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画蛇添足

2021-09-13 02:44 作者:平平静静哒  | 我要投稿

画蛇添足

汉.刘向《战国策.齐策二》


【原文】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


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


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遂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今译】

(战国时期,楚怀王派昭阳为将,领兵征讨魏国。一举攻占了魏国8座城池,楚军大胜。


但昭阳还想领兵乘胜去攻打齐国(公元前323年),再立战功。齐王得到消息后,很着急。


正巧秦国的使者陈轸当时正出访到了齐国,齐王就请他去见昭阳,说服昭阳不要与齐国动武,放弃攻打齐国的打算。


陈轸见了昭阳后,并不立即说明来意,而是讲了以下“画蛇添足”的故事):


相传,战国时楚国有个贵族,举行春祭,祭祀仪式完毕,把祭祀用过的一壶酒赏给他的众门客喝。

舍人 ,战国以及秦汉时代,王公贵族的门客)。


这壶酒大家喝不够,一人喝有余。于是门客们互相商量说:“大家都来喝,不够;一个人喝绰绰有余。不如咱们在地上各画一条蛇,先画好的就喝这壶酒。”

其中有一个人最先画完,伸手拿过酒壶正准备喝,他看看别人都还慢慢地画,很想显显自己的本事,就左手端着酒壶,右手继续画蛇,并边画边说:“我还能给蛇画上几只脚呢!”


蛇脚还没画好,这时,另一个人已经画好了蛇。


那人一把夺过那酒壶,说:“蛇本来就没有脚,你怎么能够给它添上脚呢?”


说着,毫不客气地把那壶酒喝了。


那个先面完蛇,又给蛇添脚的人,反倒没喝上酒,失掉了他应该得到的、到嘴边的那壶酒。


(陈轸讲完故事后接着又对昭阳说:“现在,你为楚国打败了魏军,得了八座城池,还不息兵,将军还想讨伐齐国。我认为,将军的英明现在已经到达顶峰了,要适可而止,即使把齐国打败了,你得到的赏赐还不过是楚国的令尹,官也不会升得更了。如果万一打不赢齐国,反而不仅要前功尽弃,还会有性命之忧。如此看来,你去攻打齐国无异于‘画蛇添足’了。不如趁现在大功告成,赶快退兵吧。”


昭阳听了陈轸这番话,觉得很有道理,就停止攻齐,领兵返回楚国。)


【赏析】

这是策士陈轸为劝阻楚国将军昭阳率军攻齐欲再立战功,而讲的故事,要他适可而止。

本则寓言“画蛇添足”蛇本来没有脚,添上脚反不成其为蛇了。它讽刺了那些故意卖弄而弄巧成拙的人,说明真理越出了一步就会变成缪误。

画蛇添足”告诫人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真实,切合实际,决不可任凭主观想象,节外生枝地卖弄小聪明,做多余的事情,过犹不及,否则会弄巧成拙,把事情弄糟。


“画蛇添足”画蛇时给蛇添上脚。paint a snake with feet.

后用“画蛇添足”、“画蛇著足”比喻做多余的事情 superfluous,多此一举 really unnecessary,反而不恰当,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spoil things by adding redundants.

“祠 ”,周代贵族每年四季祭祀祖先,各有名称,春祭叫做“祠”。


《战国策》 , 记载战国时期东西周及诸侯各国的历史,实际上是当时一些谋臣、策士的论辩辞说的汇编。


作者已不可考,大约是秦汉之间的人,杂采战国各国史料编纂成书的。


西汉末年的学者刘向将它编订为三十三篇,

并定名为《战国策》。


画蛇添足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