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舒兰封城日记17&18日

5月17日
今天久违地出去了一次,为了做核酸检测。
前些日子,几个出现病例的小区都做过了,但我们这边相安无事所以一直没有人来。今天的检测是单位组织的,听说全舒兰的教师都要做。地点安排在市区的两所小学里,所幸离我家都不远,走路只要十多分钟。
大约中午的时候通知出发集合,天还下着小雨。雨天出门总是有一种风雅的趣味,不过今天没什么余裕散步了,快步去排队做检测,赶快回家待着。
核酸检测本身没什么好说的,用棍子在喉头搅动几下,完事了。上午和友人谈及此事,被告知很“恶心”,是快要吐出来的那种等级。不瞒大家说,我当时正在吃东西……
不过做过才知道这事远没有那么吓人,除了小舌头有点痛(我的小舌头比一般人长一点……)想吐倒还不至于,甚至做完之后回家就想吃东西了。
回来的路上看到了这样一幕:

一个身穿防护服的工作人员(可能是省里来支援的,最近很多这样的人),一个送外卖的小哥,两人在路口擦肩而过。
这让我油然生出一种感动。在封城,在疫情肆虐的这个敏感时期,他们承担了这座城市最危险也最伟大的工作。
保护生命&传递热量与营养。
我为他们写了首诗:
路口
雨天,路口,
一人向左,一人向右,
疾驰的命运(车轮)让他们擦肩而过,
他从他的眼中读出了疲惫,
他从他的衣角看到了泥垢,
只是眼神交汇,
却已莫逆于心,宛如多年重逢的故友,
白,
这是他的名字,
一尘不染却承担了污秽的所有,
黄,
这是他的甲胄,
宛如阳光,回应无数的呼唤与守候,
疾驰的命运(车轮)让他们擦肩而过,
亦不曾给予片刻的停留,
下一站,
也许是白色的巨塔,
也许是闭锁的高楼,
雨天,路口,
一人向左,一人向右,
远处,天空密布着阴霾,
前方,是各自的战斗,
疾驰的命运(车轮)让他们擦肩而过,
从此相忘江湖,不再回头,
嘛,说起这事也很惭愧,因为大家看了就知道,那是一首被无数大佬诟病批判乃至直接奉为“狗屁不通”的烂诗。
可我并不这么觉得,很多人也不这样觉得,这就够了。
因为英雄就是英雄,也许写入文字很难让人有现实感,那么什么才是现实感?是在泥土里挣扎?是为了讨生活的无奈?
左是生离死别,右是柴米油盐?也许加上这种生活感或者说卖“惨”的立意,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吧。
抱歉,我不想写出这种狼狈感,因为心中有光,眼前是路。
他们,是危城危情之中的同类,
他们,奔向各自的战场。

5月18日
今天是无比狼狈的一天,睡到下午快三点才起床。
昨天因为那首“狗屁不通”的诗,没怎么睡。和不少喜欢诗歌的朋友探讨了很多,有鼓励,有认真的分析,当然也有对那些诗的批评与嘲弄。
鼓励我很感激,这是我写作的动力之一;
分析我很感谢,至少前前后后想过一遍,让我觉得有一部分的建议很有道理(事实上我也对原作有所修改),但还是保留了一些最初创作时包含的思想,也许有人觉得我的作品没什么“思想”可言,但“从此相忘江湖,不再回头”这种英雄侠客似的潇洒,真的不该吗?
难道提到这些平凡的职业,就必定要让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股土味打江山?
也许这种想法也是一种局限。
批评与嘲弄……这是最伤我心的地方。就好像你做了什么之后,一个很有实力的大佬毛都没说,“哼”地一声走过,你是什么感觉?
被彻底否定了,原来自己以前做的都没有意义。
老实说我觉得这很伤人,无论是有心还是无意。
为什么可以在网上随随便便说出这种打击别人的话呢?哪里“狗屁不通”可以说啊,有道理的我自然会听,结果只有一句“狗屁不通”“当做爱好,挺好的,挺好的”,这是什么意思?
我的写作没那么主观,因此对读者的意见与评价从来都是很重视的,
但纯粹的谩骂与嘲讽,我不接受。
说别人狗屁不通,用居高临下的态度施以所谓怜悯与同情,这种人才是真正的狗屁不通的可怜者。
真正的交流,应该是心与心的碰撞,不是这样的。
归根结底,我的作品该是什么样,应该怎么写,在于我手里的笔,以及认真读过之后对其进行讨论分析的热心朋友们,以及无数点赞关注的各位读者。
不是打着“不懂”“只是个人见解别在意”当掩护的阴阳怪气,也不是含糊的一句“狗屁不通”。
抱歉,让我受伤的话我不会听,因为你们真的“不懂”“没学过”,你们真的“狗屁不通”。
以后会有更好的作品继续问世,如果是连抨击嘲讽我的人也可以感动就好了。
今天似乎说了很多有关写作的事,其实大家觉得我对很多事都是随便的态度,但唯独写作我会认真对待,这是把心掏出来给人们看啊。
说回现实的话题,疫情似乎又严重了。刚刚看单位的微信里通知,以后出门有两小时的时限,而且只能两天一次。
这座城市究竟还会发生什么呢?希望不要有太多的离去与悲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