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浅谈ACG中科学、探索与伦理的关系》

2023-08-02 14:56 作者:XeeLee-  | 我要投稿

首先说明这不是一篇逻辑紧密的议论文,也没有涉及到专业的伦理学与哲学知识。只是作者单方面叙述一些思想观点,希望能抛砖引玉,给大家带来一些自己的思考。 自科学技术诞生的那一刻起,它与伦理的冲突便如影随形,学过中学历史的大家肯定都熟悉下面这些事件——16世纪捍卫新学说的自然科学家布鲁诺被代表旧伦理旧秩序的天主教会残忍的烧死,人们指责陈规陋矩阻碍了科学的发展;20世纪科学革命带来的成果在军事上的应用使凡尔登战场变成了人间炼狱,绞肉机;人们一边痛斥冰冷的技术带来的残忍杀戮,却又享受着战争后理性带来的医学,交通的发展与便利,女权主义也因为世界大战逝去了太多的男性而散发光辉,女性开始活跃在各个过去只有男性能胜任的岗位上,渐渐在社会上有了话语权。20世纪后期,人们又开始谴责诸如脑白质切除术这样的外科手术给病人带来灾难性的影响,然后在21世纪又开始心安理得享受当年非人道实验带来神经科学技术上的先进成果。作者认为人类并没有那么愚蠢,不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相反是太聪明了,才知道灾难背后往往伴随着巨大的收益,所以屡教不改。但这种小聪明是否能长久下去则是个十分深奥的问题,这个问题就留给读者下去自己查阅资料,慢慢思考。 说回正题,这里要叙述的是ACG中所表现出的科学探索与伦理道德的关系,所以选择游戏《明日方舟》孤星的和动漫《来自深渊》剧情人物进行横向对比。因为文章面向的是各位老二次元,这里就不再多叙述繁琐的剧情了,直接进入人物分析。 克里斯滕作为孤星里核心塑造的人物,我们能看见她身上伟大品质,沉着冷静,独立强大,最吸引人的就是她那对天空与真理近乎偏执的追求,这种品质对熟悉科幻作品的人一定不陌生,正如《朝闻道》里义无反顾用生命走向真理祭坛的科学家一样。克里斯滕宛若天中仙,战争、人命、和平、争斗、道德这些地上的事都与天上的事无关,她是泰拉世界上最自我最自私的人,不过自我一定是要付出代价的,这份代价就是极致的孤独。她并不是没有感情,她最大的勇气也不是牺牲生命,而是能够放下一切独自前行,一个人承担一切,她是自己的英雄。 与之相对的则是赫默这个角色,她不像克里斯滕那么飘渺,她更像是活在人间的天使,用理性和感性将科学与伦理的天平举起,如果克里斯滕是“朝而闻道,夕死可矣”,那么赫默则紧随其后,毕竟“密涅瓦的猫头鹰黄昏时才起飞”。作者个人观点认为孤星里最出彩的形象是赫默而不是克里斯滕,因为克里斯腾的形象与人格特质与其它作品里的人物有很多高度重合之处,反而赫默这样的人物塑造更为少见,她的目光不仅仅在天上,同时也在地上,成立科学伦理协会培养更多符合伦理规范的优秀科学家,为科学发展踩一脚刹车,保驾护航。这是种平衡理性与温情的智慧,赫默其实比克里斯滕要更加勇敢热情,因为她同时承担了地上与天上,自己与别人的事情,知道科学的长远发展离不开人。 科幻电影《星际穿越》里有一段就描写了库珀最开始其实并不愿意进入太空,他是为了自己的亲人和世人才承担起任务,而不是为了自己的梦想,从头到尾他都是为了别人。经典台词“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原诗是诗人对逝去的父亲表达思念与爱,在电影里一语双关,库伯怀着拯救亲人和世界的巨大勇气进入太空,哪怕燃烧自己也在所不惜,历经艰辛从天上又回到了地上,与女儿亲人重聚。克里斯腾则更像是知晓了自己命运的智者,平静的迎来了自己的结局,一句“晚安,泰拉。”之后便温和的步入了那个良夜。而未来的赫默和更多的科学家一定会再次挑战那片星空,此时他们的道德已经与星空一样璀璨,充满理想与热情的步入良夜而不是孤独地死去。 接下来谈谈《来自深渊》这部动漫里的角色,我把莱萨与克里斯滕进行横向对比,同样的金发,同样的独立强大,同样的对未知事物充满了偏执的好奇心探索欲。包括莱萨在内的这些白笛探窟家都是为了冒险不择手段,其中就属深渊科学家黎明卿最让人印象深刻。人体弹药包,生骇电梯,这些实验明显违反了伦理道德牺牲了很多无辜的人,但也切切实实的为人类探窟带来了巨大的进步。与之对立的则是奥森这个人物,我把她和赫默进行横向对比,很多观众可能会好奇,为什么目前只有奥森没有进行绝界行,别的白笛都在争先恐后不择手段的下潜,奥森她真的不会对奈落之底好奇吗?我们来看看奥森目前的工作,在前线基地进行监视观察,了解《来自深渊》世界观的读者知道。前线基地的任务实际上更多的是为了保护很多没有能力的孤儿探窟家私自下潜,同时防止下层来袭的危险,可以说是起到对深渊的守护作用。从最新话我们也可以得知奥森的实力远比想象中强大,当时和雷古交手根本就没用一点力气,事后还耐心教导雷古莉可生存技巧。不愧为最温柔的白笛,知道承担自己的责任培养新人,而不是和别的白笛一样“无可救药”。为了自己的好奇心抛弃一切。 主角莉可也是可以为探索不择手段之人,她为了继续冒险可以毫不犹豫地舍弃自己的一条手臂。但如果到了必须牺牲同伴的生命才能让她继续探索的时候她又该如何抉择呢?这个问题也是问大家的,现实里很多的冲突其实都不是善与恶的冲突,探索和同伴都是好事,但你当不得不去抉择和面对,你又会如何面对这些冲突?科学探索又为什么必须为了人类本身而放慢脚步,严格遵守伦理限制呢? 让我们回到现实,作者认为探索和现有伦理不得不会冲突。给大家举个例子,有位著名的精神分家卡伦霍尼提出了很多真切的理论,但有学者研究卡伦霍尼的自传,会发现霍尼本人严重违反过心理咨询伦理,和学生病人发生过关系,并且生活私生活非常不检点。但这些理论的提出实际上也离不开霍尼对自身心理和行为的洞察,很大程度上都是对自己的描述,如果没有这些超越边界与道德的真实行为可能就不会得出这些详实的结论。有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做选择和牺牲,从心所欲不逾矩很困难。 当然作者认为科学与伦理的关系一定是动态的发展的,科学作为探索的本质一定是会突破现有边界的,那么我们人类就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用自己的智慧让伦理比科学先行一步,给科学更多的发展空间,同时让科学给旧秩序带来新生命,我们可能永远都达不到最好,但是会不断趋近于完美。我们人类今天在这方面又是如何做的,有哪些具体的行为?做到什么程度了?这样做带来了哪些好处呢?同样的,这些问题留给大家,可以下去学习专业课程或阅读书籍资料,自己给自己一个答案。

《浅谈ACG中科学、探索与伦理的关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