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氏
吴氏加入时,3000买可在【才艺2】中任意选择唱曲、舞艺、棋艺中任选一项技能,否则技能固定为舞艺
一、才艺武功(隐藏属性黑化值)
1、才艺一层
【1】‘你怎么知道是高典史做的手脚?【黑化+2】
她身边都是这样的人,实在可怜。【黑化-2】

【3】此事件分支由一年九月刺杀任务派遣人选决定
黎一一【3A】
栗子糕【3B】
黎双双【3C】

【4】
如果是我,我也会杀了他以求出路。【黑化+4】

【7】
随她【黑化+4】
阻止【黑化-4】

【9】此事件中,特定方式可得知真相
用来做什么的?;那等我手头宽裕再拿给你吧;培训黎双双才艺(不耗体力不推进剧情)
你跟我来一下。——得知真相后才出现此选项
收手吧。【黑化-6】——10B、11B
我明白你报仇心切,但你不该骗我。【黑化+4】——10A、11A
PS:未得知真相或看破不说破,直接给钱,黑化值无变化——10A、11A

【12】此事件对聂香的隐藏属性也有影响
都给我回屋睡觉【聂香温柔-2】【黑化+4】
你也早点睡吧。【黑化-2】
到底是为了什么事?
各凭本事留住的客人,不分先来后到。【黑化+6】
无论如何,团结第一,不要起内讧,更不要挑事。【黑化-3】

【15】完成此事件,攻略度+1
她懂得如何保护自己,不必担心。【黑化+2】
【亲自寻找吴氏】知道了,你回去歇息吧。【黑化-6】
都是这些礼教规矩阻碍了世间的有情人。【黑化+2】
他若是真的爱你,便一定会带你走。
如此让你看清楚他的为人,也算是好事。【黑化+4】

2、武功一层
【1】
我新收的这几个手下最缺的就是像你这样的狠心。【黑化+4】
你好像对这些没有任何抵触。(出现新问答)
很好【黑化+4】
你不只是个武器。【黑化-4】

【3】此事件和主角心态相关,心态为“不迁怒”才有机会选择。
心态为放过【黑化-10】——5B
心态为复仇【黑化+8】——5A
心态为不迁怒
这点我们倒是相同。【黑化+4】——5A
被仇恨淹没就永远看不到光明。【黑化-4】——5C

【8】此事件对栗子糕的隐藏属性宠爱有影响
好了好了,我睡。【栗子糕宠爱+4】
帮我给吴氏带点吃的吧。(选楼里的花生米无效)
黑化≤-4【黑化-4】(台词感叹主角是温柔的人)
黑化>-4(台词感叹几年前才可能会为此动心)

【10】此事件中具体进程根据武功高低有少许不同
就在一层吧。
带我们去最底层吧。(有机会获得武功教师)
凡能伤她者,免除死罪,原地释放。【黑化+4】(去底层)
凡能伤她者,原地释放,赠金钱二百。【黑化+4】(在一层)
放心去。【黑化-2】

【11A/11B】此事件分支由黑化值决定
黑化≥8——11A
黑化<8——11B

【12】武器选择对【武功14】走向有重大影响
学不可以已,你的剑法仍有不足之处,莫要半途而废。
暗器虽不光明,但她用起来一定称手。
匕首阴险毒辣,倒是与她的性子相符。——引导为恶

【14】完成此事件,攻略度+1。
匕首:无选项,判定黑化值
黑化≥0——15B
黑化<0——15B,且直接赋值【黑化=8】
剑或暗器,黑化≥0时有选项
真的无法做到吗?——15A
不要对自己太苛刻了。——15B
黑化<0——15C

3、才艺二层
【15】此事件分支由黑化值和技能决定
黑化≤-4——15A
黑化>-4,技能为唱曲或舞艺——15AB【黑化+3】
黑化>-4,技能为棋艺——15C【黑化+3】

【16】第一个选项在未选择攻略人员时才会出现
握住她的手——如黑化>-4,【黑化+2】
不动如山

【20】完成此事件,攻略度+1。对吴氏攻略结果进行判定。
引导向善,黑化≤-4,却自身善恶≤10——21A(特殊)
引导为恶,黑化≥8,却自身善恶≥50——21B(特殊)
引导为恶,黑化≥8,自身善恶<50——武功22A
引导向善,黑化≤-4,自身善恶>10——武功22C

【21A/21B】触发此事件,吴氏认为主角表里不一,无法再攻略
21A——武功22B
21B——武功22A

4、武功二层
【15】此事件可观察引导倾向
触发15A【黑化+6】——引导为恶
触发15B——引导为恶
触发15C ——引导向善

【18】亲和≥30才有第二个选项
不觉得吴氏有错【黑化+6】
决定亲自找吴氏谈话——教导
黑化≤-4【黑化-6】
黑化>-4【黑化+3】

【21】此事件关系中途失败结局
屋内怕是有机关,我同你一起进去。——获得关键道具神秘钗子

【22A/22B/22C】完成此事件,攻略度+1
22A——吴氏感化失败,成为互相利用的关系
22B——吴氏感化失败,无法再攻略
22C——成功感化吴氏

主角成为皇帝,可以对未成功感化的吴氏进行教导。
亲和≥30时触发【武功18】,决定亲自找吴氏谈话
黑化≤-4——教导成功
黑化>-4则需要完成【才艺20】,以贪官污吏作为警示,教导方能成功
二、吴氏的攻略条件
六年五月时,攻略度=4,表里如一未触发【才艺21特殊】,两项达标满足同行条件。
六年六月六年六月容都避暑选择带吴氏同行,即为攻略成功。
三、吴氏非攻略结局,十年八月的最终意愿
1、未反戈或武功≤200——县丞
2、反戈,武功201~500——知县
3、反戈,武功>500——知府
四、吴氏的特殊剧情
1、【武功21】中获得神秘钗子,出现特殊事件“神秘公子”,需要派遣吴氏完成九年八月的祭天任务再完成此事件。否则,一旦进行此事件将游戏结束,获得中途失败结局【神秘钗子】。
2、触发Q版事件【皇帝的侍卫多光荣】,吴氏的志向变为御前侍卫,不回威县了。
【皇帝的侍卫多光荣】触发条件:吴氏在场,反戈,未攻略吴氏,威严≥150,吴氏武功=750
3、多让吴氏与黎双双搭档出任务,默契值≥15会成为好搭档
五、吴氏的非攻略结局
吴氏的培养默认为感化未成功

六、吴氏的非攻略结局文本一览
1、吴氏分走的钱财足够她一生衣食无忧,她找了一处偏远的镇子,在那里吃喝玩乐,好不快活。
2、吴氏为了让你与王爷逃脱凌云山,主动要求断后,靠着自身的武功成功在骞腾军的围剿中脱身,因为担心被骞腾军发现行踪,隐姓埋名,同时暗中寻找你的踪迹。吴氏走遍了岳朝的每一寸土地,最后来到了西域,顺着商队的痕迹找到了你,和你重逢。你们在西域继续走商,生意逐渐做大,却一直生活在关外,再也没有回去过。
3、吴氏成了县丞,对当地贫困的情况感到揪心,励精图治,几年后这里便成为了全国有名的鱼米之乡。百姓们对吴氏感恩戴德,她也一直留在这里当着父母官。
4、吴氏成了知县,对当地贫困的情况感到揪心,励精图治,几年后这里便成为了全国有名的鱼米之乡。百姓们对吴氏感恩戴德,她也一直留在这里当着父母官。
5、吴氏成了威县知府,对当地贫困的情况感到揪心,励精图治,几年后这里便成为了全国有名的鱼米之乡。百姓们对吴氏感恩戴德,她也一直留在这里当着父母官。
6、吴氏回到威县做县丞的第一件事就是将曾经在村子里欺负她的人绑在菜市场门口,打了十几大板。她聪明过人,又处事圆滑,很快便取代了知县的位置。吴氏在威县只手遮天,贪财无数,一时风光无限。然而,“好景不长”,容都王很快便查了下来,吴氏贪污的证据确凿,被夺了官职,投入大狱。
7、自从吴氏当了县丞后,便提高了赋税,多出来的赋税全进了她自己的腰包;判案时,哪一方没有上交贿赂或是交得少了,便是罪人...百姓们苦不堪言,有一秀才借着参加科举的名头上京告御状。众口悠悠,你只能撤了她的官职,念在旧功,将她赶出京城,保她一命。成为了草民的吴氏,也失去了你的庇护,不久后死在自己的坏主意下。
8、自从吴氏当了知县后,便提高了赋税,多出来的赋税全进了她自己的腰包;判案时,哪一方没有上交贿赂或是交的少了,便是罪人...百姓们苦不堪言,有一秀才借着参加科举的名头上京告御状。众口悠悠,你只能撤了她的官职,念在旧功,将她赶出京城,保她一命。成为了草民的吴氏,也失去了你的庇护,不久后死在自己的坏主意下。
9、自从吴氏当了威县知府后,便提高了赋税,多出来的赋税全进了她自己的腰包;判案时,哪一方没有上交贿赂或是交的少了,便是罪人...百姓们苦不堪言,有一秀才借着参加科举的名头上京告御状。众口悠悠,你只能撤了她的官职,念在旧功,将她赶出京城,保她一命。成为了草民的吴氏,也失去了你的庇护,不久后死在自己的坏主意下。
10、吴氏外放当了县丞,从此天高皇帝远。她借着职位之便搜刮民脂民膏,对他人的贿赂来者不拒,伙同山贼打劫来往商队,扣押想进京告御状的百姓们的路引。吴氏拿着银钱打通上下关系,互相遮掩一二,又经常给你送些稀奇玩意儿,你便一直放任她的所作所为。
11、吴氏外放当了知县,从此天高皇帝远。她借着职位之便搜刮民脂民膏,对他人的贿赂来者不拒,伙同山贼打劫来往商队,扣押想进京告御状的百姓们的路引。吴氏拿着银钱打通上下关系,互相遮掩一二,又经常给你送些稀奇玩意儿,你便一直放任她的所作所为。
12、吴氏外放当了威县知府,从此天高皇帝远。她借着职位之便搜刮民脂民膏,对他人的贿赂来者不拒,伙同山贼打劫来往商队,扣押想进京告御状的百姓们的路引。吴氏拿着银钱打通上下关系,互相遮掩一二,又经常给你送些稀奇玩意儿,你便一直放任她的所作所为。
13、吴氏一直蒙在鼓里,不知你们的计划,待你登基后才暗叫可惜。若是早一些向你坦白,或许今日的自己也会风光无限吧?不过,你和吴氏毕竟相处了八年有余,登基后还是赏了她不少钱。吴氏谢恩离京后便返回威县耍威风去了。
14、吴氏一直蒙在鼓里,不知你们的计划,待容都王登基后才暗叫可惜。若是早一些向你坦白,或许今日的自己也会风光无限吧?不过,你和吴氏毕竟相处了八年有余,于是将自己得到的赏赐分了她许多。吴氏谢过你之后便返回威县耍威风去了。
15、吴氏成了县丞,对当地贫困的情况感到揪心,励精图治,几年后,这里便成为了全国有名的鱼米之乡。百姓们对吴氏感恩戴德,她也一直留在这里当着父母官。听闻你被贬后,吴氏时不时就会命手下携一些生活必用品和礼物前往,对你的帮助不小。
16、反戈一役,吴氏本欲临阵脱逃,但已入战场,岂有退路?她在往城墙下跑的时候被士兵们撞倒,活活踩死。
17、反戈一役,吴氏试图掩护你下城墙,被乱箭射死。
18、死于你的剑下。
19、吴氏四处行走江湖,机缘巧合之下救下了一些被人欺压的女孩,她可怜她们的遭遇,便收她们当徒弟,传授武功。此后的江湖路上,吴氏不再孤身一人,她和她的弟子们形影不离,成为了一家人。她们从不在一个地方停留太久,江湖上却到处流传着她们的传说。
20、吴氏当上县丞,和当地富商勾结,收受贿赂,用银钱打点着上下关系,但从没有昧下过一分用于赈灾或建设的银两,管理的地方也从未出现过一桩冤案,甚至资助了不少贫困的学子求学。百姓们虽然知道县丞老爷和当地豪绅们关系不错,担心县丞老爷只认钱,但县丞老爷让威县大变了模样,大家的生活都比以前好了许多,连路上的乞丐都变得体面了起来。吴氏凭借着威县的政绩很快升职,到下一个地方继续她的谋划。
21、吴氏当上知县,和当地富商勾结,收受贿赂,用银钱打点着上下关系,但从没有昧下过一分用于赈灾或建设的银两,管理的地方也从未出现过一桩冤案,甚至资助了不少贫困的学子求学。百姓们虽然知道知县老爷和当地豪绅们关系不错,担心知县老爷只认钱,但知县老爷让威县大变了模样,大家的生活都比以前好了许多,连路上的乞丐都变得体面了起来。吴氏凭借着威县的政绩很快升职,到下一个地方继续她的谋划。
22、吴氏当上知府,和当地的富商官员勾结,收受贿赂培养党羽,在威县一手遮天呼风唤雨,但她谨记你对她的教诲,在大事上从未有过差错。她没有昧下过一分用于赈灾或建设的银两,管理的地方也从未出现过一桩冤案,甚至资助了不少贫困的学子求学。眼见威县大变了模样,大家的生活都比以前好了许多,连路上的乞丐都变得体面了起来,威县的百姓们也打心里地尊敬她。吴氏掌管威县长达数十年,并得以善终。
23、你履行了自己的诺言,吴氏被封为一等护卫,且握有实权。其他功臣一开始还不满吴氏获此殊荣,但吴氏逐渐用实力让他们闭嘴。吴氏没有辜负你的重用,她武功高强,对你也很忠心,任职期间多次救你于水火之中。你不用担心自己的生命安全,可以安心处理朝政。出于补偿,十几年后你提早放吴氏归乡,野心勃勃的吴氏却不愿意离开,转而当起了护卫教官,替你训练下一批忠心的护卫。
24、你履行了自己的诺言,吴氏被封为一等护卫,且握有实权。其他功臣一开始还不满吴氏获此殊荣,但吴氏逐渐用实力让他们闭嘴。吴氏没有辜负你的重用,她武功高强,对你也很忠心。直到你被仙子刺死,吴氏携带着自身训练的几个心腹离开皇宫,凭借自身的智慧与狠辣,很快就将自己的势力立足,占山为王。没过几年,吴氏已经成为了别人耳中听到名字就闻风丧胆的蛇蝎女王。
25、吴氏一早上起来便听闻岳治传为于容都王的消息,正欲与人谈论此事,却发现那些与她朝夕相处的人们已是无影无踪,偌大的风信楼中只有一些慌了神的丫鬟和小厮四处寻找着老板的下落。吴氏将两件事情联系起来,心觉蹊跷,在你的书房里找到了蛛丝马迹。吴氏明白此地不宜久留,收拾了细软,撕毁了卖身契,带着几个能干的下人离开了怀熹,寻找更好的生计。
26、吴氏拿走了属于她的钱后回到威县,开始对曾经直接和间接伤害她的人一一进行惩治。凭借自己的狡猾和高强武艺,吴氏的潜入刺杀总是悄无声息的,无论身份高低都未有一人能够幸免,以致威县上下都充斥着对“幽灵”的恐惧。大量连红衣卫都无法侦破的凶杀案在夜间频现,江湖上也一直流传着关于威县幽灵的传说。
黎一一28、你与栗子糕成亲后,被你调来怀熹的黎一一和吴氏便住了下来。吴氏在京中谋得了更高的职位,时常还会和黎一一一起来府上串门,陪栗子糕聊天解闷。
黎双双6、吴氏的劝说将徘徊在崩溃边缘的黎双双拉了回来,二人继续如往日那般并肩作战,共克时艰,成为了江湖中令人闻风丧胆的双盗。凡是被她们遇上的恶霸财主,没有一个能够满囊而退。
黎双双39、你与栗子糕成亲后,被你调来怀熹的黎氏姐妹和吴氏便都住了下来,在京中谋得了更高的职位,时常还会来府上串门,陪栗子糕聊天解闷。三人互相监督,前程似锦。
黎双双40、你与栗子糕成亲后,被你调来怀熹的黎双双和吴氏便都住了下来,在京中谋得了更高的职位,时常还会来府上串门,陪栗子糕聊天解闷。二人互相监督,前程似锦。
黎双双43、你登基之后,双双成为了皇宫侍卫统领,吴氏和玉漏便做了你的贴身护卫,三年常年保护你的安全,并在你身边为你出谋划策,双双的一丝不苟、吴氏的神机妙算和玉漏的细致入微使你处理政务的压力骤减。三人之间默契十足,无论你下达了什么任务,她们都能齐心协力地完美达成。无数暗藏祸心的人精心策划的暗杀,甚至在你还未察觉的时候就被一一粉碎。满朝文武百官的原先不满三名女子掌握极大权力的声音逐渐散去,只剩下了赞叹与敬佩。几年后,你念及三人的劳苦功高,分别为她们自己家乡中建府,不再任职明面的护卫,而是以暗处的幕僚在为你效力。三人也经常聚在一起切磋比武,下棋消遣。帝王身边三个文武兼备的佳人侍卫也成了后世万古流芳载入史册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