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家庭启蒙课小步早教新版下载教程
儿童早教课程百度云https://docs.qq.com/doc/DS0pSWmxDRnZyenhv

应该让孩子聆听优美的音乐。这不仅能净化心灵,提升审美品味,还能促进左右脑智力的发展。神经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儿童家庭启蒙课小步早教新版下载教程百度网盘,经常聆听音乐的孩子左右脑之间的胼胝体比没有这种习惯的孩子要大,这说明音乐对促进左右脑协调合作有重要意义。
大家还可以参考我国学前教育纲领性文件《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五大领域来规划在家早教,因为人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今天影响明天,明天影响后天。关于此点,后面章节会仔细说明。
归根到底,0-3岁是人生的奠基阶段,重点是:
1.养好身体。
2.发展安全感和好奇心(好奇心也是学习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3.初步学会用语言表达需求。
4.注意音乐启蒙。
5.做好入园准备。
这是许多家长都关心的问题。本文所指的托幼机构主要指幼儿园和以幼儿(0-6岁)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早教机构。
正式开始之前,首先说明:0-3 岁的早教班并不必须。如果主要抚养人具备教育素养,完全不用为“去不去早教班”纠结。早教班的一个重要意义是为孩子与家长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而这点完全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解决。
只要具备一定的教育素养和与幼儿互动的技能,完全可以在家早教。
言归正传,如何科学选择托幼机构呢?
将宝宝同向抱在怀里,将书放在距离宝宝视线15厘米左右的地方,用柔和的语气讲述书中的故事,可以潜移默化地促进宝宝语言能力的发展。
这个月的宝宝要进一步训练认知能力,比如定向听力训练,色觉练习。此外,有必要训练这个月大的婴儿坐着、伸出手和触摸物体的能力。最后要多练习多听宝宝,有意识的训练孩子面部表情等语言技能。
10-12个月:宝宝探索精神进一步激发
宝宝的认知能力在这个阶段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家长可以用一些漂亮的玩具教宝宝理解大小内外因果等逻辑概念。
宝宝的语言天赋即将觉醒。7到9个月,只能说单音节。这个阶段宝宝开始攻击双音词。
关于宝宝的认知发展规律,我们可以参考皮亚杰感觉运动阶段的6个亚阶段的原理。



大家可以看到这张表,对于0~2岁之间的孩子的认知发展划分成6个阶段:
0~1个月的孩子,主要是一些先天性的反射,比如精跳反射,吮吸反射,抓握反射。1~4个月的孩子,会把自己的一些简单的行为精细化,并且去重复组合之前的单一行为,比如之前的抓我是出于本能和反射,这时他就会有意识的做一些行为,把小手放到嘴里吮吸一下,组合一下之前自己的一些本能行为4-8个月的孩子,开始借助物品重复活动,开始模仿活动,并且把自己的认知对象从自身转移到外部。比如这时有些孩子非常喜欢扔东西,有的妈妈会觉得这是坏习惯,会制止他。事实上你应该去理解他,他只是在认知他的,他对这件物品的影响,他的动作可以让这个物品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你可以配合着对他认知的理解,给他设计一些扔东西的玩具,让他充分理解他的行为和物外界物品之间的关系。8~12个月的孩子,他开始有自己的意图,甚至于做一些计划,他还开始理解客体永存性。所以这时你就可以介入一些锻炼逻辑思维的简单游戏,或者藏猫猫之类理解客体永存性的游戏12-18个月的孩子更聪明了,他会有目的的用一些行为的改变来达到不同的效果。还是举扔东西这个例子,这时孩子扔东西和4~8个月的孩子扔东西,虽然都是扔东西,但是背后的逻辑思维已经不一样了,这时孩子会想我从不同的地方扔,那这个物体会落到哪些不同的地方18~24个月时,他就开始喜欢假想游戏,并且非常乐于自己去解决问题,他还开始使用一些词语,所以这个年龄段的宝宝,我们就可以给他提供更加复杂的游戏,或者是假想游戏去做一些角色扮演,增加一些故事性。
当我们可以认清孩子的认知发展规律的时候,我们会从表面看到问题的本质。
一岁以后,宝宝将进入语言能力的爆发期。这个阶段家长要多和宝宝沟通,为自己的语言发展打好基础。
这个月的宝宝要指导宝宝学习牙牙学语,训练宝宝爬行,站立,行走。引导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发音、模仿发音,积极为宝宝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父母可以拿着动物玩具在宝宝面前走,模仿动物的声音,让宝宝学习,比如狗叫,鸡咕咕叫,鸭呱呱叫,猫喵喵叫。知道家里的柴米油盐,用手指头要东西。
我也曾苦恼这个问题,纠结了很多什么课程体系、硬件设施等要素,但最后不得不承认:与其说选择幼儿园,不如说选择老师。
幼儿园教学是一份极其需要爱心、耐心的工作。
幼儿园老师是一家幼儿园或托幼机构的直接执行人,也是影响孩子幼儿园生活的重要他人。老师有耐心、爱心,即使设备落后、管理不规范,也能最大限度地呵护孩子稚嫩的心灵。但对于新生家长而言,基本很难直接接触到孩子未来的班级老师,那么怎么办呢?一个重要的方法是观察托幼机构老师的精神面貌。脸上是否普遍洋溢着亲切的笑容,语气、态度是否耐心和善等。老师的精神面貌说明了职业满意度,工作流动性、管理规范、薪资待遇等等问题。只有充分激发了工作热情的人才能最大限度地做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