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高二1

2023-03-05 08:21 作者:龙巾舟  | 我要投稿

在家里玩了几天后,就到补课的时间。
这次还是三个实验班,按班级的顺序,二(1)班是文科的实验班, 班主任是我们高一的班主任。最后两个班是理科实验班。我在名单中找到自己的班级、寝室。班级是二(15)班,寝室换到111,寝室里有高一室友王X、杨S。
寝室按班级的数字来排,从上到下,读文科实验班的同学,寝室被分到顶楼,理科实验班的寝室还在底楼。高一同一寝室有3个读文科住到501。我们移好了寝室,几个人去顶楼玩,发现他们寝室高一的同学很多。具体忘了开始聊什么,后来聊到头骨的硬度,说人体中头骨的硬度就仅低于牙齿,说到这里的时候,正在挂衣服的屈C说道:“所以我看金庸小说里的‘九阴白骨掌’一掌能捏碎人的头骨,那是违背科学的,头骨这么硬……”聊到快午睡的时间,我们也就下来了。
班级里原来高一的同学也有很多,高一隔壁班的车J真的分数很高全校第二,在我们班第一。我们是按分数排名,如高一物理老师所说:“‘实验班’重新分班后,要是没分数该下去的还是要下去。普通班有分数的就要上来,你们没分数的就换下去。”班级有很多同学从普通班上来,同时高一有很多同学因为没分数分到普通班读了。
这次我们的老师是高一教其他两个实验班的老师,所以物理、化学老师不变。
排完座位就我们开始选班干部。定了班长是我们寝室的尹H后,他一句赢得了全班同学雷鸣般的掌声欢迎,对他一下好感倍增—“希望班主任以后尽量减少我们的背书”,看来读理科讨厌背书的还大有人在。
一到这个班级,发现高一时不是同班的同学中有几位头发很靓。
戴J,她分着“左四六”头发亮,很质感。后脑勺圆圆的顶部很后突,后脑勺顶部的头发向后翘起,后脑勺的头发全部一律向下长,没有开叉露头皮,走路的时候头发整个头的头发都会一耸一耸。
谢X,她也分着“左四六”,后脑勺顶部的头发也向后面翘起,胖胖的左右对称,也没有开叉露头皮,发质更亮更好,丝丝的。头一动后面的头发都会随着飘起。
叶C,她也是“左四六”,后面也没有开叉露头皮,头发会亮,后脑勺顶部的头发全部向后翘起,由于头发厚,每当头侧向一侧的时候,后面的软软的头发会紧跟着倒过去。
高二的同学相比高一的同学,沉默了很多,不很活跃。寝室里也没有高一那么有活力,在学校不管学习还是生活都变得很无聊。补课被中途停掉了,说是别的学校有学生去“告发”暑期补课,所以学校里只剩高三,我们都回家去做题、放假继续。
回家看电视,发现李斌的综艺节目被换成吴宗宪的《综艺旗舰》,吴宗宪搞笑更厉害。有集节目竟然把床都拿出来,这种搞笑在以前的综艺节目还从来没有看过,很新鲜的搞笑,让我每到礼拜放假都要看他的节目。原来ZTV-5频道也早有在播很多台湾的综艺节目,有《我猜》、《超级星期天》、《食字路口》,后来又有别的综艺节目。都是在晚上10点钟才开始播,可能是太晚开始以前没去留意,自看《综艺旗舰》后,ZTV-5的综艺节目只要一有时间就会去看。
后来正式开学后,跟戴W一起聊电视节目的时候,他说自己也看了那集,夸吴宗宪的节目搞笑。班级里很多同学也喜欢看台湾的综艺节目,回到学校有时会在教室里聊,有些人喜欢台湾的综艺节目,是由于节目里常常能看到自己喜欢的明星出现,尤其是女生。台湾综艺节目看多了,还能叫出好多台湾艺人的名字,有些人还会在这时很火的《同一首歌》中出现。
自上高二后,学校的生活就更乏味了,高一还有寝室是一个很好的消遣的去处,原先会聊天、搞笑的“活宝”已经被分到别的实验班去了,现在在寝室里也没什么意思,沉默的人较多。
学校的生活由高一的“三点式”几乎转到现在的“两点式”,白天就教室和餐厅两点之间换,晚上多一点是回寝室。学校的生活很无聊,在教室里就和身边的人一起取外号来玩:“达摩”、“天天(天蓬)”、“小默”(黑犬)……,期待礼拜放假回家,可以看台湾的综艺节目,看完节目会让人很放松、不会压抑。
这学期我们开始有《生物》课,初中时的《自然科学》就有学过酶之类的一些简单生物知识,觉得这科目的内容相比其他科目更贴近生活,也很好玩。这次从最最基本的人体组成元素讲起,其中的微量元素锌,被描述为:锌为体内多种酶的重要组成成分,具有促进生长发育、改善味觉等作用。书上写着钙是大量元素,血钙过少会发生抽筋,但要是体内血钙过多的话会造成肌无力。
我觉得我从初三体育加试后会时不时买钙类的产品吃,直到这次暑假为止。高一和王X说泥鳅含钙量高,只要餐厅有泥鳅卖就买,因为认为想增高钙是必不可少的。已经吃了不少钙类,要是真的能吸吮的话这样早就够了,看来以后钙就不用特意再买钙类产品了,要是出现什么“肌无力”那死定了,以后就不能做俯卧撑了。上学期还断断续续有吃过些锌类的产品,按照书上的说法看来还有点用,没有选错,毕竟我们人的身体很多化学反应都要酶的参与。
在另一家买锌产品的时候,觉得老是就两种也太单调了,问他这里有没有什么别的产品。老板说:“有用来开胃的‘硫酸锌口服溶液’, 100毫升3块一瓶,买去用来开胃还蛮好。”
我看生产企业是金华迪尔,距离还挺近的,不过电视上常听到的是哈尔滨制药六厂:“怎么一天要一瓶啊?”
“说明书上是这样写的,其实也没那么严格,你自己看着办吧。”
我决定换成“硫酸锌口服溶液”,毕竟它看上去不再那么小儿科。想到的时候拿来喝,平时就扔在床头。
我们的座位是两个星期每组轮回的换,补课时正好坐在窗边的位置,下课可以看看外面的花草,有时做作业也把身体转向窗边。窗户的下边缘有条向教室里突起的窗沿,自修课看书烦了时,我就把后脑勺顶部靠在突起上面。
突然又感到那头骨在挪动,这次更加明显,是分明纯粹已经清晰地感到头骨沿着受力的方向挪动,好像被挤入另一边。上次本来想重温一下挪动却没给我机会,这次来的这么突然,这又是怎么了,怎么会这样呢?
还在思考这个谜团的时候,放学的铃响了。我们的教室在教学楼最远角的二楼,行动得迅速点,不然排队到最后就没什么菜。我们很多人会选择先经过高三教室前的楼道,然后再下楼梯,因为发现读高三的人食欲已经不再那么强烈,而且那些老师还经常会拖堂,就是放学楼道都会是空空的,想要快捷我们始终觉得此路线是最佳的。
我在下楼梯后,常常能看到高一和屈L在运动会看到的小黄毛,当时也不知道她是哪个班的,自运动会后我就再没见过她。现在看她脸上洋溢着比高一多了些幸福的笑容,在去餐厅的路上经常是成双成对的行动。老师对学生恋爱的态度是:不赞成,也不反对。后来知道她的教室就在附近,难怪我们跑下楼的时候她经常在我们前面。
在路上还会碰到高一开始教化学的老师,她产后回来上课。在路上看到她的时候,总觉得她好像和给我们上课的时候人有变化,但具体很难说出来到底哪里变了。
后来发现是头发好像没以前那么亮了,后面在头旋附近头发有开叉还有点露白。很多书上都有写,讲女的生产后,身体会走型,怎么现在连发型也会走型。高一还给我们上课来的,算起时间也没多长啊。唉,女的变化会这么大,真是难懂!
高一那时感觉后脑勺有点会动的时候,和黄J提过此事,他很不相信,我也没有办法让他相信。现在也一样我感觉到头骨会被挪动,但很难和身边的同学直接说我遇到头骨会动的情况,也找不到合适的机会来说这事。
身边很多人,经常表现出来自己极富理性,老是觉得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别人有新想法,通常是不管对错先讽上几句再争论一下。我怕他们笑这事无稽,干脆不说先,当作没这回事,反正也没人知道,所以选择先一个人看看到底怎么回事?为什么会动?搞不好以后会知道点是为什么。
接下来的时间里,想什么时候再能有会动的感受。有上面的指导思想,下课或有时自修课的时候我就把头顶在窗口突起的地方,随便手上拿本书来看或做做题目,这样做还真的能集中精神看书或解题。
也不能老是做得太有个性,高一时身边常在一起的几个人把“个性”这个词整天挂在嘴边,当时已经对“个性”这词语非常敏感,几乎把“个性”和“怪胎”这两个词几乎隐隐约约地划上等号或约等号。还是得有个理由来解释我这种非常规且有点神经的举动,有次下课后桌还真的问起:“看你最近老是把头靠在上面,干什么啊?”
想了想觉得还是这个理由让自己也容易接受:“噢,你说这个。最近发现自己求知欲比较强,喜欢一个人沉思,这样坐能更好地看书、解题并且还有助于加深理解。呵呵呵…”
渐渐地还真的就有挪动的感觉,当我把头顶稍偏中,侧靠在上面的时候,头顶的骨头真的会随着压力的方向挪动。我用手去摸头顶的时候(一般做题目做不出来也会有摸头的动作),发现在头中间的地方有条突起很硬,有点高耸的感觉,但从头发却看不出有突起的感觉。
我现在想起以前初一看到赵L和自己头发在中间有突起,但在分了头路后,头发突起的现象就会消失。这种头发的突起会不会是中间头骨的突起造成,由于头骨中间的突起外化到头发就成头发突起,使中间的头发高出来。原来分头路的好处就是可以淡化这种突起,因为分头路的头发往往是从一侧分向另一侧,改变发根一致向前的长向。
当我把头正中的靠在窗沿上的时候,突然有呈向下压移的感觉,这样会不会出什么问题!当时稍改变了方向,把偏中突起硬的边缘靠在上面,中间头骨就会向着另一侧移去,换左换右都一样。我发现在头顶的中间有很硬一条(矢状缝两侧),就是当两边变软的时候中间的一条还是很硬。
头顶左右两边又是成对称,和中间的骨质不一样,并且耳后的头顶两边在外缘手指能触碰到的骨和稍靠里的骨也不一样,外缘骨和中间硬条骨质一样地硬。顶部只有外缘骨和中间硬条之间的骨,可以被挤来挤去,要是以后想挪动的话,也只有在这个区域会动了。
这种软的情况只会是有些时候,停留片刻而已,过了这个特殊的时刻头骨又会变得和平常一样硬,这时不管怎么用力都无济于事。所以我时不时地试着去感受有动的情况,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又会出现这种变软。
当时我就觉得这个挺好玩的,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我一直想知道答案,但是以前从没听说过有这种事,最多也就是有说小孩子的头骨嫩,要是头经常向一边睡就会把头给睡凹进去。怎么说我现在也是高二的学生了,怎么还会出现这种情况?
如果老是这样靠在窗沿上,颈部会很累,而且我自己要是看到别人把头经常这样靠在墙上,做作业或沉思,时间长了我也会想:他是不是疯了,怎么老是这样,有神经啊!所以我只会偶尔在下课去做这种尝试,附带拿本书在手上看,或做做题目。
初中时由于有午修,所以经常会趴在桌上睡觉,高中没有午修,只有在夏令时的作息时间里安排学生去寝室里休息,其他作息时间没有强制规定中午要回寝室。
这学期寝室没什么好玩,中午吃完饭都直接去教室。这时夏天的味道还较浓,在教室有时会趴在桌上休息,当作午休睡。有几次当把前额靠在手臂上时,好像连前额也有那种后挪的感觉,那种挪动的感觉和把头顶靠在窗沿的挪动是一样的,相同的是持续的时间都不是很长。
由于我靠在窗沿的时候,把头顶中间突起的地方,在试着感觉挪动的过程中把它有点给压平了,这时的头发也瘪下去不少,更贴着头皮。不知怎么的,发质感到也变好了不少,洗后的头发,变得还真有点如广告所云的那种发质,甩头时会感到头发的轻柔。
高一第二学期再次用枕头睡觉后,剪短发后没觉得下颌大,现在头发长长了也没高一当初的感觉大,没想到效果竟和我当初想的一样,侧睡果真能使下颌变小。而当初高一看到一些下颌大的同学,有几个现在还分在同一班,但看他们还是那样觉得很大。这样一比较这里肯定有着一些我没注意到的变化,只是由于它慢慢地变,自己没感觉不到而已。
到这个时候经过上面这些事,在夜自修当我把全部事情联系起来,发现上面很多事情的发生,在表面现象的后面肯定是由于头骨在某个时候发生了一些以前自己感觉不到的移动,但这种移动具体看是看不出来的,要经过长时间然后再从前后的对比中才能看出是否有发生移动。我想感觉出以前没感觉到的头骨移动,就开始留心自己和别人的一些微小变化。
小变化很难一眼看出,但有一个能有很大变化的头发,我能直接一下子看出来或感觉出来。初中来和同学们一起弄头发分头路,之前也老看别人的发型,对头发的一些微小改变我比较敏感,决定只要有谁今后在头发方面有着什么变化,就要常常去看,看看他们身上头发发生的变化先和自己的变化联系起来,是否能和头骨的移动扯上什么联系。
这时突然想到高一被我看到班里老师头发的改变,没准也是由于的头骨的改变造成。这种事可能连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就像我自己一样初中时头发的一些改变,到高中来发质明显变好被同学叫“小帅哥”。
这一切我也都认为只是头发的改变,要不是有这几次感觉到头骨的移动,怎么也不可能把头发和头骨联系起来。幸好这种头骨的挪动,现在对自己的大脑思维没什么影响,对我的学习和生活也没造成什么影响。

高二1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