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2月 家 我的家用日记账
作者:蒋玉清 记家用账,已继续十二年了。抗战前的账簿,虽曾数度存放他处,但仍保持完好。战后我仍一直继续着,从不间断。除去生活不安定和在逃难途中而外,每遇住定后的第一天,即开始记账。战前的生活,太使人值得回忆了!每天的菜,从未超过五角钱,有时二三角,有时不满一角,猪肉仅一角二分一斤,米是八角钱一市斗,柴是七角钱一担。因为生活在苏北,除米而外,什么也比南方便宜。大的虾米,每斤一元九角,水海参仅二元四角一斤,每天吃大荤吃海货,所付代价,不足一元。现在,若照战前的伙食,每日恐二三千元,亦不能办到。战前每月收入一百元,除衣食外,月余五六十元。每遇春秋佳日,我们回到南边来,遍游苏省各地名胜,吃,穿,顽,也算上等化了,但经济仍很宽裕。与现在的生活相比,形如隔世,令人不堪回首矣! 自二十八年起,生活渐高,那时我们在重庆,每月房金十元,电灯费四元,米每老斗三元五角,其他一切,较战前稍高,每天节省开支,菜钱犹不出一元外。二十九年四月,敌机日夜不停的狂炸,使人们的生活不安,日用必需品,因此特涨。二十九年五月底,我们的工作调成都。那时的收入每月一百二十元。什么也不买,仅仅吃饭尚苦不足! 日记账上的支出,也一天天的变更了,一天天的不同了!二十二年起,二十六年止,每月月底结算,支出总数不出五十元外,两个大人一个小孩,一个佣人,还包括其他杂用。 二十七年到二十八年,每月结算,计支出六十元左右,二十九年每月约一百余元,三十年则不同矣,一月月的增高,有时月入不足开支。近一二年来,则支出数目更可观了,目下的日记账,令人记了烦闷,每天一千二千不等,几百元只可买素食,尤以米价,目下已增至四千七八百元一市斗。即无佣人,亦需三斗米一月。其他日用品,更昂贵不已。 每晚的记账数目,由一千而数千,真骇人听闻!即以吃饭一节来说,数目已相当可观,每月收入,颇感左支右绌,自抗战八年来之日用账目,前后相与比较,日日不同,月月增高,令人嗟叹不已。 所幸抗战业已胜利,吾人期待早日恢复战前的安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