ★★
新闻生产中最重要的两个环节就是新闻采访与写作;采访与写作彼此依存、互相作用,共同组成了新闻传播活动的基础。
1新闻采访决定新闻写作
(1)从新闻报道的来源和形成看
事实第一,新闻报道第二;有了事实,才能有新闻报道,新闻采访是这两者之间的媒介。
(2)从新闻报道本身的特点和要求看
新闻报道突出真实性,要求准确反映事实。这意味着在新闻采访中,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内在需求,采访中既需要进行深度的调查,尽可能掌握第一手材料,又要进行理性地分析,对客观事物形成正确认识。
(3)从新闻报道的具体过程看
一条新闻稿件的生产包括七个环节:寻找新闻线索、确定采访选题、选择并占有材料、理出观点、提炼主题、安排结构、写作成稿。其中前四个环节属于新闻采访的范畴,初步提炼主题是在新闻采访中进行的。
2新闻写作是新闻采访的升华
(1)写作过程是对采访材料认识上的升华
新闻写作的过程是记者对采访材料的分析、比较与研究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获得对事实的理性认识,是由感性到理性的飞跃。
(2)写作对采访起到“指导”作用
①新闻写作的文体决定了新闻采访中收集材料的方式。
②新闻写作的过程检验新闻采访的效果。

更多考研专业课资料可转——— 识库学习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