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宁夏日报报道|凯盛浩丰智慧玻璃温室结出“科技果”,“高精尖”番茄美味爆表

2023-07-27 16:25 作者:凯盛浩丰农业有限公司  | 我要投稿

清晨时分,走进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凯盛浩丰(银川)智慧农业产业园的智慧玻璃温室,一颗颗沉甸甸的番茄正享受着“日光浴”。没有裸露的黑土地,6万余株油绿的“桃太郎”番茄秧苗缠绕、悬挂于长长的钢丝蔓绳上,每个栽培架之间设置有两根圆形的轨道,工人操作升降式采摘车在轨道上来回穿梭,轻松完成采摘、修枝、疏果等日常种植管理工作。

凯盛浩丰(银川)智慧农业产业园是宁夏首个半封闭智慧温室农业项目,总投资1.5亿元,温室种植区南北宽235米,东西长216米,于2022年10月22日开始定植第一季,目前栽种有65340棵西红柿植株,规划年产3200吨至3600吨西红柿。

智慧玻璃温室内“科技范儿”满满。行走于凯盛浩丰(银川)智慧农业产业园的玻璃温室,完全颠覆了人们对于传统农耕“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刻板印象:这里的温室有三层楼高,以玻璃为“墙壁”,在房顶设有遮光幕布,整个空间干净、整齐,番茄都是实实在在的大高个儿,最高可以长到20多米,可以称作“无限生长型”番茄。“它们不仅个头高,产量大,且口感好。“产业园技术部主管刘云云一边向记者介绍,一边摘下一颗番茄递给记者,咬一口柔滑的表皮,稍加咀嚼,饱满的肉汁滑溜入喉,淡甜、浅酸、微涩的清新味道,顿时让人满口生津,唇齿留甘,“传统的西红柿品种能结5至6盘果,桃太郎品种则可以结30余盘果,植株高达15米至18米,植株生长12个月,采摘期可达10个月,产量是普通大棚的5-6倍,每平方米可以达到75公斤。”

工人正在采摘番茄。“这里从地面到空中,每一样都有着满满的科技含量,一切操作都用数字说话,精准管理,全程可控。”刘云云说,该产业园在种植端,结合了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各项智能化系统,为植株生长“保驾护航”,包括基质架栽培系统、中央控制系统、加热系统、降温系统、幕布系统、灌溉系统、劳工管理系统等7大系统,全程实现生产智能化、经营信息化、管理数据化、服务在线化。“从浇水施肥到升温降温,从夏季遮阴到冬季保温,玻璃温室可以自动监测、自动调节。“智能玻璃温室的中控室则是玻璃温室的“大脑”,在智能控制室内,电脑屏幕上实时显示着 智慧玻璃温室 内外的各项环境数据,包括光照、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通过智能化管理系统,实时收集棚内温、 光、 水、气、肥等数据,对作物生长全过程进行智能感知、智能分析、智能决策,实现精准化种植、科学化管理、可视化运营,”例如在温室的顶端有一层遮阳幕帘和一层保温幕帘,当外界自然光照过强,超过植株需求时,将自动展开遮阳幕帘进行遮阳降温;当夜晚需要对温室内部进行保温时,保温幕帘将自动开启,保证植株所需的生长温度。”

工人们站在轨道车上工作。恰逢这一季番茄成熟,记者看到工人们穿行在番茄植株间,一串串番茄被摘下,放入筐中,随后坐着采收车被运往分拣包装车间。

“我现在同样是在种地,但是跟过去相比,工作环境轻松干净,手都不会弄脏,都不像种田了。”在打工的园区马宝花笑呵呵地说,自从到产业园“当工人”以来,月收入4000多元,每个“收成”的感觉跟过去几十年相比,完全不一样了。

“我们每天约采摘8吨至10吨番茄,高峰期可达到30吨至40吨,产品依托绿行者品牌渠道,进入盒马生鲜、叮咚买菜、美团买菜、淘菜菜等零售渠道,也通过天猫、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刘云云说。


宁夏日报报道|凯盛浩丰智慧玻璃温室结出“科技果”,“高精尖”番茄美味爆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