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的毛熊战机(二)伊16毛驴

伊16毛驴战斗机是波利卡波夫设计局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设计的苏联第一种悬臂式下单翼战斗机。

伊-16的结构材料由木头、钢管、蒙皮布和少量硬铝组成,采用下单翼、开放式座舱以及粗短的机身设计,配有可收放式后三点起落架。早期使用美制1820F3发动机或仿制版M-22发动机,从第5型开始换装M-25发动机,最终版的29型则装备了新锐的M-63发动机。

伊16战斗机于1933年12月首飞,1934年5月开始进入苏联空军;1935年,该机在红场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群众集会上首次公开露面,编队飞过红场上空,随后开始大规模量产;在整个量产过程中,有超过7000架各型伊16走下了生产线。

机体数据以I-16-29型为例
乘员:1人
机体尺寸:6.1m×9m×2.6m
空重:1350kg
最大起飞重量:1715kg
动力:一台M-63发动机,821千瓦
最大平飞速度:470km/h
最大航程:800km
(加挂2个200升副油箱后可提升至1200km)
实用升限:9000m
武备:
2挺7.62mm+1挺12.7mm航空机枪
6枚RS-82火箭弹
部分机体装备有2门20mm施瓦克机关炮

伊16参加的首次实战是1936年爆发的西班牙内战。当时,西班牙共和国人民军面对德国和意大利直接支持的佛朗哥叛军,首都马德里也朝不保夕。

为了挽救共和国政府压制世界法西斯力量的扩张,在整个西班牙内战期间,苏联为共和政府人民军提供了大量军事援助,包括1227架飞机、1206辆坦克、60辆装甲车、196门中口径火炮、340门轻型火炮、3600挺重机枪、3150挺轻机枪、16万枝步枪、12万枚手榴弹,数万发炮弹和几百万发子弹,772名志愿飞行员、351名坦克手、100名炮兵、77名水兵、166个通信兵、141位工程师和技师,外加204名西班牙语翻译(数据存疑,有待考证)。其中,飞行员是早期可以直接参战的志愿人员。

虽然西班牙内战最终于1939年3月21日,由佛朗哥军队占领马德里,推翻共和政府,建立独裁统治告终。但在空战方面,面对秃鹫军团装备的阿拉多Ar68和菲亚特CR32双翼战斗机,作为当时飞行速度最快的战斗机,伊16在经过初期的短暂失利后取得了辉煌的战果。


在1939年爆发的诺门坎战役中,对阵日军同样的单翼战斗机九六舰战,伊16仍旧不落下风。


苏芬战争爆发后,相对老迈伊16才渐渐不能满载战场需求,新型的雅克、米格、拉格战斗机开始替换波利卡波夫的产品。但由于原始数量庞大,直到卫国战争爆发时,伊16依旧占了苏联空军战斗机的大头。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发动巴巴罗萨计划,全面入侵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由于苏联高层在战前的战略决策失误,导致开战初期苏联红军狼狈不堪,大量战机被德军直接击毁于地面。

少量得以升空作战的伊16战斗机在面对德军新锐的梅塞施密特Bf109战斗机也是力不从心被大量击落。


后期,伊16战斗机主要搭载火箭弹作为对地攻击机使用,以弥补伊尔2强击机的不足,至1943年彻底退出一线作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