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习】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重点:新文化运动

1.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00:06
背景:新生的中华民国很快陷入政治混乱的局面中。一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必须启发过敏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过敏独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酒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2.新文化运动兴起标志

00:25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
3.阵地
00:36
《新青年》和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
4.《新青年》主要撰稿人

00:41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5.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00:46
内容:(1)新文化运动抨击旧道德与旧文化。鲁迅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以新文学的形式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2)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所标举的两大口号,陈独秀还将他们形象地称为“德先生”和“赛先生”。(3)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1917年,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陈独秀紧接着发表《文学革命论》一文,主张使用白话文,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在胡适、鲁迅等人的倡导下,白话文逐渐普及开来。
01:26
意义(重点):(1)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2)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3)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作用;(4)打开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闸门,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运动。
6.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
01:44
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7.新文化运动的性质*
01:50
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感谢大家的支持!希望大家多多一键三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