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AU脑洞 -- 婚姻制度设定
不知从何时起人们发现男子与男子也可诞育后代,且有2/3的概率生男孩。战国早期贵族阶层的男女比例还比较均衡,但贵族逐渐发现男性生儿子的概率大于女性之后,豢养男性后宫便蔚然成风,诸侯与世家大族尤其如此。数代之后,贵族出身的女性就越来越少了。
战国初期周礼依然兴盛,贵族正室必须是女性。到战国中晚期,贵族很难找到门当户对的女子为妻,便逐渐出现以男子为正室的情况,但直到战国末年,男子为正室也仅限于士大夫阶层与诸侯小宗,而国君夫人依然必须为女性,又同姓不婚,这也就是为何许多战国晚期大国的君夫人来自小国,如吴献王后来自纪国,楚威王后来自沈国,鲁幽王后来自江国。像宣太后、晋献公夫人齐姜、吴惠文后兰台公主这样出身大国的公主就非常罕见了。楚怀王后蓝曦臣是第一位男性诸侯国王后,而怀王的后宫39人也全为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