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中产如何才能正确增强孩子在非常时期的生存能力?
1、露营
经常带孩子爬山露营,不是眼下时髦的那种轻奢露营,而是驴友背包在荒山露营。
要自己背着背包,在无法找到住宿点的地方露营,带着所有的生活用品,在户外依靠自己的力量生活下去。
在太偏僻太危险的地方露营,容易发生危险。露营的地点最好是比较成熟而安全的地点。可以走徽杭古道和武功山之类的容易的商业路线开始。这些地方很少发生死人事故,但是若是准备不充足,也可能遭遇困境。
露营的各种准备工作都让她一个人独立完成,买背包、物资、打包,都让孩子自己上网找资料。即便买错了浪费很多钱,也绝不要责怪,继续鼓励她自己去做。
从开始到最后,她要思考在荒山野岭生活需要准备什么。当周边没有人可以帮她的时候,一切都要靠自己。如何防止冻死,如何防止渴死,如何防止挨饿,如何防止迷路,如何防止受伤,这些都是现实的生存问题。
对于这些问题应该怎样解决,应该交给孩子自己去思考。这是一个互联网时代,学习知识比任何时候都容易。如今的孩子都是伴随互联网长大的,她若是在有互联网的时候都找不到知识,那不是她的问题,一定的爹妈和学校有问题。
所有的露营装备的用途和原理,她自己要搞清楚,而不是去问父母是否可以。父母应该做的,是给她钱,让她一样样东西买,一样样试。试错成本可能很高,有些东西要试过好几款才知道是否实用,大多数情况是买了不合适的用品只能废弃。
第一次尝试露营是先去找个公园草地,把帐篷搭建起来,各种装备试用一次,玩一天,晚上打包背回家。
第二次是找个附近人很少的近郊地点。上海的孩子可以去滴水湖,崇明岛,或者浦东某些可以露营的郊野公园,在户外住二天二夜。
然后找天气不大好的时间去崇明岛和滴水湖露营,比如半夜有风雨的寒冷天气。
这些过程中,她会发现自己犯了很多错误,有些东西几乎用不到,却带来太多的重量负担。有些东西并不像她设想的那么管用,需要换更好的装备。
在上海近郊露营是安全的,即便遇到帐篷被风吹走,也可以叫个出租车回家。即便遇到急病和失温,也可以打的去医院。所以尽可以让孩子不断尝试,让她的思维慢慢变得熟练而缜密。
暑假寒假就可以去很多地方露营。喜欢热闹的可以去武功山帐篷节住上十几天,喜欢偏僻的可以跟驴友团去荒山野岭。

不要迫不及待给孩子找老师指点,让她自己先想办法。即便要找老师,也让她自己找。从小就被爹妈规划的孩子,长大后也照样会等待别人给她指导,若是需要对自己的一切负责,她会很困惑,甚至很愤怒,怨恨别人不愿帮她。
在非常时期,怨天尤人是没有用的,要靠自己。孩子自主策划了露营,学习露营的技能是次要的,关键是训练她自己为自己负责的人生态度,以及为了实现目标研究、策划和改进的能力。
2、干家务活
让孩子独立做家务活。在家里买菜、做饭,洗地。装电灯、修马桶、修水龙头都让她干,汽车换电瓶、换大灯灯泡也让她干,让她自己上网找资料。
为孩子好,就让她成为有能力学习和生存能力的人。
在和平年代,家境优越的环境下,人不需要懂很多东西,即便你要当个「杰出人才」,也只需要某方面有一技之长。至于其他方面的需要,你可以请别人帮你做。
但是在非常时期,一切都会变样。
社会供应链会破坏。城市会变成废墟。互联网会消失,手机也打不通,你要找人帮忙却找不到人。你所处的环境,可能是一片残垣断壁,你是诸多幸存者之一,你要在废墟中生活下来。
或者城市封锁,快递没法送进来,小区没法走出去。这个日期或许是一个月二个月,但是也有可能是一年二年,甚至萨拉热窝围城那样,一围就是四年。
小孩要从小养成劳动习惯,要让她知道没有谁有义务为她干各种家务活。
另外,你的孩子将来不一定能成为请得起保姆的中产阶级,很可能她将来的工作就是女佣、家政钟点工、换锁、修马桶和水龙头的修理工。
做钟点工并不是低等工作。如果未来的社会大多数年轻人都从小就不愿意干家务活,钟点工就是稀缺高薪工作。
所以,如果家政钟点工和维修工的收入比程序员高三倍,你不要惊讶。因为如今的孩子人人都会坐在电脑前敲代码,擅长干家务活的已经不多。
3、熟悉各种工种
假期带她去乡下亲友家住,每天跟着农民一起干各种农活。如果朋友有开工厂或手工作坊的,让她去工厂学习,每个工序都干几天,让她了解生产的过程和自己DIY创造产品的自豪感。如果朋友开店铺,让孩子假期去当几天营业员、服务员、清洁工,充分了解社会各行业,增强乱世生存能力。
太平盛世的人喜欢为孩子规划未来。但是在乱世,人生是无法规划的。
二战年代,很多学校停办,大多数原本要读书的年轻人只能放弃学业。
战争导致物价飞涨,一些高薪的职业却变成食不果腹的行业。
典型的例子是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由于加工资的速度赶不上物价,原本收入超过工人十倍的大学教授变成贫困阶层。
有一次闻一多被几个乞丐纠缠乞讨,无奈之下他说了一句「我是教授」,乞丐就离开了。

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的工资不足以维持生计,于是校长夫人沿街叫卖自己做的糕点,靠这个挣钱,收入竟然高于大学教授。
还有一些教授发挥特长,做肥皂之类的生活用品挣钱谋生。
清华大学四大导师主持清华研究院的时代,招收了一些顶尖人才当研究生。但是这些人在乱世却没有用武之地。王国维唯一的入室弟子戴家祥虽然精通金文、训诂,却找不到工作,陈寅恪为他写二封推荐信,都没找到合适的工作。那年代,即便是王国维、陈寅恪的门生也难免失业。戴家祥在经济最困难的时候,以腌制咸菜为生,做学问不能挣钱,每天去卖咸菜却可以挣到足够的钱。
李叔同出身富豪,结婚时他哥给他的分家费就有80万,相当于普通工人几千年的工资。但是没多久家境破落,只能靠教书混饭。
一些天资出众的学者在乱世都找不到好工作。因为家庭出身无法上大学的温州语言学者,郑张尚芳在渔业机械厂档机械工人,潘悟云在温州锅炉厂当车工、靠搬运和拉板车挣钱,沈克成种地、干各种苦力活,后来自己办工厂、办电脑培训学校。
孩子要从小多经历,熟悉各行各业,这样在乱世才能善于生存。
孟子有一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忍辱
这里我不提「忍辱负重」,因为以普通人的能力和身世背景,一辈子都不会有什么伟大重任需要他去承担。忍辱只不过是为了让自己在非常时期不至于为血气而死。
如今的孩子很娇贵,小朋友打架脸上抓出二道血痕都是大事,若是小石头砸破脑袋就是天大的事。
更有那些受不得半点气的,被老师骂几句都觉得受了天大委屈。若是遇到脾气不好的老师,拿起作业本扔学生脑袋上,这老师可能会被全网网暴社死。
校园霸凌更是激怒全社会。
但是在非常时期,这些根本算不得什么。你看到的人间灾难,或许是日寇犯下的南京大屠杀,或许是柏林战役后二百万德国妇女被强奸。
有时候,可能是土匪、恶霸、酷吏、流兵拿皮鞭、老虎凳、辣椒水逼你交出钱财,或者逼你给他下跪叩头。
非常时期所遭遇的屈辱,会超过校园霸凌百倍。
如果你女儿在学校受一点委屈,受一点不公,你或许会觉得怒不可遏,非要为她讨回公道。这在和平时期无可厚非。但是对于孩子,你更需要告诉她:必要时要能够忍受更深重百倍的侮辱和欺凌。
回顾人类历史,盛世只是极少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