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聊聊职场人该掌握的三个软技能-避免心力匮乏、向上管理和知识诅咒

2023-08-09 10:37 作者:雅希软件  | 我要投稿

今天不忙,随便聊点。

 

前几天有人问我,如果以后想高薪不失业,靠一门技术吃遍天下鲜,该学什么技术比较好。我脑海中涌现各种各样的回答,话都到嘴边了突然噎住了。

 

我突然意识到一件事情:技术从来不是护城河。

 

很奇怪,这句话突然出现在我脑子里,把其他的话全压了下去,反反复复地回荡着。我细细咀嚼这句话,一拍大腿,这他喵的说的真对。

 

我们总认为高门槛的技术能带来终身的保障,因为高门槛会减少竞争者。这话,对,也不对。

 

高门槛的技术的确能淘汰掉很大一批的竞争者,但只要学习它有利可图,那么蜂拥而上的人就不会少,而人都挤进这个赛道里了,门槛再高总会有一批人能达到这个门槛。

 

就好比我们都知道清华北大是最好的大学,从这出去后能拿很高的年薪,那么每年数百万考生会拼命往这挤,从而把分数线一年年拉高。

 

当然,掌握吃透一项技术肯定比没吃透要好得多,但想要靠一项技术吃一辈子,很难。

 

你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库存,走在所有人的前面才能吃到红利。

 

但当我在各种视频号、文章中找了一圈,除去那些宣扬某门技术可以赚快钱,比如视频剪辑、拆书,以此来卖课的文章外,只剩下一些灌输理论的,技巧的技术层面的知识,讲解软技能的相对而言少得很。

 

软技能是指个人的性格特质、社交能力、沟通技巧和个人习惯等非技术性的能力。这些技能通常不容易被量化,在生活和工作中似乎也没硬技能出成果快。

 

可这不代表它并不重要,软技能就好比教育、吃进去的饭或者读过的书,在当下,在学习的此时此刻,你会感觉日子还是一模一样,它没给你带来任何显著的变化。

 

但当未来的某一刻,就好像是吃过的饭早已融进你的骨与肉,让你成为了你,又好像是某段经历的触动让你共情了读过的书,你突然将学过的软技能应用起来,到那时候,闭环才真正完成。

 

一、心力匮乏

Up主【硬核的HeyMatt】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概念:心力匮乏。很多时候我们清楚自己需要学习,需要前进,但做不到。不是不想上进,也不是缺少天赋,而是大脑根本无法集中在那个频道上。

 

这种情况往往跟金钱的短缺或是消耗的无意义时间(比如通勤时间)过长有关。脑流量被琐碎的杂事搅乱得零七碎八,半点风吹草动就足以让心情波动。

 

每天浑浑噩噩晕头转向,无法抓住任何一个有价值的念头,即使下班和通勤路上有时间,但脑子就像装了水一样处于恍惚阶段,根本没办法做复杂的事情,哪怕只是坐下来读几分钟的书。

 

心情惆怅,头脑发胀,太多信息流闪来闪去,没有办法有一个良好的心境,也没办法拥有有效的专注力。

 

“不管你的天赋有多强,不管你有多努力,不管你的心态有多好,不管你有多自信,一旦你陷入金钱、认知和价值观的短缺,那必然会导致心力的匮乏,而人生也很大概率会慢慢枯萎,这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警惕心力匮乏,或者说内耗。

 

最好的办法其实是从年轻时起就从认知、价值观和财富三个维度入手来避免陷入“心力匮乏”,但这种构建很困难,那么我在这教大家一个很有用的技巧:保持愤怒。

 

是的,保持住你的愤怒。当你陷入迷茫、绝望的浑浑噩噩中,保持住你的愤怒。强烈的情绪是挣脱无意义的最佳良药。



二、向上管理(managing up)

向上管理是出现在软技能文章中最多的话题。而在大部分人(包括曾经的我)的下意识印象里,这词往往要跟拍领导马屁或是讨好迎合划上等号。

 

管理?老板(包括那些你可能需要汇报的对象)不需要管理,他们要的只是员工听从他们的管理。管理是向下的,下属才需要被管理。

 

向上管理不过是给阿谀奉承一层好听的遮羞布。

 

但经过一些事后,我对此的想法改变了。向上管理的本质跟向下管理一样,都是沟通协作,只不过向上管理是跟你的上司或高级管理人员进行有效沟通,进而实现最佳的工作结果和职业发展。

 

广义上的向上管理涵盖了上下级间的所有事务,诸如“如何与不称职的上级相处”,但这里就不展开讲述这类的职场危机化解指南,而讲讲向上管理通用的方法论。

 

沟通的意愿

向上管理的目的是为了赢取更多的职场资源,而最基础的一点是沟通的意愿。

 

我身边就有不少朋友喜欢秉持着“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态度,觉得只要把工作做好,结果和成绩自然会证明一切。他们嘴巴闭得堪比珍珠蚌,可如今的市场千变万化,谁都无法预测下一刻的需求是该怎么样的。

 

拒绝沟通,只会有一个下场:你不了解工作的全貌,甚至无法判断当前任务的优先级。

 

将无关紧要的任务加紧做,而真正迫切的任务却延迟后推。

 

不要害怕嘴拙,先有沟通的意愿,你才能了解工作,了解老板,了解客户。

 

了解你接手的业务

你的工作绝对不止是眼前需要完成的业务,还包括解决问题,和汇报。而这些都取决于你对问题和提问者的理解。你需要明白方案针对的业务问题和汇报对象的需求,才能对阵下药。工程师必须了解业务,因为业务是目标,技术是达成目标的手段。

 

三、知识的诅咒(Curse of knowledge)

知识的诅咒是一种认知偏差,指的是当一个人对某一主题了解太深时,他/她往往会忽略其他人对该主题知之甚少或一无所知。这种偏差在很多领域都有出现,越是知识壁垒深厚的行业越是明显。

 

比如IT行业,内行和外行两方的信息差足够大到对牛弹琴。比如在与客户或项目经理沟通时,程序员可能会忽视对方对项目需求的理解,将自己的想法和理解强加给对方,导致沟通困难。

 

如何避免知识的诅咒?

很简单,尽量用普通名词代替专有名词,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解释复杂概念,同时换位思考,学会倾听他人的观点和需求。


聊聊职场人该掌握的三个软技能-避免心力匮乏、向上管理和知识诅咒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