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纪事(六十四)---马放南山
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语出《说岳全传》,后面的话就是五谷丰登,万民乐业。看到这里各位应该是对徐温徐敦美的选择有所感悟了,止兵戈,息战事。
看着眼下众将群情激奋,想要踏平吴越,徐温也只能哀叹,这唐末五代,武人乱政,军功事大。现在他虽独揽大权,却也不能纲常独断,只能对他们循循善诱,自朱温篡唐以来,天下大已然数年,黎民百姓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钱镠身为吴越国主,也不是寻常之人,如果真的妄动刀兵,那到时候必然连年征伐不休。到时候怎么结束战事就是诸位心头大患了。还不如趁着这次无锡大捷让吴越人对我们心生恐惧,并且就此息兵休战展现我们的怀柔策略。这样可以让两地的人民安居乐业,我们高枕无忧,岂不美哉。还要继续动武,那就要死更多的人,何苦来哉。
众将听了这一番高屋建瓴的分析纷纷恍然大悟,就算再是强硬的主战派也只能悻悻作罢。于是徐温引军回到扬州。

其实经过这么些年的战争,徐温也意识到,钱王以及吴越国并不是一个软柿子,随他们吴国拿捏。双方交手互有输赢,更让大家明白一件事情,无论是吴国还是吴越都没有实力一口气把对方吞并。要是强行发动战争,很容易就陷入持久战的泥潭,对于两国都没有任何好处,反倒是给了其他邻国乘虚而入的机会。
再把视线拉回杭州,钱王亲自出城迎接钱元瓘一众败军。当见到自己七子盔甲残破满身血污的样子,钱王尚能自矜,但当殁于无锡的何逢的战马,这下累计多日的情绪喷涌而出,悲从中来,难以自禁。麾下将士从未见过主公如此失态,其实钱王对于自己轻言兵事,深悔不已。
高位者一言一行都牵动万千黎民之身家性命,正如《孙子兵法·计篇》所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贞明五年(919)八月,徐温派遣的使者客省使欧阳汀抵达杭州,传达了愿意与吴越修好的愿望。钱王一口应下,双方缔结和约。
终于在钱王和徐温两位五代十国初期伟大政治家的努力下,淮南和两浙停战,双方罢兵休战,和平局面维持了二十余年。钱王以战为器、以器得和,并为吴越一地的繁荣和百姓生活的安定打下了最扎实的基础。《水心别集·民事》中叶适谈到“吴越之地,自钱氏时独不被兵,又以四十年都邑之盛。”
终于迎来难得的和平发展局面,钱王是否会开始放飞自我,沉溺享受,不思进取呢?请看下期---不睡之龙。
参考书目 《十国春秋》(卷七十八)
《新五代史》(卷六十七 吴越世家第七)
《旧五代史》(卷一百三十三·世袭列传二)
《资治通鉴》(后梁纪五)
《吴越备史》(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