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真的对APP和手机,上瘾吗?这只是你学习和适应新时代的过程
在许多方面,技术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通过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和社交媒体平台,我们现在可以更高效地工作并以几十年前无法想象的方式进行连接。
但随着我们越来越依赖技术来满足我们的许多工作和个人需求,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在问关于技术在我们自己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的尖锐问题。我们是否变得过于依赖技术以至于,实际上正在受到它的伤害?
技术会让人上瘾吗?
首先,我们来普及一个医学定义,是什么让某些东西上瘾而不仅仅是引人入胜?这是一个有意义的区别,因为如果技术令人上瘾,那么下一个问题可能就是,流行数字技术的创造者们,如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的应用程序,是否有意创造令人上瘾的东西?如果是这样,他们是否应该承担责任?
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首先必须就“成瘾”的定义达成一致。事实证明,这并不像听起来那么容易。“我们几乎总是会有那样一个朋友,哦,我有点强迫症'”,实际上,我就经常这么说,我也确实在担心“成瘾”这个词,它似乎是一种心理健康的问题或者困惑。对“技术成瘾”的日益担忧实际上并不是由精神科专业人士的担忧所驱动的,它就是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
换个说法,对互联网使用或社交媒体使用等事物的担忧并非来自医学界,他们是来自那些对技术感兴趣的人。
随意使用医学语言可能会导致混淆真正的心理健康问题。我们需要一个可靠的标准来识别、讨论甚至是最终治疗我们所说的“上瘾”这种心理状况。
而实际上,医学界其实并不担心担心新技术会让人上瘾,因为这甚至都并不完全是现代现象,简单的说,就是它曾经发生过。
以“阅读狂热”的概念为例。你没听过这个词吧,对吧!因为它发生在18世纪。当时一位名叫JG Heinzmann的作家声称,阅读过多小说的人会经历一种叫做“阅读狂”的现象。他解释说,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许多症状,包括:“眼睛虚弱、热疹、痛风、关节炎、痔疮、哮喘、中风、肺部疾病、消化不良、肠梗阻、神经紊乱、偏头痛、癫痫和忧郁。”
这一切都描述的如此常具体!我相信,你在使用手机或者打上几个小时游戏的时候,也会有上述的症状吧。但实际上,即使是‘阅读狂热’这个词也不是医学上的。
“躁狂症”这个词大家即使不熟悉,也一定听说过吧。实际上人们在上一个世纪也将类似的术语应用于佩戴手表这件事情上。类似的担忧在收音机、电话、电视和电子游戏的整个历史中都反复出现。
在现代环境中,你几乎无法再对佩戴手表这件事“上瘾”,这听起来可能很滑稽,但在当时,当这些新技术成为一种生活的新要素时,它们可能真的很吸引人。人们花了太多时间来做这些事情。现在我们可以说它很常见。这是一种常见的行为。当然,并不意味着它就是最健康的行为,但这不是医学问题。
今天很少有人会争辩说,小说本身就会让人上瘾,当然,我也认识一些人废寝忘食的看着手机APP里面的小说,但不管你对一部最喜欢的小说有多贪婪,你也很难把它阅读上万遍,并且因为无法阅读它而影响你的健康。
人是很复杂的,我们与新技术的关系也很复杂,成瘾也很复杂,如果我们只是去简化非常复杂的事情,并在广泛的人群中进行概括,比如对新技术上瘾这件事情,反而会因此,造成真正的伤害。
我们的任务是了解我们如何确定什么是真正上瘾的行为,而什么是我们称之为上瘾的正常行为。虽然听起来很像,但这不仅仅是一场修辞游戏。以游戏成瘾为例,这个问题已经存在了近20年。“对于很多人来说,你可以意识到游戏实际上是一种应对社交焦虑、创伤或抑郁的(机制),”某心理学家说道。
“当然,这些情况下,你不一定会针对游戏本身。你会针对导致抑郁症的原因。如果你成功了,游戏自然就会在你的生活中减少。”
所以,一些情况下,一个人可能合法地沉迷于游戏或技术,并不需要相应的治疗。但仅仅是停止打游戏的这种所谓治疗行为,对另一个人来说可能是错误的答案,因为它没有解决病人真正的心理问题。
众所周知,行为成瘾对于专业人士来说也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研究人员开始研究,以判断像使用社交媒体这样的行为是否真的会让人上瘾,这需要首先假设社交媒体的使用会让人上瘾,然后看看有多少人上瘾。
一种非常激进的科学说法是,我们很多人沉迷于技术本身可能会损害我们的自主权和信念,即我们有能力在自己的生活中创造变化,而这会伤害我们。这个定义叫“习得性无助”,生活在一个拥有如此多美好事物的世界的代价是,有时我们必须学习新技能或新行为,并控制他们来为我们所用。“而一种根深蒂固的想法就是我们相信自己无能为力。这就是习得性无助的全部意义所在。”
所以,不要害怕新技术在让我们上瘾,也许,这只是我们在变得更好的一种表现或者过程。
当然,对于某些人来说,技术可能会上瘾。如果有什么事情真的干扰了你的社交或职业生活,而你又无法控制它,那么请客观的进行判断,你可能已经上瘾而不是乐在其中。寻求帮助,专业的医院或者好朋友,都是你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