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杨谷标 |《大象无形》癸卯2023中国当代艺术名家精品日历

2023-01-11 19:44 作者:北京墨真书画院  | 我要投稿


图片
图片
图片

一月·火齐云锦年年红

图片
图片

二月·版纳情缘圆万家

图片
图片

三月·垅上開遍山里红

图片
图片

四月·香醉瑞气入春城

图片
图片

五月·荷池清韵双鹭情

图片
图片

六月·深秋荷塘一片红

图片
图片

七月·九秋风露亭亭植

图片
图片

八月·莲鹭梦枕瑶台池

图片
图片

九月·去踏沉香亭上尘

图片
图片

十月·秋风吹落满树金

图片
图片

十一月·花疑紫雪分晓梦

图片
图片

十二月·讓作人间好春色

图片


画家简介


杨谷标,笔名石谷号一方半斋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国画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杨谷标艺术创作室主任,中国书画名家研究会主席。北京书画院客座教授、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师、中国书画研究院高级美术师、中国艺联主席团副主席,中国名家书画院名誉院长,中国书画协会副主席等。80年代深造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研习潘天寿、吴茀之、诸乐三等大师画风。师从名家朱颖人,叶尚青教授门下,擅长写意花鸟画,兼攻山水书法,画风颇有新意,常融西画于中国传统水墨之中。

代表作“荷塘初雪图”、“花魂”分别参加全国八届美展及省美展,“花魂”已编入《杭州美术50周年》大型美术史册。“舞雪图”获全国“新联杯”美术大赛金奖,广获好评。并被北京画院收藏,“涌情”获日中“人与自然”美术大赛优秀奖。“觅新”获全国六大古都美展优秀杰作奖。“故乡明月”、“万岩山中攀凌霄”、“梅韵”、“田边拾趣”分别参加省首届、历届花鸟画展及百梅画展。25米长卷“梅花鸲鹆图”入编《当代书画家鉴赏》一书。


2000年3月浙江电视台播出题为“访著名花鸟画家杨谷标先生”专题片。同时浙江日报、美术报等分别发表了题为“辛勤觅花魂”、“杨谷标花鸟画的创新”等文章。多次在国内外举办杨谷标个人花鸟画展,并有大量作品被国家机构和日本、韩国、瑞典、加拿大、新加坡、美国等收藏家收藏。

2001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共同举办的六届海内外中国书画精品展大赛“万条棕榈垂长青”荣获铜奖。

2006年“红梅颂”获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中国书法美术大展银奖。

2007年荣获“中国书画百杰”称号,其作品“红、橙、黄、绿、青、兰、紫”由北京市邮政管理局监制发行出版印制成邮政明信片。

2007年元月,“晓雾弥香”获全国文人画精品展大赛银奖,同时被授予“当代中华文人书画艺术家”荣誉称号。

2009年9月“秋声秋色”获第三届中国当代著名花鸟画作品展优秀奖。

2009年10月“满树银杏添秋色”获全国中国画名家学术提名展。

同时出版《国家艺术人物——杨谷标》、《中国国学名家——杨谷标》、《国家文化人物——杨谷标卷》、《艺术人物杂志——封面人物杨谷标》、《中国艺魂——封面人物杨谷标》、《中国书画名家研究丛书——杨谷标集》等杨谷标个人多种画集影响颇广。作品“翠毫夜湿天香露”、刊登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2014年官方贺岁挂历首页”,且被评为中国“德艺双馨”艺术家,作品“万里松涛风声里”刊登于“中国艺术界六大主席2015羊年官方贺岁年历”,至今作品著书已达六十余册。



传统与创新,色彩与水墨的运用


中国花鸟画在世界艺坛独树一帜,具有深厚的根底和优秀的传统,是中国艺术的瑰宝。当代社会审美意识的飞速发展,必将包括花鸟画在内的中国艺术面临着一个飞跃发展的新时期。“继古创新”会将是中国花鸟画家的首要工作。

杨谷标是一位勤奋却很有才华的画家,几十年来无论环境如何改变生活如何艰辛,都未曾动摇他对绘画艺术的追求。年幼时,其祖父经营丝绸业在宽大的客厅中常悬挂着大幅山水或花鸟画,东西两边的红木椅上方都是条幅书法立轴,耳濡目染从小便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初中时,杨谷标参加校美术写生班每每对盆花写生用心至极。然后又去之江高等艺术学校学习素描色彩两年,风雨无阻。继而又进入当时唯一的一所浙江名革创办的逸仙美术学校学习中国花鸟画。校长由书法家沙孟海兼任,副校长是中国美院教授朱恒。学校虽规模不大,但许多书画名家都在此授过课,由此奠定了杨谷标良好的美术基础。

80年代初先生进中国美院国画系深造,致力研习潘天寿、吴茀之、诸乐三等大师画风画法,师从名家朱颖人,叶尚青教授门下,擅长写意花鸟画。在美院就读时,看到了很多绘画精品,古今中外的大师杰作,中国几千年的国画宝藏,开阔了自己的眼界。名师的指点犹如润物细无声般的给自己在艺术绘画中增添了丰富滋润的养料。在诸多名师身上不仅学到了高超的绘画技艺,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做人的道理,做一个艺术家具有的学养、品德、素质,对艺术的执着和追求,刻苦勤奋的学态,持之以恒的精神。

中国画在历史的长河中有着几千年的文化底蕴,大师虽屈指可数,但画家层出不穷数不胜数。绘画的风格也各不相同,但要在如林的艺海中脱颖而出,必须走自己的绘画创作道路,古人的名作流传下来很多,只要多用点功夫临摹揣测,传统肯定能回到以前的水平,难的还是创新。“艺术为思想意识之产物”画家画画取法与自然素材,但还要结合艺术家的思想、学养、天赋与技法融为一身去表现艺术。学画时须懂得古人理法亦须懂得自然理法,而绘画时须舍得自然理法,舍得古人理法而去进行自我创造。林凤眠先生说:“我觉得一个从事艺术工作的人应当从各方面吸收,应当研究古代的东西如汉代、唐宋的东西,民间的东西,要去研究它吸收它,这些都是用之不尽的。”潘天寿先生说:“中国画的创新涉及两个方面,一方面对传统的下功夫刻苦磨练,另一方面必须创作新东西,既要有时代性又要有个性。”中国画的传统技法已沿袭千年,风格应该可以改变。杨谷标先生所画的花鸟画既重传统又不乏创新意识。“百花百鸟图”水墨画“寂静的山林”直至历时数年画成的千树梅花百只八哥,花鸟山水相结合的25米长卷“梅花鸲鹆图”可见对传统技法用力之勤。先生画过许多生动的水墨花鸟画,有时将传统水墨用之极妙。2012年在杭州恒盧艺术馆举办的“黑白人生,彩墨世界”杨谷标花鸟画展上“燕子声声里”“深秋”“雪霁”等水墨杰作,凡前景之鸟全用浓墨画出,而中景用较淡墨衬以各种花卉、丛林,远景则用几乎是清澈见底的极淡墨铺出溪涧、山峦、草坪、湖泊等,幅幅画面给人以空旷、深远、朦胧、清澈又却能层次分明。而更大胆的是画家将水墨花鸟画融入夜景,四尺斗方作品“富贵春色”“凝视”“芦塘清韵”“清池双鹭”等称之为月夜系列花鸟作品观后令人拍案叫绝,幅幅构图饱满技法大胆,笔法密不容针,以浓衬淡在大片墨色中留一亮点,酷似黄宾虹先生的宿墨山水,生动地描绘出夜幕中的百鸟在微风中激情涌动。

建党八十周年献礼作品“家园”建国五十周年大型画册入载作品“花魂”“溪涧月色”“艳阳秋高图”“满树银杏添秋色”“翠毫湿天香露”以及“版纳风情”等作品均是杨谷标近年来苦苦探索花鸟画创新之力作。在这些作品中画家力求用笔坚挺,造型准确生动,而往往在传统笔墨上铺以西画的点彩,使之浑然一体,没骨用粉绘出花鸟并引入彩墨山水,白色的鸟和白色的花卉在重彩重墨的衬托中栩栩如生,强烈而具有现代气息。

色彩并不是西方绘画的专利,也不必成为中国画的禁区。我们不能否定水墨为主的画法,但允许百花齐放希望能听到中国花鸟画在新世纪更能奏出华彩乐章。绘画用粉古已有之,但明清文人画兴起以后,重水墨而轻丹粉,粉法逐衰,直至近代任伯年、张书旂才重新将粉用到写意画上。如张书旂将粉绘在有色仿古宣上较多,任伯年则常在花卉或少数鸟上用粉冲绘,其他更多的则是仅作掉色破彩之用。而杨谷标新画的白鹭、白鸽、白鹰等却使人耳目一新,先生用粉如同写意笔墨,有笔触见浓淡,造型生动而又简洁分明。“溪涧月色”堪称这种创作技法的代表,该图背景是一片灌木丛,笔线爽到,穿插有致,丛林后边透出一团月色,下部以焦墨渴笔写出,涧石连皱带擦墨上擦青坚硬厚重,全图背景又以淡墨渲染,突出了鸽子的亮丽,只留下一条溪涧淙淙有声。“双鹤同春孤山情”中画家画的白鹤用白粉勾点出仙鹤羽毛,细腻处不板滞,阔笔处不凌乱,准确生动颇具质感。“艳阳秋高图”画白鸡时用铅粉写出白鸡的片片羽翼,笔触大胆犹如用墨般轻松,雄鸡的尾羽穿插自如,坚挺的羽毛方显雄鸡的英雄本色,如此母鸡更显得其特有的温和亲切。“英风卓立”的白鹰用丹粉绘成的雄鹰造型准确神态生动,气势恢宏的笔笔羽翅似横扫千军,细腻而厚重的笔笔鸟身如万磊叠石。
山水花鸟,国画与西画的结合

传统的中国画家喜欢画梅兰竹菊四君子或者画松竹梅岁寒三友。当然,中国花鸟画家并不只是画这些题材,潘天寿先生曾说:“创新不能单看,我以为从内容到形式,从题材到技法,从风格到意趣都要创新。”花鸟画创新的地盘大可开拓,花鸟山水画可在同一个画面上交融。潘老的“纪写雁荡山花”“小龙湫一角”诸多名作就是他在花鸟画与山水画相结合方面的尝试。杨谷标的重彩花鸟在这方面又有了更新的突破,他常用丹粉绘鸟,仍见笔触立体而有深度。其背景往往衬以大块墨色,却见笔墨浑厚华滋。远处色与墨的交融似层层云流在涌动,气势磅礴。“满树银杏添秋色”“荷塘月色”“春归家园”“竹海摇曳轻烟梦”等作品都是近年来将花鸟画和山水画相结合的优秀作品。“满树银杏添秋色”2009年获全国中国画名家艺术提名展优秀奖。请读读他对作品的创作随想:满树银杏错落有致远近分明,水墨树干浓淡得宜层层叠叠,银杏叶在秋色的月夜中呈现一片金灿灿,仿佛鲜花散落人间,动中有静煞是好看。银杏树下溪水淙淙,白鸽伫立于坡石之上,顾盼生情安详宁静,聆听小溪潺潺的流水声,欣赏着大自然无限的美景.....此画中西结合兼长并用,将花鸟画与山水画技法浑然一体,粉彩添之泼墨墨上擦青粉绘丹鸟,写意中见笔,写实中见形,取自然之意趣得天然之真境。

画家走的是以林凤眠为代表的中西融合的绘画道路,而又不同于林之风格,力求另辟蹊径。杨谷标的花鸟画不仅构图奇特新颖,而色彩变化丰富,在重墨中往往冲进青色、蓝色、紫色乃至红色破之。如“情深切切弥林间”画幅中白鹭在层次分明的树丛中飞翔,深厚的墨色深处见深,错落有致的树叶浅处见浅。画幅中的亮叶和白色的鸟在重彩浓墨之下栩栩如生,既有传统的国画韵味,又有西画的现代气息。又如“万里松涛风声里”在海边巨石上栖栖着的一对鹈鹕顾盼生情,而后是一片乔松劲秀苍翠夺目,细毫浓墨写松针,头青石绿点缀叶面,一缕阳光照进林间,松针叶由浅至深由亮渐暗,层层叠叠迷情四溢,色彩上用的是西画手法。2006年杨谷标创作以雨后彩虹“红、橙、黄、绿、青、蓝、紫”为背景的组画,画面出现白鸽、白鹭、白鹦鹉,并在其间穿插山石、丛林、溪涧、月色、阳光、云雾并衬以红枫、梅花、银杏、等花卉,使之作品来与自然更贴近自然,在浙江省六届花鸟画展上广获好评。而由此被北京邮政管理局监制发行出版印制成邮政明信片。在先生的许多幅作品中如热烈奔放的“红枫鹦鹉”温馨迷香的“梅花八哥”清韵滴露的“白鹭树丛”柔情宁静的“银杏白鸽”和令你无限遐想的“孔雀牡丹”,正如画家所说:“我画白鸽的祥和吉福,白鹭的美丽温和,鹦鹉的玲珑乖巧,孔雀的富贵大气,这些都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我将它们绘成一幅幅画鸟作品挂在现代装潢的居室中品读经典,陶怡情操。”
结束语
纵观杨谷标的花鸟画,风格独特,在传统的基础上颇有创新意识,色彩和水墨的大胆交融,花鸟和山水画的完美结合,画家用一颗对大自然充满着无限热爱的心去作画。大自然是他艺术创作的生命源泉,他画北方农家院落的白鸡,木栅边篱落旁,而互相偎依情意无限。他画江南丝瓜棚下的白鹅,沿坡相依簇拥,茨菇叶似一把遮阴大伞将它们带入甜美的梦乡。他画美丽的白天鹅,在芦塘深处悠然自得,花飞动鹄情。直至画到南国椰树林中的白鸽,绿色的草坪和椰林便是白鸽温暖而亲切的家园。杨谷标对绘画的热衷已胜于一切,画之心境全在画图中。在“长夏偷得闲情时”一幅中先生是这样描述的:“绿郁葱葱的瓜叶迎风摆动风卷自如,淡黄色的丝瓜花散发着她特有的芳香。大片瓜叶似一把大伞筑起一道天然的遮阴篷帐,叶荫下几只白鹅相依簇拥依坡成趣。白鹅有的在眺望,有的已渐渐进入梦乡......看了此画,辛苦劳作一天,经历了许多风淋雨的日子,可以暂却摆脱心理的重荷而疲惫的身体获得片刻的憩息,将人们带进了一种欢快平和的情绪之中。”太美妙了,这才是读画赏画的一种享受,绘画的真谛所在。                                  杨谷标于杭州2015年金秋


图片




杨谷标 |《大象无形》癸卯2023中国当代艺术名家精品日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