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蔚蓝档案:一部被大人重新编撰的现代童话故事

2023-03-24 13:52 作者:在视频通话中的猫头鹰  | 我要投稿

首先恭喜蔚蓝档案国服过审,这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在二游题材日趋同质化的今天能有一款逆道而行大打青春阳光牌的二游进入市场能一定程度上中和一下阴冷空气。我觉得大家也不要过于担心游戏圈子会变浑浊这些问题,这是任何一个出圈游戏都要经历的问题,而且对游戏本身来说这意味着更多的流量,一定程度上是有利于游戏的发展,而对于那些浑浊的小鬼们,似乎成为了每一个出圈游戏的标配现象,属于是出圈大礼包了。对于这种无奈的现象我建议大家做好自己就行了,小鬼到哪里都是小鬼,浑浊的是人而不是游戏,只要大家都能自觉提高素质品味修养,那么这些都不算事。

好了废话就说到这,正如这个视频的标题所示,蔚蓝档案能吸引我一直游玩下去的并不是玩法,也不是的学生,而是其优秀的剧情。但是我发现大家对蔚蓝档案优秀的剧情形容都比较笼统,金桑在剧情里运用了大量的哲思以及哲学上的经典问题如电车难题、他心问题等,这个游戏的剧情值得更深一步的思辨。本视频更像是一个引子,通过“一个大人重新编撰的童话故事”这个命题,来引发大家对游戏剧情更多方面和更深层次思考,以及游戏剧情在现实中的在场而引发的一系列思辨。

首先,我所说的在现实中的在场并不表示各个学院、角色其背后的现实映射,如圣三一映射着现实中的基督教,赤冬学院映射着现实当中存在过的苏联等等,我所说的在场是每个角色的最基本身份的在场:学生(或者说是未成年人),以及剧情所反映的现实历史经验。虽然在虚构的故事中寻求真实感的人脑袋一定有问题。但是各种艺术本身就是对于生活的一种延申,其来源于生活,是在虚构的土壤上展现真实,引用贾樟柯导演的一句话:不管是故事片还是纪录片,这些美学的呈现的真实不一定是物理意义上发生的真实,而是一种历史经验的真实。学生在基沃托斯中经历的一切,都强化了在现实中的在场以及历史经验的真实。这是我接下来要讨论的点的依据。


首先,我要先把蔚蓝档案里所有带光环的角色都定义拥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学生和未成年人(就算是若藻和佳代子也是),而这个游戏的主角以及数秘术等人则是拥有“大人”的身份,而主角既是大人,又是老师。这种取消同一的两分实际上体现了其中一方持有另一方所没有的秘密,同时也彰显了另一方与其本身的差异而显现出来的特殊性。

很明显,蔚蓝档案的世界观里存在两个世界:学生所在的基沃托斯,而由于老师和数秘术属于外来者,所以理所当然存在一个“大人的世界”,而由于某种原因,某种媒介,大人介入到了学生所在的世界,而同时我们发现,游戏主线剧情里的学生非常世俗、善于心计,心智上也显得非常成熟,这是因为基沃托斯在老师没有介入之前,这个世界的主要组成人员就是学生,凯撒集团则是和学生集团平起平坐的这么一个组织(数秘术后面我会再详细说明),所以在他们的观念里,虽然他们名义上是学生,但是因为只有学生,导致他们和大人之间的差异化完全消失,如同欧洲中世纪由于社会识字文化的消失,使得孩子和成人一样幼稚,而基沃托斯则是孩子和成人一样成熟,引用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的一句话“当儿童有机会接触到从前密藏的成人信息的果实时,他们已经被逐出儿童这个乐园了”,所以他们和同为大人的老师进行对峙简直是家常便饭,并且把夏莱视为某种需要抢夺的资源,挨训也会感到愕然,表现得完全不像一个未成年人,这个都市没有孩子。“由于媒介将两个世界合二为一,保持秘密所产生的张力在谜底被揭开时势必减弱,所以好奇的演算方法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好奇被愤世嫉俗——或者更糟——被狂妄自大所取代。于是,我们的孩子不能依靠有权威的成人,而是依赖不知从哪里来的新闻来获取知识。我们的孩子还没有提问,就被给予一大堆的答案。简而言之,我们身边没有儿童了。”这点在基沃托斯尤为显得突出,学园都市的学校并没有老师这个供以教书的职位,取而代之的是各种BD。而当大人世界以一切可以想象的方式向学生开放时,他们必然效仿成人的犯罪活动,与此同时,他们也会成为这些活动的受害者,我觉得这在一定程度上能解释基沃托斯为什么枪支军火会成为学生的常用品,并且有一系列的阴谋、猜忌、算计等理应只会发生在大人世界的事情的发生。

而主角介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通过发掘学生潜在的童真和美德,来重新塑造差异性。同时在主角看来,基沃托斯中的学生他们表现得再怎么深谋远虑,本领再高,都不能摆脱“孩子”这个身份所给予他们应有的不成熟,需要大人进行引导。洛克在1693年出版的《教育漫谈》中主张把儿童视为珍贵的资源,但需要严格要求注意儿童的智力发展和培养他们的自控能力“在一切事物中,名誉和耻辱,一旦人们喜欢上它们,是最能刺激心灵之物。加入你能使孩子珍惜名誉、憎恨耻辱,你就已经在他们心中植下了正确的原则。”洛克的白板说主张家长和学校等政府机构对孩子的心灵发展负责,“一个无知、无耻、没有规矩的孩子代表着成人的失败,而不是孩子的失败。”这点和主角的“大人的责任”不谋而合,但是洛克主张儿童需要教化是因为儿童是潜在的成人,未经教化的儿童并没有其独特之处,儿童和成人的心智一样都是从白板起步,这点和主角是相背的,因为主角的思想同时也和18世纪卢梭所主张的“儿童是人类最接近自然状态的人生阶段”思想不谋而合,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强调了儿童那种未经现实文明玷污的纯真、自然以及美德,这点体现在老师在剧情里也是并不认为有那个学生是十恶不赦、不可教化的,就算是面对独断专行的未花以及重创自己的纱织,老师都一概认为其初心是美好的,而事实上也是如此,未花只是单纯想和好三一和阿里乌斯,纱织也只是想保护公主不被献祭,所以主角的思想明显与洛克的白板说相背。但是卢梭认为儿童拥有与生俱来的坦率、理解、好奇、自发的这些能力都被识字、教育、理性、自我控制和羞耻感淹没了,主张对孩子的引导越少越好,教育是个减少的过程,这点明显也是和主角的教育理念相违背的,因为大到伊甸条约小到游戏部废社主角都是积极参与其中的(momotalk99+)。所以主角认为孩子需要在行动上、价值观的塑造上有人来积极引导,同时也认可每个孩子都拥有纯真、力量和欢乐等自然状态呈现出来的美德,是综合了洛克和卢梭两家的理论作为自己的教育理念。

但是游戏里的大人并不只有老师一个人,在游戏里的存在着一个同样来自于基沃托斯之外、并且同样是大人身份的集体:数秘术。数秘术成员的理念各有差异,由于篇幅问题本视频只讨论黑服这一主要角色。黑服作为游戏里最早出现的数秘术成员,同时也是最早接触主角并和主角进行密切思想交流的角色。在vol1第二章剧情里,黑服明确说出了自己对大人的理解,“所谓大人,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改造社会、决定法则、决定规则、决定常识与非常识、决定平凡和非凡的人。用权力支配没有权力的人,用知识支配没有知识的人、用力量支配没有力量的人,这才是大人。”很明显黑服的观点含有很浓厚的利己主义和社会达尔文主义,认为大人的准则是强者对弱者的剥削和统治,对主角的放权行为感到不解,但是同时他也重视规则,在得知“作为监护人的老师没签字同意学生的去留”这个条件后以近乎哀求的语气来协商,当然也有观点认为黑服是惧怕大人的卡片,但是首先在老师拿出大人卡片之前黑服就已经请求老师不要插手,其次黑服作为和老师一样是同一位面的角色没必要去惧怕大人的能力,不如说黑服看到老师掏卡是感到惊愕的,在他的价值观里认为大人没必要为了学生做这么多的牺牲。

黑服拿星野做的实验是为了用“拟态”观察神秘的反面:恐怖,并且将其运用到活着的学生体内。在这里我不得不跳出剧情来稍微做一点猜测,不然下面的主题有点难以展开。我认为神秘和恐怖这对一体两面的崇高是同时存在于学生体内的,而神秘代表并保护着学生最初始的、完全没接触社会以及现代文明的美好、纯真的状态,这也是老师相信学生的信仰来源;而恐怖则代表着完全被“逐出儿童乐园”的孩子,完全世俗化、猜忌化,对人与社会都报以最大的恶意,这点可以在终章的另一世界线的白子身上有所体现,但所幸的是老师代替白子成为了色彩的先导者,而且剧情里也没有说明此时的白子已经完全翻转为恐怖的一面,白子此时应该是留有神秘的余地的,所以才能导致后面的情绪崩溃。而从另一世界线我们也能看到星野最终是实验失败并且死亡,这说明要反转学生的神秘需要比大人还要更高位面的力量才能实现,而比大人这一概念还要高一层的,那就是由无数大人和儿童共同组成的社会,或者引用拉康的理论就是社会共同体默认的规则或移动的父权能指:大他者。而终章里无名的祭司也引用了拉康的三界理论,“那不是你所认识的学生,那是神所显现的神秘、恐怖、崇高、光、绝对者。那是“观念”,是你无法理解、理应敬畏的对象,那是于想象界中被表征,抵达实在界的——象征界的符号和隐喻。”这里无名的祭司将学生固化为某种能指,但是能指是在不断指向下一个能指的过程,形成能指链,意义和主体出现在能指链的不断滑动中,所以后面老师说的白子只是一个纯粹喜欢运动和抢银行的学生就是对能指链滑动的一个诠释。对拉康理论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自行搜索视频了解,我在这里就不展开了。

回到黑服上面来,由此可见黑服想强行翻转星野的神秘属性可以看作为黑服想强行灌输各种大人的世界各种残酷、尔虞我诈,来达到翻转神秘变成恐怖的目的。虽然黑服明说这是他做的一场实验,但是可能在黑服的观念看来,对孩子隐瞒社会的残酷是一种虚伪,让孩子尽早理解所谓的社会的“本质“(黑服所理解的本质)才是每个大人应该做的事情。但是不让儿童了解各种社会现实的残酷这种虚伪的表现,从善意的一面来看,这种虚伪代表着某种社会理想主义,因为如果没有对儿童能够通过相信成人能控制他们的暴力冲动和相信成人心中对与错的概念黑白分明,并且借助这些信仰来发展出自信的感觉从而有力量培育出自己的理性的保证,那么儿童会发现怀抱希望、充满勇气和表现纪律是很困难的。所以向儿童隐瞒成人暴力和道德无能的各种事实虽然是虚伪的,但是这种虚伪仍然是明智的,为了帮助儿童成长的虚伪并不是邪恶。

话虽如此,这并不是说要让儿童对所有暴力的和道德堕落都一概不知,而在这时,童话故事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因为童话故事能够以儿童容易接受的方式揭露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邪恶,并且融会贯通,使儿童不受伤害。那么,主角是如何编撰这个童话故事的呢?其实我前面铺垫了这么多,相信看到这里的大伙都心知肚明:那就是参与到孩子的生活中去,为孩子编撰一个现代童话。

我们会发现剧情中的老师极少会去对学生进行说教(某位眯眯眼除外),大多情况下都是身体力行参与到学生的问题中去,逐步去慢慢地引导,只要是学生之间的问题就绝不使用大人的力量去插手,顶多就在背后指导一下战斗(毕竟auto血压确实高)。只有当学生问题的背后有大人在插手,我们才会使用大人的卡片来应对,vol1中对黑服的威慑,vol3对抗巨匠的复制品和夫人召唤的芭芭拉时都使用了大人的卡片,终章就更不用说了。由于基沃托斯的孩子在没有依靠的环境中生活的时间太长导致很多都提早结束了自己的童年,游戏中不乏心思缜密的学生,如桐藤渚,莉香,肩负着学院学生会会长的她们在思绪上表现出不属于她们所该拥有的成熟与世俗,不轻易相信他人,过重的防人之心,所以在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下结束童年会很容易陷入到满腹狐疑、愤世嫉俗中去,而老师则通过参与到学生的问题中,一步步慢慢寻找回那份被遗忘的信任、纯真和欢乐。学生的生活不仅需要童话故事,而且更需要的是把他们的生活变成童话故事,要做到这点,就需要我们主角肩负起“大人的责任“。

孩子总是想着快点成人,而大人也总是期盼着孩子能独当一面,但是在孩子还是个孩子的时候,终究还是个孩子,而大人就要尽到保护、指导孩子的责任。在游戏中最能触动我的剧情是兔子小队在进行了一通军事化操作之后,为的只是拿几个铁桶来泡澡。看着面前四个泡澡泡得津津有味的学生,随着兔子小队专属bgm的响起,我不禁感想到:孩子们是多么纯粹啊。而我们作为大人,保护的正是这一份带有点无厘头的纯粹。

本视频到这里就基本完结了,当然蔚蓝档案里的学生并不只有思想成熟的学生,还有很多很幼稚的、甚至不愿脱离幼稚的学生,就是这么多千姿百态的学生才组成这么一个多姿多彩的基沃托斯。本期视频更多是作为一个引导,引导大家对游戏的剧情有一个更深层次的思考,正如我之前所言蔚蓝档案中运用了大量的哲思以及哲学上的经典问题,我很期待有更多的up主去做相关的分析视频,当然我也会持续做下去。最后,我引用艾斯奥特曼的一句名言作为结束语,大家下期再见。

 

 

 

 

 

 

 


蔚蓝档案:一部被大人重新编撰的现代童话故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