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一个Bug我想不顺。
电影开头几段BGM的突兀切换,让我在最开始的体验就不是很好。
如果不是黄磊哪里埋下的伏笔,我可能看不到后面。
开头一段除开黄磊的手抖表明他紧张,梁朝伟在黄磊转身喝了一大口水,证明梁朝伟也紧张,自此可以猜测梁朝伟是共产党。
所以我很想看到后面的剧情发展。
然后就是稀碎的剧情,我不明白为什么一个共产党人士,知道自己的未婚夫是特务,却不想办法处理。我也不懂王传君这个人物的站立点,我猜测了很多。
以至于我忘了这个电影的名字。
当然,前面所有的疑虑,在最终王一博身份揭开的一刻,都得到了合理的解释,唯独一个情节我不明白:日本战败,梁朝伟出监狱,王一博进监狱那个场景,为什么王一博要挑衅梁朝伟?这个时候所有事情尘埃落定,这个挑衅没有出发点啊。
所以当我看到这个情节时,我是真的认定他杀了周迅,而他的身份就是国民党特务,即使他告知日本人是他泄露的关东军布防,因为他是国民党,这个身份让他的行为站得住脚。
可是最后说他是共产党,我就不明白他那会挑衅梁朝伟是什么意思。
如果换个剧情,梁朝伟出监狱时,大鹏还没被抓住,但是王一博已经掌握了情报,因为日本战败太快他还没来得及行动,需要交接给同志,而他信任的只有梁朝伟,所以他才挑衅,而梁朝伟也心领神会,立马跳上车和他互动,获得情报,然后后面再交代大鹏失踪,这样的剧情安排才更合理。
总的来说,非线性叙事还好,只是有点占用时间,的确可以将简单的故事复杂化,将真相可以拖到最后一刻揭露。
但我一直觉得里面的人物都好浪费,王传君就是个变态流氓,没有反转。未婚妻一个共产党战士,就这么简单轻松的被奸杀。黄磊就是一个贪生怕死的背叛者。大鹏就是一个钻研心机的政治人。都是工具人,都为王一博这个人设服务,都太单薄了。
很多人会和风声对类比,其实没有可比性,不谈剧情,不谈演技,就只是人物塑造,风声里每一个人都是立体的,多面的,给人活生生的。
这一部无名,即使是主角,都太过单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