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届主席都号召向他学习,他是一个拥有怎样崇高精神品质的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共产主义战士:雷锋(1940年12月18日—1962年8月15日)年仅22岁,原名雷正兴,出生于湖南长沙。个人殊荣: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辽宁省抚顺市人大代表,被评选为“最美奋斗者”称号。

1957年2月8日,光荣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同时被评为县委机关工作模范。同年夏,担任望城县治沩工程指挥部通讯员,治沩工程结束,被评为治沩模范。
1958年春,雷锋到团山湖农场就职。响应望城县团委提出的捐献一台拖拉机的号召,雷锋捐款20元,成为全县青少年中捐款最多的一个,县委决定派雷锋学开拖拉机。

3月16日,在《望城报》发表第一篇文章《我学会开拖拉机了》。9月,雷锋响应号召,到辽宁鞍山做了一名推土机手。同年秋,到韶山瞻仰毛主席故居,10月,由原名雷正兴改为雷锋。11月15日,雷锋到鞍山钢铁厂参加社会主义建设,被分配在鞍钢化工总厂洗煤车间当推土机手,不久,出席鞍山市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代表大会
1960年8月,参加上寺水库抢险救灾,带病连续奋战7天7夜,表现突出,团党委为雷锋记二等功一次。把平时节约下来的100元钱分别支援抚顺市望花区人民公社和辽阳水灾区,受到部队表彰,团党委决定树立雷锋为“节约标兵”。

1960年11月9日,工兵团党委在党委书记、政委韩万金主持下,在沈阳军区招待所临时召开党委扩大会议,批准雷锋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光荣入党。
1960年11月27日,雷锋荣立二等功,作为立功代表在全团授奖大会上发言,团长吴海山、政委韩万金分别向雷锋颁发二等功奖状和“模范共青团员”奖状,此后,雷锋又荣立过三等功一次,受团、营嘉奖多次。
1960年12月1日,雷锋日记(从1959年8月30日至1960年11月15日,15篇)在沈阳军区《前进报》首次发表。这个月,雷锋在《前进报》发表署名文章《解放后我有了家,我的母亲就是党》。
1962年1月27日,雷锋被批准晋为中士军衔。
1962年春节,雷锋在《前进报》发表《62年春节写给青年同志们的一封信》。在此前后,雷锋又在《前进报》发表了《在毛主席的哺育下成长》、《我是怎样从一个苦孩子成长为毛主席的好战士的》、《做毛主席的好战士》等著名文章。2月14日,雷锋被选为党代会代表,出席中国共产党工程兵十团代表大会。2月19日,雷锋以特邀代表身份,出席沈阳军区首届共产主义青年团代表会议,并被选为主席团成员在大会上发言。

他的名字已经成为了一种精神,即“雷锋精神”。他在短暂的生命中,通过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和甘愿奉献,成为了全国人民心中的英雄和楷模。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它代表着中华民族优良的品德和人格力量,是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和信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从雷锋的精神中得到启示,并将其应用于新时代的征程中。
雷锋精神是一种“坚定的信仰”,体现了对集体利益的无私奉献。我们生活在一个竞争激烈、物质主义盛行的社会,人们往往更关注个人利益而非集体利益。然而,雷锋精神告诉我们,只有为他人着想、为集体奉献,才能真正获得内心的满足和价值的实现。在新时代,我们也需要坚定这种信仰,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结合,共同推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雷锋精神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雷锋短暂的生命中,始终以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为人民服务。他的精神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愿意,即使是微小的事情,也能够在生活中创造价值和意义。在新时代,我们需要学习雷锋的精神,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充满信心地迎接未来的挑战。
雷锋精神是一种“勇于担当的精神品质”,在雷锋的时代,中国正处于新中国成立后的建设时期,他能够毫不犹豫地投身到人民服务的工作中去,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新时代,我们也需要有勇于担当的精神品质,不断挑战自我、追求卓越,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有了雷锋精神的支撑,我们将更加自信、勇敢地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勇于担当社会责任,为社会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同时,我们也要将雷锋精神传承下去,将其作为一种社会风尚和行为规范,引导更多的人踏实工作、勤奋进取、无私奉献,共同构建和谐、文明的社会。
在新时代,我们需要坚定信仰,积极向上,勇于担当,传承雷锋精神。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不断变化的时代中不断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并将雷锋精神铭刻于心,奋力推进新世代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