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数智化如何提高设计效率?

2021-10-23 23:22 作者:冷芸时尚博士  | 我要投稿


数智化如何提高设计效率?

作者:冷芸
日期:2021年10月17日


大家好,我是冷芸。今天很高兴应深圳服装设计师协会的邀请,通过这样的形式给大家回答一个命题作文:企业应该如何适应数智化时代的快速创新要求,以及如何为此来匹配人才?

这里我先把这个命题分解一下,这里其实有三个关键词:“数字化”、“快速创新”、“人才发展”。

我对“快速创新”的解读是“设计师快速出款的能力”。

“快速出款”对于当下来说并不是一个多么高门槛的事情,但现在主要是通过以下三种方法解决:

第一个是抄款或者局部改款,这种方法主要以批发市场和电商为主;
第二个就是一种卖苦力的方式,大家非常努力的干活,用一种996或者007的方式去工作。你工作的时间越长,你出款越多;
第三个就是人海战术。为了快速出款,企业多招一点设计师或者雇佣所谓的设计服务公司来解决这个问题。现在市面上一些所谓的设计服务公司,他们以500-1000元的价格去打包售卖他们的设计图稿,其实这些款也都是从各个网站上收集来的。

毫无疑问,上述这些方式都不是问题的根本解决方案。真正的快速创新到底该怎么做呢?



|一|
正规的设计流程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看一下我所称之为正规的设计流程应该是怎样的?

调研阶段:素材的收集、整理与分析

我们今天通常都是从调研开始去了解消费者的动向;我们的竞品在做什么?今天因为社交媒体,设计师还要去研究KOL和网红在穿什么?同时还有各大流行趋势网站,以及我们本身品牌的相关历史数据。

所以如果你想认真做这个环节,最费时的事情是素材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这是第一大点。

商品企划
当调研完成之后,我们会制作我们的企划。企划在各个公司不同,它的定义也会不太一样,有的公司叫大商品企划,有的叫商品企划,有的会把商品企划和设计企划区分开来。那么我们在做设计企划的时,主要是根据调研资料和品牌战略目标,比如品牌今年的销售目标多少?品牌的定位要不要做一些调整?品牌预算是多少?通过这些问题来制作品牌企划。


设计+出图+打样
企划完成之后,理论上设计师还要去开发系列做故事板,沿着这个故事板去开发面辅料和新材料。这里的出款主要是指出图,出完图后你的设计总监会去审核图稿,通常来说可能还要进行图稿修正,修正好之后送去给版师和样衣工进行打样。

这里又有两个环节是非常耗费时间的,第一个是设计方案的反复选择和修改,这一点对于新人来说是一个更加耗费时间的事情。其次是设计师跟版师的沟通问题。我所能看到过的服装企业,没有一家企业的设计师跟版师之间没有工作沟通上的矛盾。经常会出现版师觉得设计师的设计稿件不合理或者设计师觉得版师不懂美,这个沟通过程会耗费很多时间。

之后样衣的审核和修正,在这个过程中样衣会进行来回修改,对于一个传统的服装企业来说,来回修改的时间至少3次,有时甚至需要5次修改才可以把样衣定下来,再开订货会或者直接下单。

可改善效率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来,从开发调研到最后样衣成型的整个过程中,如果我们想提高我们快速出款的能力,以下四个方面是我们可以提高效率的:

第一个是调研阶段,主要是素材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其次是设计阶段,设计方案的反复选择和修改;

第三就是沟通阶段,如何加快跟版师和样衣工的沟通。这里面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有样版房,有时很多企业的版房在工厂里,造成了设计师跟版房之间的沟通问题。如果设计师要解决一个问题,那就不得不跑到现场去沟通。

最后就是打样阶段样衣来回修正的时间。

而这些问题现在通过AI和数字化都有一定的解决方案。

这里补充一下,我们今天谈的是“数字化”和“智能化”。在数字化和智能化之前我们要先解决“信息化”的问题,但我认为鞋服行业可能是数智化最晚完成的一个行业。原因是到今天为止我们还有相当多的公司没有完成信息化,特别是中小企业,而我们行业又是以中小企业为主的,所以我想接下来的5-10年内会在数字化转型的同时,有很大一部分中小企业会被淘汰掉。因此,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实际上等不到用我这里说的数智化工具就会被淘汰掉。


|二|
数智化如何提高设计效率

我们来看数字化会怎么样解决上述这些问题?

第一个我们的调研阶段的问题,正如我前面所说的,如果一位设计师要完成一套正规的设计流程,需要去各大流行趋势网站搜面料、色彩、款式之类的图片,比如Instagram、微博、小红书搜索相关图片;再去找竞品图片;然后再去搜四大时装周的相关图片。再对大量图片进行整理、归类、分析,最后结合本品牌的定位进行筛选再确定具体本品牌这季做什么?

上张图是我的一位AI科学家朋友, FASHION DEEPBLUE公司提供的。我去年曾经请她,周轶璐教授来给我们冷芸时尚圈讲过课。这是她跟一个流行趋势专家合作的项目。现在我给大家看的就是她课程中一张PPT案例。

他们做的事AI设计和AI流行趋势预测。AI可以根据一定原则从全网快速收集到相关图片和文本资料,并且结合企业品牌定位和历史销售数据,特别是爆款设计来给你推荐一个产品系列。

请大家注意,AI这里推荐的不是“单款”而是“系列”。比如在这张图里面,AI会告诉你柠檬黄正处在上升趋势,而通过分析你的品牌过去的历史数据发现柠檬黄也比较适合你的品牌。同时这套推荐也会做好色彩组合建议。

另外,在这个系列中,你会看到有外套、下装、裤子、连衣裙,也就是款式组合。

设计师则主要做判断:也就是AI给我推荐的东西到底符不符合我们品牌的真实需求?或者基于AI的推荐再去做调整?但是无论如何,这个过程都要比之前通过人工一个个去找图片和分类高效很多。

我再拿图案来做一个例子。因为我听周教授说目前AI对图案的推荐要比其他设计要素更加准确。

比如今年你的主题是田园,想要用“花卉”来做图案。手工操作,设计师要去各个渠道收集所有跟花卉有关的图片。AI能够从网络上通过技术手段搜索所有的花卉素材,你给的关键词越多则越精准。比如你要的是“中国风格的大型花卉图案”,那么AI可以立刻推送给你类似于这样风格的图片。你可以立刻从1000张图片里进行人工选择。这就是AI提高你的工作效率的一种具体表现,这个是在 AI流行趋势预测设计能解决的问题。

所以总结来说AI流行趋势预测与设计能帮你解决什么?

第一个快速收集资料。因为AI是通过技术手段去抓取到网络上相关的数据,所以效率比人工快多了。而且AI不光会看图片,它同时要进行文本分析,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工作量。可能不是所有人都知道计算机是如何做文本分析的?我在读博的时候,我们其中一个研究方法论就是文本分析,其实计算机做中文的文本分析相对更困难,因为中文的一个字和一个词通过不同的组合后的意思不太一样,所以在中文的应用上也许会再慢一点。

第二个是AI可以快速按照不同维度去分类,比如款型、廓型、色彩、面料。

第三个最为重要的一点是AI提供的是实时动态的资料,它可以帮你快速进行延展来找类似的风格、颜色、品牌。

第四点就是它可以针对企业爆款,让机器去深度学习你的爆款共性是什么?通过爆款的共性再去分解流行趋势,以及怎样快速帮你选到真正适合你品牌的流行元素?同时它可以找出跟你们品牌基因比较相似的品牌,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竞品。但是我们现在人工找的竞品仅仅是在你的认知范围内知道的竞品,而机器因为它可以全球搜索,它找到的竞品可以是更加全面的竞品清单,有的可能你自己也不知道。

第五点,它还有一个很重要点,是判断流行元素的流行周期,帮助品牌以最佳时间点来切入市场。现实中,设计师主要靠经验判断某个元素的流行周期,结果要么流行元素选择得太早,要么可能那时大家都已经在做的爆款。从流行生命周期来看,切入一个流行元素最好的时间是它的上升期。因为AI通过大量的数据学习会感知到什么图片,什么文本,什么关键词大家的搜索热度正在快速提升,它可以告诉你这个结果并且告知某元素的生命周期在哪个阶段。

其次我们再看设计、沟通、打样的环节又会得到怎样的改善?最简单的也是最主要的就是靠3D设计软件。在线通过3D做设计(目前大部分的设计师还是用平面设计软件设计)——通过面料扫描或者在线设计面料(这对面料设计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随后人台上建模(打板)——再试样调整等。

这是来自凌迪科技的展示,他们去年也曾经赞助了我们的年会,这个是我从他们PPT上截取下来的,让大家对建模和3D设计有一个感性认知。提供类似服务的企业还有韩国的CLO和以色列的BROWZWEAR。这些软件公司都有试用版本,大家可以去他们官网申请试用。

那么大家可以想象一下,现实中修改样衣,很可能要至少做两三件实物才能完成修正;如果在线完成试样,实物打样只需要做一次,最后只要把包括了人台、尺寸、面料、辅料、廓型等设计要素的技术包给工厂或者板房打样即可。


|三|
数智化人才发展

前面我给大家举了两个具体案例,AI设计和3D设计这一类技术软件,怎样帮助我们在某些环节提高我们的创新效率。现在我们最终回到人才问题。

首先,先谈谈现实状况。针对上述新技术的学习,一些跨国公司和世界500强公司已在培训员工使用3D设计软件,并且尝试一些AI设计和流行趋势的运用。我所了解到的,不是所有的设计师都热爱机器技术,实际上有相当一部分年长的、非常资深的设计师到今天为止他们都不喜欢用计算机画图,他们大多还是喜欢用手绘。

第二,学习新技术需要企业和员工的投入(时间+财务)。我去年参加一个峰会,有一个世界500强的服装公司,他们在设计师的培训中发现有的设计师很有经验,但他们拒绝学习机器技术,这些都需要企业再花成本去说服沟通。

其三,新技术的成熟是需要时间的。据我了解,这些3D设计软件在真正使用过程当中还是不断出现问题,但话说回来,这是所有的技术在刚开始的时候都会碰到的问题。我个人的估计是5-10年之内,3D设计软件就会在行业内普及。

那么我们作为个人也罢,企业也罢,我们怎样去适应这样一个需求?

首先我想无论是学校、企业、个人,我们都需要意识到一点是这个世界其实会变得越来越多元化,我们不需要所有的人都成为一类设计师。

我认为未来会出现3类设计师:

第一类是概念型设计师,包括了:

这三类设计师我们都可以把他们称之为“概念型”设计师。他们的存在不是为了卖货,他们的存在是为了创新,为了给后面的创意型设计师和大众型设计师,激发他们的技术应用和灵感,所以我们把他们称之为“概念设计师”。

其中,科技概念型设计师,比如材料创新、概念化、科技创新、智能创新(智能穿戴)等等,我认为都属于科技概念型的设计师。

还有一种概念设计师我把他们称为“艺术概念型”设计师。这类设计师可能更多的身份是传统工艺的守护者。比如说郭培的作品也许不适合卖,但非常适合出现在博物馆。我们既要去传承我们的先辈留给我们的东西,我们也要传承给我们后代一些东西。如果今天我们所有的设计师都是卖货的设计师,那么我们设计要留给我们的后代什么?

第三类概念设计师是虚拟服装设计师。可能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理解这个概念。虚拟服装设计师是随着虚拟世界的出现而出现的。比如,我现在不用买GUCCI和CHANEL的实物衣服,我可以去买GUCCI和CHANEL的虚拟衣服,之后“穿”在我个人的照片上就可以。

其次,接下来一层我把他们称之为“创意型”设计师。创意型设计师是需要思维和视野的。他们以人工设计为主,AI设计为辅。他们就是我们今天说的“设计师品牌”设计。这类设计强调个人创意与特征,虽然也以销售为目的,但并不期待大众化、规模化。

最后一层是大众设计师,是我们现在今天一直对设计师说的:“你出来的东西要一定要有人能买。”你设计的东西要不能卖货,你就不是一个好的设计师。这类设计师更适合大众市场。

在未来我们并不需要像今天那么多大众设计师,因为AI完全可以替换相当多的抄款和改款工作;而且它不仅仅可以服务企业,也可以服务个人。换句话说,未来我们的消费者可以自己利用APP“设计”服装。

最终,说到教育,比如现在我们有大学还有职业学校,也许职业学校就可以完成大众型设计师的教育,而我们大部分的院校可能要做的是创意型设计师和概念型设计师的培养,这是我的看法。

最后我来小结一下,总的来说我们要“两条腿走路”:我们既要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也要拥抱科技。

我知道不是所有的设计师都喜欢科技,但我想说拥抱科技不是一个你想要或者不想要的事,这是大势所趋。但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要让科技为人服务,而不是让为了使用科技而使用科技。我们现在都在谈数字化,我发现有一种迹象,好像数字化是万能的,但数字化不是万能的,特别是对于设计。设计如果脱离了文化,数字化是没有太大意义的。

在这里我为什么要特别强调中国传统文化?我跟西方保持着近30年的交流了,我可以感受到他们对中国时尚的兴趣越来越浓烈,但是关于中国时尚的英文资料太少。我去年联络了两个出版社,提交了三本书的提案,这三本书的提案都是跟中国时尚有关的,出版社的编辑对它们都很感兴趣,现在在做同行评审。我通过这些过程发现中国本来有这么多很好的传统,西方市场又很感兴趣。所以我想跟大家说,在保留对科技的关注的同时,我们一定也要关注中国传统文化。设计师如果能够“两条腿一起走路”,那么你一定是不可或缺的人才。

非常感谢再次感谢主办方的邀请,我的分享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文字整理:张怀楷
文字编辑:陈畅
美术编辑:李宁



数智化如何提高设计效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