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国有食人鱼吗?再凶猛的食人鱼到了中国人的手里就是一盘菜

2021-08-06 12:43 作者:红叶奇说  | 我要投稿

食人鱼又可以称为水虎鱼、食人鲳、淡水鲳等,是亚马逊热带淡水水域中存在的一种凶猛的肉食鱼类,它们的最凶猛的特征是群居和口腔的构造。

食人鱼有着较为发达的上颌,满嘴长着尖牙,使得它们的咬合力虽然不是很大,但是配合着锋利的牙齿,威胁却比较大,可以较为轻易地从动物身上撕咬下一团团的肉

咬易拉罐也比较容易,但是这么一条食人鱼并不会对活着的动物造成多大威胁,因为它们的体型还是比较小的,人就是站那让它吃能把它给撑死,顶多对人造成一些外伤,

但是由于它们经常成群的出现,一旦闻到血腥味就会集体出动,不断地撕咬猎物,最终导致猎物因为失血过多或者剧烈的疼痛晕厥死亡,最后被食人鱼将所有的肉都剥离吃掉。

然而它们的食谱构成中却基本上没有人类,更多的是其它小型鱼类甚至昆虫等,只是有机会的话它们会撕咬块状的肉或者活着的动物,必须有什么因素将它们吸引过来。

食人鱼攻击死亡的人却并不多,主要是因为食人鱼的体型小,本身没有捕食大型动物的能力,只有大型动物在水中流了很多血,吸引来了远处的食人鱼,组成庞大的鱼群,才能迅速地致人于死地,进而饱食一顿;一些网络视频中,人们在亚马逊河钓鱼甚至不用鱼竿,就用绳子绑着一团烂肉,食人鱼就会不断地撕咬,甚至被人连同肉一块提起来。而且每年发生的食人鱼攻击人的案例中,致死的并不多,因为人是活物,肉也算厚,不会那么轻易死掉,而且疼了就会跑,不会等在那里眼看着自己被吃干净。

食人鱼在中国境内有发现吗?

据生物学家统计,已发现的食人鱼有30多种,不仅存在于亚马孙河流域,在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以东,从加勒比海南岸至阿根廷北部的一些拉美国家都有食人鱼的踪迹。

中国发现的有卡氏锯脂鲤、纳氏锯脂鲤(红腹锯鲑脂鲤)等,这两种鱼鱼体呈卵圆形、尾鳍呈叉形,成鱼体长多在25厘米左右,体呈灰绿色,背部为墨绿色,腹部为鲜红色。下颚发达有刺,牙齿锐利、三角形、呈锯齿状排列。

2012年7月7日下午,有市民来到柳州市柳北区白沙二队附近柳江亲水平台给小狗洗澡,突然遭到3条“红着眼睛”的凶猛鱼攻击,其中一条鱼突然咬住市民的手掌不放。市民忍痛将鱼摔上岸,这才发现自己的左手手掌几乎被啃掉一块肉,已经血肉模糊。

市民在网上查询,发现这条鱼与产自南美洲的食人鱼一模一样。柳江是我国第三长河流珠江水系的重要支流,清澈凉爽的江水每天都会吸引众多市民游泳消暑。而“食人鱼”的突现,引发了一些市民的恐慌。

记者看到这条鱼时,鱼已经被市民的妈妈覃阿婆剁成了数节,但这条鱼头部锯齿形锋利牙齿,以及红色的眼睛,仍不难想象它的凶猛。这条鱼拼接起来约有20厘米长,约重半公斤。

专家鉴定意见:事件中疑似食人鲳为桑氏锯脂鲤,俗称红腮钻石水虎,隶属于鲤形总目脂鲤科锯脂鲤属。

桑氏锯脂鲤原产于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是“食人鲳”的一种,为凶猛肉食性鱼类,具有一定攻击性,有潜在威胁,对血腥味较为敏感。

生活适宜温度为22至26℃,耐寒能力差,对水质无严格要求,适应能力强。一般成体长17厘米左右,成熟年龄15-18个月左右,繁殖水温26℃左右。

“这种鱼是小型凶猛鱼类,会伤人,而且其耐寒能力差,在柳江河繁殖形成种群的可能性很小,所以请广大市民不要恐慌。

再凶猛的食人鱼到了中国人的手里充其量就是一盘菜,最多也就是一锅菜而已!食人鱼其实和其他的鲳鱼同类口感差不多,除了没有海里的银鲳细嫩,总体还是不错的。肉多刺少内脏极少的食人鱼最适合做干烧或红烧,这样会让土腥味一点都吃不出来。

中国有食人鱼吗?再凶猛的食人鱼到了中国人的手里就是一盘菜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