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三国》正篇22:吕布的终极之战(2)
来者名叫张绣,张济的侄子。建安元年,张济在与刘表争斗的过程中,中箭身亡,张绣接管了自己叔叔的军队。
《三国志·张绣传》:济屯弘农,士卒饥饿,南攻穰,为流矢所中死。绣领其众,屯宛,与刘表合。
距离那时候已经过去了一年,事情本来可以平淡收尾的。但曹操收纳了张绣的婶婶。张绣勃然大怒:“这让别人怎么看我啊!”
彼时为了避开祸乱,栖身于此的贾诩突然开口,说道:“我有办法,让将军可以报仇。”张绣立马摆出严肃的神情,问淡定的贾诩:“还望文和赐教。”
贾诩侧过身来,对张绣一番耳语,张绣不住地点点头。曹操知道张绣肯定不会高兴,派兵灭掉张绣。不一会,曹操接到报道:“张绣已经造反了!”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我记得前些时候,我给张绣那位部将一点财宝来者……他肯定怀疑我会派人刺杀他!应该是这样的。”曹操在分析张绣反叛的原因。
“他有什么反常的举动吗?”曹操正要问,突然见到张绣的军队从他身边杀出来,曹操叫上了典韦和曹昂、曹安民,做好护卫工作。
原来,张绣采用贾诩的计策,报告曹操要把军队迁往高处,曹操没想太多就答应了,没想到,张绣是在他的营寨附近扎营。张绣还说:“车子太重,我希望将军允许我的士兵穿戴盔甲把它运上去。”
曹操一边走一边懊悔不已:“我为什么没发现这是张绣的计策呢?”一边看着曹昂死在众人面前,一边骑着曹昂给的马持续逃亡。
而典韦,耗尽了最后的力气,以极大的伤口,倒了下来。曹操为之感伤不已,他解释道:“是我没看好张绣的人质,导致了这场灾难,下次不会再有。”
而曹操又收到了这样一条消息,让他思考了很久才能下决定,那就是“于禁杀害了青州兵,·不来面见曹公您”。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曹操在等待于禁的答案。
《三国志·张绣传》:太祖南征,军淯水,绣等举众降。太祖纳济妻,绣恨之。太祖闻其不悦,密有杀绣之计。计漏,绣掩袭太祖。
《傅子》:绣有所亲胡车儿,勇冠其军。太祖爱其骁健,手以金与之。绣闻而疑太祖欲因左右刺之,遂反。
《吴书》:绣降,用贾诩计,乞徙军就高道,道由太祖屯中。绣又曰:“车少而重,乞得使兵各被甲。”太祖信绣,皆听之。绣乃严兵入屯,掩太祖。太祖不备,故败。
《世语》:昂不能骑,进马于公,公故免,而昂遇害。
《三国志·典韦传》:韦被数十创,短兵接战,贼前搏之。韦双挟两贼击杀之,馀贼不敢前。韦复前突贼,杀数人,创重发,瞋目大骂而死。
《三国志·魏武帝纪》:公谓诸将曰:"吾降张绣等,失不便取其质,以至於此。吾知所以败。诸卿观之,自今已后不复败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