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45年,「精子危机」会成真吗?

2021-06-24 00:03 作者:飞碟说  | 我要投稿


欢迎关注飞碟说微信公众号,知识从未如此性感~

当我们讨论该不该生育时,是不是应该先想想,我们还能不能生的出孩子?

这并非危言耸听,也不是骗我们抓紧生小孩的阴谋论,而是有科学依据的、实打实的现实问题。

而问题的矛头,直指男人。

先从美国生殖医学专家、纽约西奈山伊坎医学院教授Shanna Swan说起。

这位老大姐今年出了本叫《Count Down》的新书,把见多识广的西方人吓得不轻。

在书里,她预测北美、欧洲、大洋洲的男性会在2045年绝精

意不意外?吓不吓人?

很遗憾,不是这位老大姐想故意搞大新闻,实在是研究模型和数据分析它只能得出这结论。

在对1973至2011年间提供精液样本的43000名男性进行分析后,她和其他科学家发现以上地区男性的精子数量在40年里下降了59.3%,精子浓度下降了52.4%。

如不加以干涉,她的预言可能就将成为现实。

当然,这种事情基本上是不可能发生的,各国政府不会坐视不管,除非真有什么NewWorld Order存在。

还有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精液样本中的精子浓度,虽然从1973年的9900万/毫升下降到2011年的4710万/毫升,但仍然高于1500万/毫升的正常精子浓度警戒线。

可无论如何,精子数量大幅下滑无可争辩,冷冰冰的数据给我们敲响了无声的警钟。

你大概会想,外国的事情跟我们有毛关系?!很抱歉,老铁,国内的情况跟西方世界一毛一样。

举几个例子你心里就有数了。

浙江省人类精子库刚公布了一系列数据,负责人称近三年的捐精合格率从40%跌到27%。近一年有1500个捐精汉子报到,但是精子达标的只有400人。

真不是标准太高,实在是男同胞不给力啊。

再来看看潮州市人民医院检验科郑春毅在2020年发表的文章。

在分析了850例精液样本后,他发现精液量少于1.5毫升的样本有100例,占总数的17.6%。要知道,成年男性一次射精的量应该在2-6毫升之间。你看看,有些人连2毫升都挤不出来了。

如果你觉得样本太少,缺乏参考价值。那么我们再来看看冷冻了15万份精子的中信湘雅人类精子库

作为中国第一个,同时也是目前最大的人类精子库,中信湘雅人类精子库的精子入库合格率也在逐年下滑,已经从2006年的45.9%降至2015年的17.7%。这都不到半代人的光景…

为了预防潜在的生育风险,中华医学会在今年年初发布了《中国男性生育力保存专家共识》,旨在为有需求的男性冷冻精子或睾丸组织,从而保存他们的生育力,最大程度降低男性无精可用的风险。

精子质量一代不如一代,谁来背这个锅?

科学家认为,杀死精子的主要元凶是20世纪兴起的化学产业

最普遍的科学猜想是,在过去50年里,大量人造化学物质的塑料、化妆、生活甚至医药用品包围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并渗入土壤和水源,最后进入我们的身体。

尽管多数化学物质在理论上对人体无害,但总有些刺头会成为内分泌干扰物,扰乱人体激素进而威胁生殖能力。

像罐头食品、饮料内壁中的双酚A、食品塑料包装中的邻苯二甲酸盐、家具中的溴系阻燃剂等化学物质,都会干扰甲状腺中的激素通路,抑制睾酮发挥。

尽管许多日化、快消巨头都在避免使用这些化学物质,但替代品的安全性也好不到哪去。

目前的研究表明,如果男婴在子宫内就已经接触到以上内分泌干扰物,那他们的肛殖距(AGD)会缩短。所谓肛殖距,就是肛门和生殖器的距离。就男性而言,肛殖距越短,精液质量就越差、睾酮水平则越低。

更悲催的是,发生在子宫内的雄激素降低和发育变化,将伴随男性终生,且不可逆。

再来说说气候问题。美国俄勒冈大学分子生物学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发现,温度每上升2摄氏度,精子的DNA损伤就增加25倍。也就是说,全球性的气候变暖,正在悄无声息的「谋杀」男性的精子。

也许你逃不过全球性的气候变暖,但你至少可以约束自己,曲线救精——少泡热水澡、少洗桑拿浴、把紧巴巴的三角内裤换成宽松的平角内裤。

除了化学污染和温度影响,快节奏的生活和高强度的工作也会「杀精」。

以色列的科研人员在分析了1000份压力期男性的精液后发现,压力期男性的精子缺乏活力,很难跟卵子结合并完成受精。此外,压力过大还会导致神经内分泌紊乱,从而干扰睾丸生精。

还有一些老生常谈的因素,如烟酒、肥胖、熬夜、药物滥用等,都在悄悄地「杀死」精子。

人类太自大了,不知道工业化、全球化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早已暗中标好了价格。

如果把一切都交给辅助生育技术,就不用担心精子的质量问题了?Naive~

事实上,Shanna Swan教授与其他科研人员发现,精子质量跟身体健康之间有强关联。至少,当正常、有活力的精子比例增加时,男性的死亡率会下降。

一些流行病学研究已表明,男性生育能力可能是衡量身体健康的一个决定因素。其他已公开的论文也发表了死亡率、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与精子质量欠佳之间的类似关联。

总之,精子质量低下不是你借助辅助生育手段,或者干脆不生育就能回避不谈的尴尬话题。它除了有关尊严,更事关健康。

看到这里,男人们该跳脚骂娘了,惹又惹不起,躲又躲不过,往后的日子要怎么过?!

办法总是有的。

在日常生活中,你应该降低对塑料用品的依赖,至少把厨房里的塑料容器都换成玻璃容器,这总不难吧?

在食材的选择上,有条件就买有机农产品,尽量少吃外卖;平时在家多通风,及时清理灰尘。

这些都有助于你远离内分泌干扰物。

当然你最好还得注意饮食、经常锻炼、戒烟戒酒、减少熬夜、远离高温环境、穿宽松的裤子、定期释放憋坏的精子…

男人,为了保护生育能力,你一定会果断放弃世俗意义上的生活方式,对吗?

我们曾一度认为,工业发展能让我们以凡人之躯比肩神明。但眼下,愈演愈烈的精子危机却给全人类出了一道难题。

或许,人类文明真的存在终点。

参考资料

1.郑春毅 & 张国恺.(2020). 精液常规检查850例结果分析及研究.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www.ncbi.nlm.nih.gov/pubmed/25353625

3.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19-39913-9

4.www.academic.oup.com/aje/article/170/5/559/102217

本文配图及头图均来自网络,侵删


作者/样本   

排版/稿新结


2045年,「精子危机」会成真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