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不为人熟知的蜀汉名将——霍峻(下)

霍峻重大事件之三——坚守孤城,斩将破敌
当刘备与刘璋在绵竹、雒城一线激战之时,另有一支万余人规模的刘璋军由扶禁、向存率领,沿阆水逆流而上攻打葭萌关。刘备攻打雒城耗时一年,霍峻守卫葭萌也守了一年。
这一年来,刘备在雒城遇到顽强抵抗,在庞统阵亡、损兵折将的情况下,只得紧急将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人征调入蜀。这种情况下远在五百里之遥的葭萌关刘备根本无暇顾及,霍峻只能孤军死守。葭萌城以城为关,城、关一体,依托山势筑成,扼守通往汉中的道路,易守难攻。
霍峻以数百人固守城关,面对刘璋大军围攻毫不畏惧,坚守足足一年,力保城池不失。时间拖得久太久,扶禁、向存觉得自己虽然攻不进去,但守军兵力这么少,也不可能出来反击,于是刘璋军逐渐懈怠,放松警惕。
霍峻看准时机,从为数不多的士卒中再挑选精锐组成敢死队,突然杀出城去,直扑对方主将所在。刘璋军万万没想到霍峻胆子这么大,被围一年还这么能打,顿时大乱。霍峻兵少不能久战,便率兵径插入中军大营,“万军丛中取上将首级”成功斩杀敌军主将向存,凯旋回城。刘璋军溃不成军,纷纷逃散,葭萌之围解除。
《三国志·霍峻传》载:后璋将扶禁、向存等帅万馀人由阆水上,攻围峻,且一年,不能下。峻城中兵才数百人,伺其怠隙,选精锐出击,大破之,即斩存首。
这场战役对刘备意义重大
首先,保全葭萌关使刘备免于腹背受敌,阻止了刘璋军从北方包抄的企图,确保了刘备能够专心对付雒城守军。
其次,作为北上汉中的必经之地,如果葭萌有失,益州腹地将受到北方势力的威胁,进取汉中的困难将陡然增大。
最后,这也是霍峻的成名战。霍峻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坚守一年,以数百人对抗万人,也许凭借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地形能够办到,足以称赞、不足为奇,可在困守一年之久后还能完成反杀,古往今来这种战例实在罕见。以兵力来讲,可谓是缩小十倍的合肥之战,与张辽八百步卒突袭十万孙权军有异曲同工之处,只不过张辽是趁孙权立足未稳,霍峻则是等待敌军松懈大意。
霍峻这数百名守军中大部分就是当年其兄霍笃时期的部曲,也只有这些同乡、同族部曲才能有如此凝聚力与战斗力。尽管史料没有明确记载,但霍峻平日里必然厚待士卒,才能让这些人在逆境中保持战斗力,保持团结。以此来看,霍峻确有名将风范。
霍峻重大事件之四——死于任上,哀荣已极
建安十九年(214),刘备终于拿下雒城,进军成都。不久刘璋开城投降,刘备入主益州。由于霍峻的重大功劳,刘备专门从广汉郡中分出地盘设立梓潼郡,以霍峻为梓潼太守、裨将军。
我们知道益州又被称作巴蜀,整个益州大致可以分为东半部的巴地与西半部的蜀地,如果说张飞镇守的巴西郡阆中是巴地的北大门,梓潼就是蜀地的北大门。包括白水关、剑阁、葭萌关一系列著名关隘皆归梓潼郡管辖,可见刘备对霍峻的重视。
为何霍峻立下大功、镇守要地,却未扬名后世?
原来,霍峻在任仅三年,于建安二十二年(217)便去世了,时年四十岁。此时距离刘备发动汉中之战,进位称汉中王尚有一年时间,霍峻没能等到在更大的舞台发挥才能,所以史料对其的记载不多。
霍峻被安葬于成都,刘备非常痛惜,对诸葛亮说“峻既佳士,加有功于国,欲行酹。”酹这个字表示将酒洒在死者坟前的动作,表示与死者同饮。刘备不仅亲率群臣吊祭霍峻,而且在霍峻墓前留宿一晚,当时的人们都认为霍峻得到了非常高的荣耀。
霍峻的去世无疑是刘备阵营的一大损失,未能参与稍后的汉中大战,未能等到刘备称王便早早离世,令人颇感遗憾。当年在荆州危难之时毅然加入刘备,证明了其对刘备的忠诚;在葭萌关孤军坚守,证明了其不凡的军事能力。尽管在蜀汉建立之前便去世,但仍然称得上蜀汉一代名将,其子霍弋后来统领南中,亦为蜀汉重臣,父子两代俱为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