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的酱香六味到底如何形成!怀国带你一同品鉴酱酒故事
世人常常把白酒比作人生,酸甜苦辣五味杂陈,人生在世会一一尝遍,经历过才会有自己的人生故事。
酱酒也有六味,酸、甜、苦、辣、涩、咸,六种味道融合到一起是一种饱满和丰盈。
这六种味道,有各自对应的物质。
这几种味道在酱香酒中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酸味”的酸在哪
酱香酒的酸度是比较高,是其他白酒的3-5倍,酸味是酱酒重要的呈味物质之一。酱酒中的酸类物质—乙酸含量最多,是酱酒酸味的主要成分。酱酒里的有机酸具有调和作用,清除酒的苦味、杂味和燥辣感,使酒体更加丰满,口感更醇厚,留香更持久。
“甜味”的甜在哪
酱酒的甜味主要来源于醇类,特别是多元醇类等。多元醇的甜味随着羟基树木的增加而加强。如丁四醇的甜味比蔗糖大2倍,己六醇的甜味更强。此外,多元醇都是粘稠体,均能给酒带来丰满、浓厚感,使酒口味绵长。若甜味太大就体现不了酱酒应有的风格,太少则酒无回甜感。 ---“苦味”的苦在哪--- 酱酒带有一点苦味是正常的。苦味主要是由高级醇、较多的酚类和糠醛引起的。这类物质均由发酵产生,其中正丙醇极苦,异丁醇、烙醇均有苦味。另外,原料中的单宁、甘薯酮等苦味物质,由于蒸馏时被拖入酒中,也会使酒呈强烈苦味。酱酒喝起来有一点苦味,说明是纯粮酿造的,一点苦味都没有的就要怀疑是不是食用酒精勾兑酒了。
“辣味”的辣在哪
辣味是酱酒的主要口味,辣是一种痛感,酒中的辣味是由于灼痛刺激痛觉神经纤维所致,只有真正对白酒形成喜好之后,才会慢慢习惯这种味道。酱酒的辣味主要来源于乙醇,其次是醛类。适当的辣味有增进食欲的效果。极微量的乙醛即形成辣味,甘油醛、乙缩醛和过量的糠醛、高级醇也会产生辣味,醛类物质是发酵的中间产物,发酵完全可降低醛含量。 老酒经过多年存放,酒体中的醛类物质挥发殆尽,辣味自然就没有那么明显了。醛类物质的辣味是很重,极少量的醛类就能够产生明显的辣味,所以从辣味的口感,可以品尝出酒是新还是老。
“涩味”的涩在哪
涩味通常伴随着苦味一起,同样是刺激味觉神经而产生。酱酒的涩味主要是由高级醇、单宁、过量的乳酸乙酯等物质引起。另外,起疏松作用的配料糠壳,如使用过多,也会给酒带来涩味。一般来说,酱酒的涩味不应显露。
“咸味”的咸在哪
咸味,是人的味蕾受氯化钠中的氯离子作用而产生的口味,像盐那样的味道。其含量是非常低的,但是这里所说的盐类并不是我们生活中的食用盐。酒中如有呈味的盐类,能促进味觉的灵敏,使人觉得酒味浓厚,并产生谷氨酸的酯味感觉。
除了以上味道,如果您在喝酒时闻到了糠、腥、腌菜等味儿,那是不正常的。正宗的大曲酱香酒闻起来酱香突出,细腻优雅,酯香柔雅诸味协调,没有泥腥味;入口柔顺,不辣喉,余味甘甜,回味悠长。
怀国国宾15茅台镇12987纯酿工艺酿造,开瓶酱香飘然,入口滋味醇厚,饱满协调,口感丰富细腻,甘冽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