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历史科普】带大家走进话剧《我的闻先生》的历史长河中

2021-06-05 11:13 作者:镜花水水水水月  | 我要投稿

hello,大家好呀!今天是6月5日,水月今天来到昆明剧院来观看小剧场浸入式话剧先锋之作《我的闻先生》,在这建党100周年的重要时刻,也来通过话剧的形式学习一下党的历史,中国的历史!!

在本期专栏可能会有一些对话剧的内容剧透,不过大家可以放心使食用,仅科普话剧背景中的历史故事,绝不会影响想去看话剧的小伙伴的观看体验。

本次话剧《我的闻先生》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The National SouthWest Associated University)为历史背景(下文中简称为“西南联大”),以“一二一运动”为重要事件,以艺术演出的形式,缅怀革命先烈,学习革命精神,致敬闻一多先生的精神风骨。

下面放出一张话剧的海报,给大家瞅瞅

水月小课堂开课了哈,今天就带大家一起走进1937-1945年的昆明,给大家带来一次不一样的历史科普

民主斗士——闻一多先生

首先带大家了解一下,本次话剧的核心角色闻一多先生。

闻一多先生是诗人、学者、民主斗士三重人格集于一身的历史人物。不知道大家对闻一多先生的了解如何,水月将会从历史的角度来向大家讲述闻一多先生的故事。

闻一多先生原名闻家骅,别名闻一多,亦多、多,字友三、友山。

诗人

闻一多先生作为五四时期白话诗人或经典的浪漫主义诗人,诗词技巧独特、情感丰满,多运用生与死、爱与愁、信仰与理想、悲悯与愤懑等哲学内容,常抒发乡情、爱情、亲情、友情、离情、亲情等等人类最为普遍的情感,让读者能听到新时代的声音,唤醒当年还在沉睡的人民。

由于闻一多先生感情抒发极为独特,在话剧中就曾有学生向他请教情诗怎么写,闻一多的回答是有时感情并不需要太直接,应该学习古人那样婉转腾挪,犹如娟娟细流涌动不止。

在详细了解闻一多先生的诗词时,水月找到以下资料,来自山东师范大学陈正的一篇论文《论"诗是做出来的"》,文中详细对闻一多先生的诗歌情感进行了分析,水月觉得分析非常在理,下面分享给大家感受一下

闻一多诗歌中的情感抒发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他并不是像郭沫若那般直白地、热烈地,把自由奔放的感情不加修饰和约束的表达出来,不是“天狗吃月”般地怒吼,也不是“凤凰涅粱”般地激情悲壮,而是把自己的感情用知性的力量隐藏在诗句之中,让自己的情感在每一个精心挑选的文字中自由流淌,又被禁锢在雕塑般的诗体形式之内。但是这种隐藏并不是黄庭坚般的亳无痕迹,而是像平静水流下的漩涡,在平静与躁动之间相互“撕扯”,想要发泄去又不得其所的压抑。这样,情感的无限发酵性与空间的有限性会充分激发诗本身的文学张力,使得闻一多的诗歌更具有韧性,在欣赏他的诗歌时候会给人这样一种感觉——就像是在欣赏击鼓表演,看着表演家手中的鼓槌越敲越快,就在读者的心跳跟着鼓的击打频率和力度越来越强烈而不断加速激动不已,仿佛期待着鼓就要被击穿的那一刻的时候突然节奏慢了下来。情感被完全调动而得不到迸发 。

因闻一多诗歌的影响,由闻一多基金会设立了“闻一多诗歌奖”,每年评选一届,旨在“倡导诗意健康人生,为诗的纯粹而努力”,《中国诗歌》杂志每年的12位头条诗人即为当届候选人。因对作品质量的高标准要求和高额奖金,该奖项被誉为“中国诗歌界最高年度奖”

学者

1912年,年仅13岁的闻一多报考清华大学预备班。当年的作文题目是《多闻阙疑》,正好暗合“闻一多”的名字,瞬间激发了他的灵感,文章写得汪洋恣肆,赢得了众考官的一致赞赏。可惜闻一多当时除了作文非常好,别的科目都水平一般,按清华的招生标准,是不能录取的,但主考官非常欣赏闻一多的文章,力排众议破格录取。

1922年,闻一多乘海轮由沪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和科罗拉多学院学习西洋绘画,同时研究文学和戏剧; 毕业后转学进入纽约艺术学院继续深造。

留学归来后闻一多先生开始了他的教师生涯, 1925年5月回国后,历任国立第四中山大学(1928年更名为中央大学)、 武汉大学 (任文学院首任院长并设计校徽)、国立山东大学、 清华大学 、 西南联合大学 的教授,曾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教务长、南京第四中山大学外文系主任、武汉大学文学院长、山东大学文学院长。 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全面抗战的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

在2004年是闻一多诞辰105周年,中国闻一多研究会、武汉大学文学院、闻一多基金会共同发起了定于8月20至23日在武汉举办的“2004闻一多国际学术研讨会”。重点研究了“闻一多的学术研究与新诗的再考察”和“闻一多的生平、思想及其他”两大主题,可见闻一多先生的学术研究功底。

下面我制作了一个长图,里面的全部内容为闻一多先生原著作品,一共131篇

民主斗士

闻一多在留学美国期间,见到了华人备受歧视,甚至连有些理发店都不让华人进。结合在美国的种种经历,彻底激发了闻一多的爱国热情。1925年,闻一多创作了一组诗,注意是一组不是一首,起名为《七子之歌》。

“七子”,指当时被列强侵占的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大(旅顺和大连),在诗中,“七子”以孩子的口吻表达了失去祖国母亲的哀痛心情。其中关于澳门的那首诗,相信绝大多数人都听过甚至还学过,那就是1999年澳门回归时响遍全国的经典歌曲,,如果有没听过的小朋友我给大家找一个视频去。

下面这个就是当年闻一多先生创作的诗词

《七子之歌·澳门》

闻一多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

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其他的几首我就不一一介绍了,大家有兴趣可以去自行了解一下。

在闻一多先生回国后,常奔走于全国各地,发表了大量的爱国演说,并出版了《死水》《红烛》两部诗集,《死水》深切的表达了对当年军阀混战、帝国主义横行的失望、痛苦、愤怒。 《红烛》则抒发了爱国之情,或批判封建统治下的黑暗,或反映劳动人民的苦难,或描绘自然的美景。

1945年11月,闻一多先生为了反对内战,和平建国,西南联大的师生们举行了一场演讲大会,痛斥国民政府的不法行径。12月1日,国民政府出动大批军警,武力镇压爱国师生,造成了死4人、伤数十人的惨案,史称“一二·一惨案”。

闻一多听说后,极为震怒,亲笔为烈士题写挽词:“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1946年3月17日,西南联大为死难学生举行公葬活动,昆明数万市民也自发组织起来,参加游行队伍。闻一多高举大旗,带头走在队伍的最前面,怒发冲冠,时人形容为一头“怒狮”。在安葬仪式上,闻一多发表演讲,吼道:“我们要惩凶,凶手们跑到天涯,我们追到天涯;这一代追不了,下一代继续追。血的债是要用血来偿的!”

闻一多等人的爱国行为,自然引起了反动派的敌视。1946年7月11日晚,民盟主要负责人、闻一多的好友李公朴,在回家的路上被特务暗杀。甚至有人扬言,只要有人敢异动,李公朴就是下场。

闻一多的朋友们劝他躲一躲,不要跟反动派正面冲突。闻一多冷冷地说:“如果李先生一死,我们的工作就停顿了,将何以对死者,何以对人民!”

7月15日上午,云南大学举办李公朴追悼大会,闻一多不顾家人劝阻坚持要去。在大会上,委员会出于闻一多人身安全的考虑,没有安排他登台演讲。但闻一多哪肯噤声,不顾一切地冲上讲台,发表了一场著名的演讲,但这也是他一生中最后一次演讲。

在这里节选水月最喜欢的一段来给大家分享

李先生的血不会白流的!李先生赔上了这条性命,我们要换来一个代价。“一二·一”四烈士倒下了,年青的战士们的血换来了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现在李先生倒下了,他的血要换取政协会议的重开!我们有这个信心!
“一二·一”是昆明的光荣,是云南人民的光荣。云南有光荣的历史,远的如护国,这不用说了,近的如“一二·一”,都属于云南人民的。我们要发扬云南光荣的历史!
反动派挑拨离间,卑鄙无耻,你们看见联大走了,学生放暑假了,便以为我们没有力量了吗?特务们!你们看见今天到会的一千多青年,又握起手来了,我们昆明的青年决不会让你们这样蛮横下去的!
反动派,你看见一个倒下去,可也看得见千百个继起的!
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
历史赋予昆明的任务是争取民主和平,我们昆明的青年必须完成这任务!
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的精神!我们随时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可见当时闻一多先生的一腔热血, 会后闻一多先生又参加了记者招待会,在他离社返家途中,被特务分子暗杀,让这篇演讲就成了他的“最后一次演讲”。

文化救国——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本次观看的话剧背景主要以西南联大为基础,重点讲述了闻一多先生到西南联大后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发生的事情,这里水月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西南联大的历史背景,当然有兴趣的小伙伴也可以来昆明水月带你去西南联大旧址参观参观。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The National SouthWest Associated University)是中国抗日战争开始后各高校向西南内迁,并在远离战火影响的云南昆明设立了一所综合性大学。1937年11月1日,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首先在长沙组建成立的国立长沙临时大学。由于长沙连遭日机轰炸,1938年2月中旬,经中华民国教育部批准,长沙临时大学分三路西迁昆明。并在1938年4月,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后简称西南联大。

由于正值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内地交通困难,学校女同学和体弱的男同学由粤汉铁路到广州经香港坐船到越南,再由滇越铁路进入云南。

一部分同学沿湘桂公路到桂林经柳州 、南宁到越南后进入云南;

更有336名师生组织了湘黔滇旅行团,行程3200多里,历时68天,横穿湘黔滇(湖南→贵州→云南)三省长途跋涉而来。可见当时学生对知识的渴望有多么的高。

下图就是水月在网络上找到的湘黔滇旅行团到达昆明时的场景。

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后,1946年7月31日西南联大学宣布停止办学,在抗日战争这段时间里,西南联大成功保存了抗战时期的重要科研力量,并且培养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优秀人才,水月现在给大家列举几个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邓稼先朱光亚杨振宁李政道等大师级人物均是西南联大的校友。

1946年8月,三校复员北返后,西南联大师范学院留昆明联大旧址独立设置,定名国立昆明师范学院,1984年改称云南师范大学,也就是现在的云南师范大学一二一校区 旧址内有闻一多先生篆书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

现在西南联大旧址成为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首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国家级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全国免费开放博物馆、民盟中央传统教育基地、云南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云南省国防教育示范基地等。 

并在2020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莅临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考察调研,可以说这是身为一个昆明人的荣耀!

最后水月找到了这玩意,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点开看,可以看到一个复原的校址原貌,点下方链接跳转

https://baikebcs.bdimg.com/baike-museum3d/xinanlianda/index.html

民主斗争——“一二一运动”

在1945年8月15日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希望实现和平民主,但国民党政府却坚持一党专政 ,并在美国支持下奉行内战政策。1945年国共两党签订了《 双十协定 》,但国民党背弃协定,向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各解放区发动进攻, 直接违反了中国人民建设和平民主新生活的愿望,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慨。

1945年11月5日,中共中央号召“全国人民动员起来,用一切方法制止内战”。处于全国民主运动中心的昆明首先行动起来,投入反内战、争民主的运动中。

1945年11月25日晚,云南昆明几个大学师生在西南联合大学召开反内战的时事讨论会,此次活动有6000余人参加,钱端升、费孝通等教授演讲。国民党昆明防守司令部派第五军邱清泉部包围会场,百余名特务冲进会场捣乱。次日,昆明30000名学生举行罢课,抗议军警破坏晚会的暴行,要求取消禁止自由集会的禁令,反对内战,呼吁美军撤离中国。

12月1日,国民党军政部所属第二军官总队和特务暴徒数百人,围攻西南联大、云南大学等校,毒打参与活动的学生,并投掷手榴弹,炸死西南联大学生李鲁连、潘琰(女)和昆华工校学生荀继中,南青中学教师于再4人;,其余师生重伤29人,轻伤30多人,造成了震惊中外的“一二一”昆明惨案。

从12月4日起,全市大中学教师400多人公开声明“无限期罢教,直到学生复课为之”。四烈士灵堂设在联大图书馆,四烈士画像前挂着“党国所赐”四个大字(见下图),墙上张贴、悬挂着千余副挽联、挽诗、吊唁文电,展出烈士血衣,控诉反动派的暴行。在继续坚持罢课的同时,每天出动100多个宣传队到街头、工厂和郊区农村宣传。

在一个半月公祭时间内,约有15万人次、700多团体参加祭奠,而当时昆明人口仅约30万。公祭共收到约3000多万法币。重庆、成都、上海等近20个城市的学生、民主党派和各界人士也以举行追悼会、示威游行等方式支援昆明学生,一个以学生运动为主体的反内战、争民主运动席卷了国民党统治区。中共领导的重庆《新华日报》、延安《解放日报》都发表社论和文章,陕甘宁边区也举行群众集会支援昆明学生。

在全国人民的压力下,政府公审并枪决了杀害学生的凶手,并免去了国民党云南省党部主任委员、代理省主席李宗黄的职务。随后召开了记者招待会,正式公布“一二·一”惨案经过,表示抗议当局暴行。

1946年3月17日,昆明市学联举行“一二·一”运动的最后一次活动——四烈士的大出殡。昆明3万余名大中学师生和各界人士组成出殡队伍,佩戴黑纱白花,庄严肃穆走过昆明街头。沿途散发《为“一二·一”死难烈士举殡告全国同胞书》、《告三迤父老书》,呼吁全国人民“粉碎反动派破坏和平事业的一切阴谋”。当天下午,殡仪队伍回到联大本部,举行公葬四烈士仪式,闻一多、吴晗等教授作了悲愤讲话。至此,“一二·一”运动胜利结束。

一二一运动,是一场由咱们昆明青年学生发起并得到全国各地响应的反内战、争民主的爱国民主运动,在那个年代 可谓是筑起了一作坚实的“民主堡垒”, 在现在回看历史一二一运动是继“五四”运动和“一二·九”运动之后树起的第三个民主运动里程碑。

“一二一”四烈士墓

为纪念烈士,当时社会各界人士捐款,在西南联大校园内修建四烈士墓。在举行完出殡示威游行后,四位烈士被安葬在这里。解放后,四烈士墓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起又在墓前左右侧修建“一二一”运动纪念馆,展出有关图片、文物。

在“一二一”四烈士墓旁,还有闻一多先生衣冠冢、李公朴先生墓,一同纪念当时为民主奋斗而牺牲的伟人。

下图为现在拍摄的闻一多先生衣冠冢,后面就是“一二一”四烈士墓,大家还能看到有祭扫送来的鲜花。

水月希望,如果小伙伴们有幸来到西南联大旧址参观,也别忘了去祭拜一下当年为民主事业奋斗的战士们!!

好了,本期的帖子也接近尾声了,说了这么多现在大家也知道了水月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昆明人,以建党100周年的契机观看了《我的闻先生》这部话剧,可以说主演董明老师把闻一多先生活灵活现的展示到了大家面前,让大家在观看话剧的同时也学到了不少的历史知识。这里不是打广告啊,水月是真心建议在昆明的小伙伴,周末带上爸妈一起去昆明剧院观看一场精彩绝伦的话剧表演《我的闻先生》。

当天非常遗憾,由于时间太过仓促,没来得及和本剧闻一多先生的扮演者董明老师合个影,哎!!!希望还有机会再去能看一次。最后给大家分享一两张偷偷拍摄的剧照。

好啦,希望本期的历史科普大家能喜欢,文章中如有描述不恰当的地方,也请大家指正,水月会及时更改。

如果碰巧你也看了这部话剧或者正打算去看,可以在评论区发表自己的感想,或者加粉丝群(看简介)一起讨论

记得【点赞】【评论】【分享】 

水月摸鱼组Bigfun首发,B站账号欢迎关注bilibili镜花水水水水月

【历史科普】带大家走进话剧《我的闻先生》的历史长河中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