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本田i-MMD电驱技术进化方向_电机篇

2023-04-04 22:05 作者:拆车邦  | 我要投稿

本田i-MMD电驱对标样件:shbinzer (联系)

既燃油车之后,混动车变为了马斯克的鄙视对象。

前段时间,马斯克在特斯拉博客节目Tesla Daily中表示,混动车只是发展的短暂阶段,现在是时候放弃混动汽车了!


风水轮流转,市场迭代之下燃油车和混动车无一幸免,包括在国内,混动车被不少网友戏称为“不是新能源汽车的新能源汽车”、“谎称不是燃油车的燃油车”。

作为向纯电车过渡的混动汽车,如今正面临着硬币的正反两面。一面是以马斯克为代表的纯电车爱好者的不认可,一面则是过渡期那庞大的消费市场。

自主品牌纷纷崛起,已经不满足于亦步亦趋,竞相打造品牌的专有混动技术,例如长城的柠檬混动DHT,吉利的雷神智擎Hi.X,奇瑞鲲鹏DHT,以及,乱杀混动市场的比亚迪DM-i。


各自的技术优势翻来覆去讨论,混动vs增程式的论战至今也未分出孰优孰劣。

部与纯电动车和燃油车征战之余,混动车内部的纷争宛如“自家人打自家人”,好不精彩。

然而,在新兵蛋子们混战的时候,别忘了,混动界的老大哥——两田。

以本田i-MMD混动系统为例,其一直被模仿,却从未被真正的超越。

成都车展上,思域混动下场,并且叠上了一个王牌buff:第四代i-MMD混动系统。坊间流传一句话:你大爷还是你大爷。

第四代i-MMD混动系统选择思域作为载体,进入百家争鸣的国内混动市场,是有什么绝招在身上么?


成为形容词的i-MMD混动系统

细细品味,不难发现,凡是后起之秀,例如比亚迪DM-i混动系统,其逻辑结构与本田i-MMD混动系统便有许多相似之处。换言之,现在的混动系统,都是本田当年玩儿过的。

比亚迪DM-i混动系统与本田i-MMD混动系统大体相近,都采用了串联混动+发动机直驱离合器的模式。不同之处在于电机分布,比亚迪采用的是双电机并排布局,而本田的i-MMD混动系统则是双电机同心轴布局。


吹捧比亚迪DM-i系统的人,大多会称赞其“快顺静省绿”优于i-MMD混动系统。可若是从另一个角度思考,当i-MMD混动系统成为了对标对象,便已经变相肯定了i-MMD混动系统在混动技术领域的地位。

i-MMD混动系统的技术源头,可以追溯到本田在F1赛车上使用的技术。众所周知,赛车必不可少的就是超强动力输出,i-MMD混动系统的雏形便继承了这一特点。

1997年,本田第一代混合动力系统IMA诞生,首搭车型是一款名叫J-VX的概念车,其系统以发动机为主,电机为辅,电机被放置在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其后在1999年,搭载这套系统的量产车本田Insight上市。


然而不是冤家不聚首,随后丰田THS混动系统诞生,彼时的IMA混动系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无法实现对THS混动系统的超越。

直到2013年,本田推出首代i-MMD智能化多模式双电机驱动系统,凭借着傲人的发动机高热效率,真正成为了混动系统领域的标杆。

i-MMD混动系统的主要构成部件为2.0L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E-CVT变速箱、发电机、驱动电机以及动力电池。其主要结构可分为三块:离合器连接发动机与输出轴,同时在离合器前方经由齿轮与发电机连接;驱动电机连接电机输出轴;位于发动机输出轴和电机输出轴之间的第三根输出轴则负责向车轮传递动力。

这一套系统的动力传输路径简单高效,机械损失小,从而成就了更高的总系统运行效率。


i-MMD混动系统在更具体的运行模式层面,分别拥有EV、混动、发电机三种模式。在低速行驶状态下,i-MMD混动系统进入EV模式;在加速以及大负荷工况时,进入混动模式;在高速以及低负荷工况时,则进入发动机模式,并且能够实现与EV模式的智能切换。

不同的工作模式适应不同工况,i-MMD混动系统能带来消费者们最喜欢的低油耗。

从发动机高效率以及燃油经济性来看,i-MMD混动系统赢很大,历代如此。

但是随着插电式混合动力的异军突起,这套i-MMD混动系统也必须接受新的挑战,自我进化。而进化后的完全形态,就是最新一代,也即第四代i-MMD混动系统。


针对第三代i-MMD混动系统所面临的“快顺静省绿”方面的挑战,第四代i-MMD混动系统通过改良发动机材料,提高曲轴刚性,加入二次平衡器,让它的2.0L阿特金森发动机的静谧性得到了质的提升。

另外,发动机的空燃比范围也进行了扩大,搭配老搭档E-CVT发动机,能让使用了第四代i-MMD混动系统的思域e:HEV实现135kW的最大总功率和315N·m的峰值扭矩,动力更为澎湃。


并且,该系统的低油耗优势进一步发挥,搭载了该系统的思域e:HEV百公里油耗为4.39L。

总而言之,第四代i-MMD混动系统加持的思域e:HEV,拥有更为接近纯电车的静谧性、平顺性和驾驶乐趣。

代代i-MMD代代强,第四代i-MMD混动系统实现了进化,电驱为主、燃油为辅的模式,不仅能以最优配比实现多场景高效输出,也能让大家看到什么才是真正的本田,真正的技术。


为什么是思域?

第一代本田i-MMD混动系统应用的车型多为中型车,例如雅阁。第四代i-MMD混动系统首次出现却是和思域绑定,不免让人有些意外。

核心技术下探到A级车市场,深究之后,其实体现出了东风Honda对于国内消费者的重视。

用更少的钱,也能享受到品牌最新的技术,这何尝不是品牌的让利?

更重要的是,第十一代思域与第四代i-MMD混动系统的适配度,很不错。


A级车市场上,各类车型走得多是保守家用风,相比之下,思域这个走运动范儿的选手显得有些“另类”。

另类归另类,口碑评价多掺杂了主观因素,销量却是实打实的。今年7月份,思域月销量达到14585辆,上半年累计销量达到7万辆。历经十一代,深耕中国市场的思域,拥有180万份热爱。

去年上市的十一代思域,仍然坚定运动路线,针对年轻消费者的审美,外观也采用全新的设计理念。思域一直都在为消费者诠释“运动家轿”。


新的时代来临后,对于一款车来说,“运动”二字的概念被大大丰富,外延被进一步拓展。搭载动力更强、驾乐体验更为丰富的第四代i-MMD混动系统,正是思域对于“运动”的深刻理解与全新诠释。

很难说第四代i-MMD混动系统和十一代思域,到底是谁成就了谁。

在思域e:HEV身上,我们能看到许多其它东风Honda对于偏爱混动车的消费者的重视的体现。


譬如做出明显区分的蓝底车标,譬如车内不同于燃油车型的SBW按键式电子换挡,再譬如,车内的Honda CONNECT 3.0智导互联系统和Honda SENSING安全超感系统。

最新的、最好的,通通奉上。

往日被称为“平民轿跑”的思域,没有辜负消费者对它的信赖。


写在最后

求快的汽车市场上,仿佛技术迭代的速度越快,就越能立于不败之地。

实则,求快,有时候是一种短视行为。如何能在求快的同时给出足够有说服力的技术、经得起时间证明与考验的技术,才能真正不被大浪淘沙。

第四代本田i-MMD混动系统所代表的不仅仅是技术,更多的是品牌精神,本田的“技术至上”精神。

正如车展上那四个字:强电智混。有混动加持的思域e:HEV,未来将会为品牌带来新的增长点。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英仕派新能源电驱动系统、e:NP1 极湃1电驱动总成、i-MMD电驱i-MMD电驱驱动电机、新能源电机、i-MMD电驱三合一电驱动、本田e:NS1永磁同步电机、e:NP1 极湃1本田e:NS1异步电驱动、e:NP1 极湃1油冷扁线电机、本田e:NS1电机控制器、本田e:NS1逆变器、差速器、e:NP1 极湃1电驱动桥、e:NP1 极湃1电机控制器的作用、车载充电机、DCDC、OBC、PDU6.6kw车载充电机、11kw三相车载充电机、皓影新能源车载充电机的作用是什么、e:NP1 极湃1车载充电机用于什么充电模式、e:NP1 极湃1车载充电机的工作原理、皓影新能源车载充电机英文缩写、e:NP1 极湃1车载充电机是将什么电转变为什么电、e:NP1 极湃1车载充电机名词解释、e:NP1 极湃1车载充电机由什么组成、皓影新能源车载充电机将什么电变为什么电、e:NP1 极湃1车载充电机包含哪三个端口、车载充电机的作用是把交流电转换、e:NP1 极湃1电机控制器的作用、e:NP1 极湃1电机控制器具备哪些功能?、电机控制器的工作原理、皓影新能源电机控制器的组成、皓影新能源电机控制器图片、e:NP1 极湃1电机控制器简称、e:NP1 极湃1电机控制器多少钱、皓影新能源电机控制器MCU的作用有哪些?、电机控制器英文缩写、e:NP1 极湃1e:NP1 极湃1e:NP1 极湃1电机控制器接线图、扁线电机、扁线电机定子生产线、扁线线圈绕线机、扁线电机生产厂家上市公司、扁线电机的优点、扁线槽规格、扁线和圆线有什么区别、扁线漆包线、扁线网线真的很差吗、扁线电机和圆线电机对比、800v高压快充、800v高压平台、800v电动汽车、800v快充、800v高压快充概念股、英仕派新能源、本田e:NS1、本田CR-V新能源、雅阁新能源、e:NP1 极湃1。

对比样件:131*~~670*~~16888*

本田i-MMD电驱技术进化方向_电机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