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车圈第一瓜:吉利与长安,相爱亦相杀?
与其说是英雄惜英雄,不如说是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难以想象,前两天还在“亲昵”互动的两个品牌,今天就剑拔弩张,甚至表示要对簿公堂,而这样的事也成为了2023年车圈第一个大瓜。

起因在于,长安汽车给吉利汽车发的一封律师函,该函声称吉利汽车刚发布的吉利银河之光原型车与长安汽车的概念车、量产车存在雷同之处,涉嫌大量抄袭长安汽车已发布车型的外观,已严重侵犯了长安汽车的相关知识产权,长安汽车有权要求吉利汽车停止相关行为,同时保留采取进一步法律手段的权利。

而吉利汽车也很快进行了回应,大意为,该律师函内容严重失实,对公司的指责毫无根据,误导公众,对公司品牌和商誉造成了严重损害。吉利银河之光为吉利原创设计,完全不存在抄袭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并且吉利汽车高级副总裁杨学良也对该声明进行了转发,称“要良性竞争,不要内卷内讧;要转型发展,不要同室乱战:要团结一致,不要分裂抹黑。”


说实话,这一系列操作着实有些令人目瞪口呆,尤其是前些天吉利银河发布前,长安深蓝还在和吉利银河互动,一派一起团结向上的态势,彼时亦有不少业内人士称:自主品牌格局大了,团结对外了,有点英雄惜英雄、BBA那味儿了。

万万没想到,互动的佳话还没凉,双方就开始剑拔弩张了。从网友提供的长安和吉利的相关产品对比来看,两者或许存在类似的元素,但这算不算抄袭其实还并不好说,用网友的话说就是“此前长安的一些产品还被戏称模仿“雷克萨斯”前脸,不过也没见雷克萨斯发出律师函啊”。所以,这个事儿具体怎么定性,还需要专门机构去做鉴定,并且双方要提供更多证据,不过笔者认为这事儿大概率不了了之。

也有网友指出,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或许和长安此前的色造型设计院常务副院长陈政履新吉利汽车设计副总裁并操刀银河之光概念车的设计有关,毕竟两款产品虽然在内涵架构与风格上各有不同,但是在设计上却可以说是师出同门,但这种两种设计该怎么鉴定,也不好说。

在笔者看来,随着车市步入存量竞争的新常态叠加新能源车渗透率不断提升,长安和吉利又都是自主品牌的排头兵,在设计、研发以及舆情把控上都有想出色的能力,而且其定位相近,互相竞争也将在所难免。

站在长安汽车的角度想,好不容易推出了长安深蓝、好不容易培养出的设计师眼瞅着就要被吉利“赶超”,难免感到有些委屈和不服气。而站在吉利角度想,其花重金打造出的高端新能源银河车系,被长安指责为“抄袭”,必然也难以接受,会自证清白。这样的行为可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最终结果也许不重要,但是亮明态度却很有必要,至于收割流量嘛则是附属品。
写在最后:
不过,好在长安也好吉利也罢,抛开设计不谈,双方在新能源技术上各有一套,长安的蓝鲸iDD业内知名,而吉利银河的雷神电混8848同样也不是吃素的,在新能源车的核心三电上两者可不存在“抄袭”一说,至于谁会最终胜出,相信销量会给出答案。
(本文由【车界】新媒体编辑部原创出品,本文作者魏无羡,转载需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