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自卑的人,一定要看这篇文章
最近有位朋友给我聊天,说到,
我是一个私立小学的老师,以前是在机构里 ,去年辞职想转行,但一直找不到适合的路子所以仍是做了教育相关的工作。
但其实私立学校如果是简单的教书育人还好,会有大量的沟通类工作,我原本觉得我在这方面会比较有经验。
但不知为什么,上网课期间学校的各种表格,工作群的各种信息,每天不但会让我觉得烦躁,看这些“无聊”的信息都会花不少时间,而且会让我有种莫其妙的紧张感。
甚至会觉得自己没有信心去做这份工作。
网课期间学校专门安排巡课老师,每天会抓你的课堂有哪些好哪些不好,孩子有没有开视频,有没有按照你的要求来学习,都会有专门的人做记录反馈在工作群。
还有因为我的课不多,学校领导会随时安排别的,比如教务方面的工作给我,让我做那些主任级去做的事情。
领导之间的意见不统一,往往让我背黑锅。
我本来就是一个自我认同感特别低的人,遇到这种事情,总会责怪自己没做好,给自己特别大的压力,我担心自己承受不住。
最主要的是——
我不想让自己变得这么没自信,心中总是空落落没底气的感觉。
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口头上不会表达的人,曾经也一度怀疑自己是否适合教师工作,也有在看相关教育方面的书去学习,但总觉得那些东西会在自己深入骨髓的不自信面前彻底崩塌。
当然我会硬着头皮去工作,但我其实感受特别差,就像是一只脚想要着地但却踩在石头上晃荡的感觉,不安稳又着不了地。
这种不踏实感,也许源于对自我能力的怀疑,又或许是想要寻求外界的更多认同而不得。
同事中其实也有一些老师教学能力并不很强,但说话做事特别笃定,善于沟通,会做家长工作,然后还特别会来事,在工作群里将自己做好的成绩展示在领导和众人面前,说实话,心中有那么一丝不平衡,我知道我应该怎么想怎么做,但其实心里层面上的问题依旧说服不了理智,所以会丧气。
想要听听你的分析,谢谢!
我的回答:
你好呀~关于你说的自信心这点,我还挺有共鸣的。因为我也是没太多自信心的人哈哈。
但我发现,想解决这个问题不是强行给自己洗脑“我要提高自信心”,而是去做两点:
1、给自己正反馈。2、给自己多挖掘优点。
《奇葩说》里有个选手叫马薇薇,她说过一句话我印象深刻:“自卑不是来自你的缺点,而是你没有足以对抗的优点。”
真要说自卑,我自卑的点可多了去了。
逃避人际交往、做事粗心大意、经常丢三落四……
但,我有其他地方的优点,这就让我不至于把注意力火力全开地集中在我的缺点上。
比如我的逻辑性比较强,做事有条理,能抓住轻重缓急;
比如我懂得把问题主动推进下去,不会让节点卡在我手里,该转移的压力会果断转移出去;
比如我再否定别人建议时,不会单纯否定,而是会拿出可替换的方案,并引导对方接受。
本职里,我也遇到做得不如意的时候,像你说,每天杂事一堆、填写一些例行报表、领导之间意见不统一我夹在中间。
我是这么想的:
1/觉得烦躁的工作:
这类工作大家都一样,谁做了都烦,但是公司统一要求的,那能简单写就简单写,尽量不要占用自己太多时间。
2/领导之间意见不统一,我夹在中间:
首先,先看对方是否是可以直接安排我工作的领导。如果不是,那让他去找我领导沟通~
其次,简单评估下,自己能否搞得定这件事。
如果觉得这任务我没把握,我会把为什么觉得没把握、有哪些风险点告诉对方。
潜台词——“我已经明和你说了哈,这事对我来说很有难度,你如果坚持我做也OK,但如果做砸了,反正最后也得你兜着”。
员工没把任务完成好,有时未必是员工能力有问题,是领导匹配错位,比如只看谁有空就抓谁做,没考虑他的能力边界。
再次,AB领导意见不统一。
这种情况我会让AB领导自行协商:“A总,B总之前和我说的方案是这样这样的,您还是直接和他沟通确认下,万一有变化我也好及时调整。”
谁提出,谁确认。
避免自己夹在中间做传话筒+背锅侠。
3/自我怀疑
有一种常见的自我怀疑,其实不是自己有做糟,而是自己不懂得有选择性地拒绝、还习惯埋头做事。
导致事情越来越多,自己精力越来越分散,工作也越做越疲惫。
接着加重了自我怀疑。
这事吧,我觉得有两个简单的方法:
1、表达拒绝。
我的感受是,多拒绝别人几次(当然是合理的拒绝啊),自信心似乎一下就上来了。
你会发现:
原来很多事是不需要硬扛的;原来很多问题是有四两拨千斤的解决方法的;原来很多任务只要有合理理由,是可以不用做的。
这样你后面就会在想着“怎么做”之前,先考虑“为什么要做”。
这点很重要。
2、表达成果。
有一种通用能力我觉得特别重要:销售能力。
哪怕你没东西可销售,也得懂得“销售自己”,这就像你辛苦设计了一样产品,可不去叫卖吆喝,别人都不知道有这样一款产品,更别提对它产生认可了对吧。
下次试试,漂亮地完成了一项任务后,主动反馈给领导。
得到的正反馈可能会让你改变原有想法,让尝到甜头的你更愿意继续“推销自己”。
祝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