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21-3]
【21-3】
【艺术美学】
《造物设计:几何精神探析》 —— 余强

感谢陪伴~
【摘 —— 第 4 - 9 章】
(A)
·勒·柯布西耶 发明了一个建立在人类的身高和数学计算之上的尺度工具——【“模度”】~以人的身高体长作为基本单位,用单倍、双倍、黄金分割比、斐波纳契数列对建筑和空间尺寸上的数值进行变化 ~ 重理念而不重经验
·英国设计师 汤姆·卡瑞 提出成功的家具产品设计需要13个要素:
【基于几何形的形式、一定语义的色彩、结构的逻辑性、尊重材料、简单性、主题突出、坚固性(安全、可靠)、连接方式、视觉中心、细节处理、便于抓取、便于清洁、点睛之笔】
(B)
·【产品形态造型】是一个多学科知识融合交叉的复杂关系,它是将【材料、数理、结构、构成、视觉、触觉、心理、人机和环境】等各种综合要素集中在产品上的反映,围绕功能的诉求,把这些内容通过一定的分析整理,然后通过几何学的方式表达出来
(C)
·【特征是事物的结构特质、结构特质因总体式样而确定】~ 局部成分的特征越少,其总体结构特征的数目反而会越多,反之,局部越简单,整体反而越复杂
·【简洁】就是美,将产品的造型简约化到极致,以【尽量减少无谓的材料消耗】,不仅符合科学美学思想和技术对产品设计的要求,而且符合现代化机器成型的生产方式及现代科学技术微型化和组合化等方面的要求
(D)
·在现代家具史上,几何形态家具设计风格萌芽期的典型代表是英国著名设计师 查尔斯·麦金托什(Charles Mackintosh,1868-1928)~ 其受维也纳“分离派”的影响,逐步放弃传统新艺术运动的自然主义装饰风格,转而采用【简单的几何图形】,特别是横纵的直线为基本结构,利用简单的黑白色彩为中心的图式结构,在当时预示着欧洲设计由传统向现代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E)
·【国际主义风格 International style】
·【尺度】是设计的依据,是设计在数学和几何学意义上的基石
·沃尔特·格罗佩斯 提出的建筑设计要求:
【既是艺术的又是科学的,既是设计的又是实用的,同时还能够在工厂的流水线上大批量的生产制造】
·【“人的尺度”】两个层面:
「与数学、几何有关,强调比例、数据,从而影响设计标准,但又高于设计标准,成为设计师可以使用的一个有弹性的设计规矩」
「与感觉、心理、美学、文化意识有关」
(F)
·密斯·凡·德·罗 的建筑设计主要内容:
【在结构上,简化结构体系,精简结构构件,讲究结构逻辑,使之产生没有屏障或屏障极少的建筑空间(大的空间被划分为几个互相联系贯通的小空间,同时也可按空间艺术的要求,创造内容丰富与步移景异的流动空间和建设时空感)】
【净化建造形式,使之只是由直线、直角、长方形与长方体组成的几何构型图】
【在精确与严谨的施工上,选材和对材料颜色、质感与纹路的精心暴露,却使造型显得更加明晰、精致、纯净与高贵,具有百看不厌的形式美】
(G)
·【人的无形心理需求 ~“软空间”】
·【美国流线型风格 Streamlining】
·椅子是拿来坐的,这是【设计的原点】
·【极简主义 Minimalism】~【“少”不能直接导致“多”,但却能引发更为深刻的视觉震撼】
·【现代主义的核心内容】不仅是简单的几何形式,还是【采用简单形式以达到低造价、低成本的目的】,从而使设计能为大众服务
·日本设计 ~【“无” 、“空”】,在设计方法上,是减法,是去伪存真,也是“少则多”的一种东方式回应,又带有“有无相生”的道家哲学观念
(H)
·【文脉、隐喻、装饰】几乎是后现代主义的最为典型的特征
·一般对几何体的处理方法主要有:
【几何形体的加法创造和减法创造】
·人们对于【装饰】的喜爱并非出于盲从,而是更接近一种【本能——喜爱温度、丰富、人性化的心灵感受】
·【“有机设计” Organic Design】~ 有机不应该仅仅体现在视觉设计的立体造型上,包括各种曲线构成的平面元素及自然系色彩的变化,组合、关联都属于有机的状态
(I)
·【解构 Deconstruction】的灵魂是达达主义,是对正统原则和标准批判地加以继承,运用现代主义的语汇,却颠倒、重构各种既有语汇之间的关系,从逻辑上否定传统的基本设计原则(美学、力学、功能),由此产生新的意义~用【分解】的观念,强调【打碎、叠加、重组,重视个体、部分本身,反对总体统一而创造出支离破碎和不确定感】
(J)
·【后现代主义设计】~“反对设计形式单一化,主张设计形式【多样化】;反对理性主义,关注【人性】;强调形态的【隐喻、符号和文化的历史】,注重产品的【人文含义】,主张【新旧糅合】,主张【兼容并蓄】;关注【设计作品与环境的关系】,【将各种历史主义的动机和设计中的一些手法、细节作为一种隐喻的词汇,采用折中主义的处理手法】”~ 对简单理性、缺乏人情味、风格单一的现代主义的修正
(K)
·构成分为【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三大构成”
·几何体中的任何形态,都是由【点、线、面、体】4个要素构成的,这些从实物中抽象出来的各种图形统称为【几何图形 geometric figure】
·几何图案按空间形态的分类进行划分,可分为:
【几何形(抽象)、写意形(半抽象)、写实形(具象)】~ 都离不开“【观物取象】”“【以意生象,以象表意】”的观照方式和象形的文化方式
(L)
·【线是点的移动】
·【欧普 Optical】~ 视觉效应
·(《现代汉语词典》)“形态” ~【事物的形状或表现】
·视觉变化可以由两方面来完成:
【色彩的变化】【形态的组织】
·【立体构形】的基本方法是:【将既有形态进行打散重新组合,产生新的形态】
·【形状】指物体或图形由「外部」的面或线条组合而呈现的外表,【形状是物象的外轮廓】
(M)
·【形象】是指能引起人的思想或感情活动的形状或姿态 ~【形象是具体与抽象的统一、物质与精神的统一】
·在立体造型中,【形状是指立体物在某一距离、角度、环境条件下所呈现出的外貌】,而【形态是指立体物的整个外貌】
·1个点是一个【零纬度对象】,在几何学上,点只有位置,而在形态学中,点还具有大小、形状、色彩、肌理等造型元素 ~【点在设计中有丰富的表情】
(N)
·【分形 fractal】被译为“破碎”,类似裂变 ~ 几何分形(重复)、随机分形(抽象描述大自然不规则形态)
·【美学范式】就是在一个时代占主导地位的形式、稳定的类型、艺术的精华,它们保证了其发展的有效性和确定性
·几何学的悖论就是【不可能图形 Impossible Figure】:
由人类的视觉系统瞬间意识地对一个二维图形的三维投影而形成的光学错觉,在三维空间中它不可能存在
(O)
·【形状是形态诸多面向中的一个面向,形态则是诸多形状构成的统合体】
·【形态】,是事物内在本质在一定条件下的表现形式,其中包括了【形状和情态】两个方面,是构成视觉审美联想的抽象要素,在人类感知上表现为力度、速度、节奏、韵律等,贯穿“物的世界”与“心的世界”
·【新现代主义 Neo-Modernism】多采用圆柱体、立方体等简单的几何造型,选材上多采用不锈钢、镀铬金属、玻璃等工业材料,【表面处理偏爱材料本身的质感,在形态上强调机械化和几何化】(安藤忠雄)
(P)
·“【人是万物的尺度】” —— 古希腊哲学家 普罗泰戈拉
·“现代主义是【将设计与结构同化,创造出无装饰的装饰】” —— 英国学者 彼得·柯林斯(Peter Collins)
·“一件具体艺术品的纯粹美,取决于它所达到的实用价值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和谐程度” —— 奥地利建筑家 阿道夫·鲁斯
(Q)
·“只有达到【技术上的功能性和艺术上比例之美的绝对和谐】,也才能创造出完美的形式” —— 沃尔特·格罗佩斯
·“一个物体用尽可能的结构把复杂的材料组织成有秩序的整体,我们说这个物体是简化的” —— 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
·“现代建筑的重大问题必将在几何学的基础上加以解决” —— 勒·柯布西耶 ~ 认为【线、面、体的几何运用和比例,以及尺度的数学关系,可以通过对位、切分等复杂组合关系得到某些暗示和隐喻,并由此产生情感化的表现力
(R)
·“【最美的曲线是销售上升的曲线】” —— 雷德蒙·罗维
·“自然界的物像,都可以还原简化为球形、圆锥形、圆柱体形构成” —— 塞尚
·“最重要的是【运动】,【物体的流动】,一种没有任何重复的非欧几何,一种新的空间秩序” —— 第一位赢得普利兹克建筑奖的女性设计师 伊拉克裔英国女建筑师 扎哈·哈迪德 在谈及21世纪的世界时 ~【香奈儿白色展览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