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传输,持续高速——拯救者移动固态硬盘&固态U盘官方评测

虽然说现在的云存储和云传输越来越发达,网盘传文件很普及,连NAS也有不少人折腾,但如果需要把数据传给旁边另一个人,最稳妥的方法还是使用U盘或者移动硬盘——它速度快且稳定,无需网络,并且有着物理上的安全性——至少你的数据真的只有你自己知道。
拯救者笔电产品的硬盘从去年标配的512G到今年已经升级到了1T,依旧有不少朋友选择加装甚至直接定制额外的硬盘。除开这两种方法,准备一块靠谱的移动存储设备也是很合理的方案,毕竟哪怕你不是拯救者电脑用户也能用得到,全新的拯救者移动固态硬盘以及固态U盘也因此而生。
根据场景的区分,拯救者移动存储系列一共包含两款新品:
l拯救者移动固态硬盘
l拯救者固态U盘

外观设计
契合于拯救者今年的规整、低调的ID设计,这次的两款存储产品都采用了横平竖直的「方盒子」外观,仅有正面右下角有个「LEGION」标识。
全系均采用CNC工艺的铝合金外壳,与四周的高光钻石切边和细腻的金属喷砂工艺相结合更是提供了非常优秀的质感,同时在外出场景下,提供了可靠的保护。


在两款产品的背面,均采用了格栅式开槽设计,和拯救者Y9000X底部进风口一致,在不影响产品结构强度的同时,通过增大立体散热面积,改善了芯片测的导热效率,保证持续读写下的性能可靠性。
两款细节上的差异之处,体现在围绕使用场景的优化。
我们在拯救者固态U盘的边缘,设计了一个挂绳孔,可以挂上随机标配的挂绳,也可以搭配其他个性配饰使用。

而移动硬盘的不同之处相信大家如果眼尖应该已经看出来了,就是背面的四颗螺丝。
我们希望这款产品能具有更多的可能性
它标配有 512GB或者 1TB 两种存储配置,兼容主流的2280尺寸NVMe协议SSD!
拆开以后还可以看到一体金属散热鳍片还嵌入了一个圆形金属块,它实际上是一个强力磁铁,可以将硬盘随手吸附在台式机的机箱上,或者是桌子面前的洞洞板或者各种金属支架上。既方便硬盘的规整收纳,又能通过接触导热,更快地带走工作时产生的热量。

关于核心配置方面,两者都采用了同样的高品质TLC颗粒,但由于两者传输原理上有所不同,所以主控的选择会略微不同。
拯救者固态硬盘上自带的这块SSD采用联芸MAP1202主控,是被市场长期验证过的一个非常可靠的解决方案。它最高支持PCIe3.0x4速率,跑满USB 3.2 Gen 2(10Gbps)毫无压力。更重要的是,这套方案拥有优异的功耗与温度表现,能保证硬盘的持续读写稳定可靠。
实测连续全盘写入并不会有市面上常见PSSD的掉速现象,即使工作时温度上升,也会把热量集中到导热鳍片部分,控制在45℃以内,避免断开移动时出现烫手的情况。

硬盘盒的转接芯片则采用了翔硕的ASM2362芯片,它支持最高USB 3.2 Gen2(10Gbps)速率、支持USB链路电源管理、NVMe错误报告和恢复、S.M.A.R.T驱动器监控等等功能,是同规格移动固态硬盘盒的第一梯队水平,为稳定的数据传输提供了另一个保障。

拯救者固态U盘这边,由于对便携性和温度的取舍定义,我们采用了慧荣SM2259XT2主控,采用6Gbps SATA协议,主打稳定和低功耗,配备了NANDXtend® ECC技术,能提供更高的解码效率与数据修正能力,提升整体的写入与擦除量,从而保证产品寿命以及整体的稳定性,确保存储内容的完整性。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连续读写速度慢于拯救者移动固态硬盘,但二者的4K随机读写速度是同一水平,在拷贝软件和制作PE盘时,速度都非常快!
固态技术的移动存储产品相比传统机械硬盘,老生常谈的不足是数据修复的可能性,并不支持传统磁盘的开盘扇区修复的可能。所以我们在设计这两款产品时,拯救者选择的方案都是为了在保证体验(传输速率、温度等)的前提下,确保数据尽可能安全。

理论数据与用料,毕竟只是一种空口无凭,所以针对这两款产品的实际读写我们也做了测试,测试项目包括ASSSDBenchmark的理论跑分和20G单个大文件的读写测试。
因为两款产品均同时支持C口和A口,而这两种接口又存在读写速率差异,所以两种情况我们都进行了测试 。需要注意的是,常见的USB-A接口包含USB 2.0(480Mbps)和USB 3.2 Gen 1(5Gbps)两种规格,而USB-C接口能支持到USB 3.2 Gen 2(10Gbps),主机接口往往是限制速度的主要原因。

首先是理论测试 ,拯救者移动固态硬盘的C口为USB 3.2 Gen2,理论最大支持10Gbps速率,实测下来顺序读写速度为920.23MB/s和915.63MB/s,4K小文件的读写速度为22.08MB/s和35.43MB/s,A口为USB 3.2 Gen1速率,为5Gbps速率,实测的顺序读写速度为395.6MB/s和416.63MB/s。而4K读写并没有达到接口瓶颈,所以两者的表现差不多。

接下来是拯救者固态U盘,它的C口依旧是10Gbps速率,A口为5Gbps,但由于主控方案限制,所以两者的顺序读写速度会有所差别,不过4K读写表现依旧差不多。当然,无论是C口还是A口,作为一款U盘,都完全达到了SATA SSD的最高性能表现。

单个文件的写入,是我们比较常见的情况,我们直接用HD Tune Pro来模拟一下读写状况,不过注意这个软件本身是针对HDD硬盘的,4K读写测试的时候经常会报错,我们采用它只是为了更直观地展现全程读取速度。
可以看到无论是移动硬盘还是固态U盘,两者的表现都非常的稳定,并且全程保持在速率上限。相信对于大多数的用户来说,这样的速度和稳定性是非常够用的 。


说个题外话,高速率带来的其实不只是满足于存取文件,如果你有一些特殊的需求,也可以尝试玩玩WIN To Go,把系统装在U盘或者硬盘中随插随用,这样到哪都能用上自己熟悉的、干净的操作系统。
虽然它已经是Windows 10时代的眼泪,但很多人其实并不在意Windows 11的新特性,有时候顺手比新鲜感可重要多了。

好了,关于拯救者的这两款全新的存储产品的评测与解析差不多就到这了,无论是固态移动硬盘,还是固态U盘,都有着相当优秀的「内核」,也因此带来了稳定且高速的读写性能,C口和A口双支持也完全不挑使用环境,并且两者都有超大的容量可选——移动硬盘可选512G/1T,固态U盘可选256G/512G。如果你正好需要一款靠谱的存储设备,拯救者移动固态硬盘和拯救者固态U盘一定是你的好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