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储能市场的发展现状对比
从市场体量看,20-21 年中美储能装机同时迎来快速增长。
20 年,中国与美国电化学储能新增装机分别达到 1.56GW/1.47GW,同比增长 145%/188%;21 年,中国与美国电化学储能新增装机分别达到 2.26GW/3.51GW,同比增长 45%/138%,新增装机规模均创新高。

2014-2022E 中国电化学储能装机

2016-2022 前三季度美国电化学储能装机
从 22 年的月度数据看,中美储能呈现景气攀升趋势。根据索比储能网,22 年 1-10月中国储能中标规模合计达到 15GW/36GWh,中标涵盖储能系统、储能 EPC 及集采。从中标结果看,储能系统中标价格集中在 1.5-1.7 元/Wh,储能 EPC 中标价格集中在 2.1-2.3元/Wh。根据 EIA 数据,22 年 1-11 月美国储能新增装机超 3.1GW,其中 10 月新增装机达约 0.7GW,创近三年月度新高。由于美国储能项目为争取当年优惠政策,每年四季度为美国储能新增装机旺季,预计 22 年 12 月,美国储能新增装机规模将继续维持高位。

2022 年中国储能项目月度中标数据

2020-2022 年美国 1MW 以上的电化学储能月度新增装机(MW)
从区域分布看,中国投运的电化学储能的地区分布偏分散,主要在山东、江苏、青海、广东和内蒙古等地。根据中电联统计的 19 家主要电网公司和发电集团投资的电化学储能项目,截止 22 年 8 月,累计投运的 2.66GW 电化学储能中,按 MW 计算,山东地区投运规模占比最大,达到 22%。美国电化学储能集中在加州和德州区域,根据 EIA 统计,截止 22年 9 月,美国电化学储能累计投运 7.00GW,加州和德州占比最大,分别达到 54%和 17%。

中国累计投运电化学储能的地区分布(按 MW)

美国累计投运电化学储能的地区分布(按 MW)

2021 年中国新型储能新增投运项目的应用分布(容量口径)

22 年前三季度美国电化学储能新增投运的应用占比(容量口径)
国内大储下游主要为新能源发电集团,项目招标和集采为主要采购方式。根据 CNESA和中电联数据,21 年中国累计投运电化学储能 5.53GW 装机中,三大电网+五大发电集团+部分主要发电集团累计投运电化学储能 2.0GW/4.0GWh,按功率计算占比 36%。截止22 年 8 月,三大电网+五大发电集团+部分主要发电集团累计投运电化学储能达2.7GW/5.3GWh。目前国内大储主要以电源侧储能和独立储能为主,单个项目投资额大、投资回收期较长,所以国内大储投资方主要为新能源发电集团,以三峡能源为例,该公司目前在 19 个省份已购置或预购置电源侧电化学储能合计约 6GWh。22 年以来,项目储能系统/EPC 招标和集采成为国内下游大储采购的主要方式,储能系统提供商等供应商围绕中标竞争激烈。
根据储能与电力市场统计,截止 22 年 10 月底,央企储能系统/EPC 集采规模达到 15.2GW,参与到储能系统集采的集成商已合计超过 70 家,国内储能产业链中具有下游渠道优势和客户资源的厂商将率先受益。

2021 年中国电化学储能装机下游结构

22 年前 10 月央企储能系统/EPC 集采(GWh)
美国大储下游为储能系统集成商或储能项目直接投资方,其关注产品品牌和全生命周期经济性。美国电化学储能项目业主由当地储能系统集成商、独立发电企业和公用事业公司构成,下游投资方和储能系统集成商格局分散,美国大储采购主要采用订单制采购模式。目前储能系统在美国毛利率较高,主要是因为大储下游会针对储能系统的循环效率和安全指标等制定多项规定,如储能系统集成商不满足要求将面临巨额罚款。储能安全是项目运营基础,安全的基础诉求决定下游投资方投资储能系统将更加关注产品品牌和产品示范应用情况。经济性的核心考量决定下游投资方将更加根据产品全生命周期成本来投资,所以美国储能系统集成商核心关注电芯的品牌、产品认证和全生命周期成本。据不完全统计,多家美国储能系统集成商针对电池储能未来均有大规模采购计划,具备品牌优势和已经切入美国储能供应链的国内厂商有望率先受益。


美国主要储能系统集成商部署和订单情况

美国 7GW 运行中的电池储能项目的运营商占比(截止 22 年 9 月)

21 年全球前十大储能系统集成商(按 MW)
免费服务:
(在舍得低碳公众号发送以下关键字可以查看相关系列的内容)
宏观分析,国际碳市场,中国碳市场,碳市场展望,中国碳价调查,碳交易,碳资产,大宗商品碳关税,碳关税专家交流,欧盟碳关税计算,碳减排制度,发达国家碳排放政策,ISO14064-1,温室气体盘查,产品碳足迹,碳计量,碳排放,低碳供应链,可持续发展案例,可持续发展调研,循环经济,ESG,钢铁ESG,乡村振兴,碳中和城市,碳中和招聘岗位
CCER,CCER制度,CCER项目减排效益测算,CCER电力方法学,林业碳汇,林业碳汇项目开发,碳汇造林方法学,林业碳汇专家交流,甲烷减排,绿色金融,个人碳账户
碳中和,电力碳中和,水泥碳中和,玻璃碳中和,化工碳中和,钢铁碳中和,电子制造业碳中和,CCUS,CCUS技术及应用,CCUS技术进展,氢能,氢能发展与电解水制氢,抽水蓄能,太阳能热发电,世界能源发展报告
智慧园区碳中和,零碳智慧园区案例,华为零碳智慧园区,华为智慧园区建设和运营,工业互联网双碳园区,智慧建筑碳中和,商业建筑碳中和,房地产碳评估,智慧交通碳中和,数据中心碳中和,远景零碳,零碳制造,零碳案例
汽车碳中和,汽车行业碳中和,中国乘用车双积分,2022 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广东汽车碳足迹,汽车左B柱LCA,汽车白车身LCA,废旧轮胎再生橡胶LCA,新能源汽车人才供需,半导体
绿电,绿电专家交流,电价政策,电力市场政策,澳洲电力危机解析,新型储能政策专家交流,户用储能,户用储能成本与收益计算,欧洲户用储能专家交流,国内储能项目进展,虚拟电厂,储能,长时储能
锂电池,电池回收,动力电池,动力电池发展趋势,动力电池市场回顾,传统车企电动化战略,动力电池全球市场格局,锂电材料专家交流,磷酸铁锂专家交流,磷酸铁,石墨化专家交流,4680大圆柱电池,电池隔膜行业竞争壁垒,磷酸锰铁锂,Pet铜箔,钠离子电池
付费服务(零碳工厂、零碳园区):
1、个人和企业层面的碳排放管理、碳资产管理培训
2、上市企业、各类园区的组织层面碳盘查、产品层面碳足迹、碳中和规划、碳配额资产托管、国内外碳信用申请和交易(CCER、林业碳汇、VCS、GS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