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南第一汤--枣庄西集羊肉汤微纪录片解说词--山东济南上山传媒
鲁南第一汤--枣庄西集羊肉汤微纪录片解说词--山东济南上山传媒

山东济南上山广告传媒分享:

广告片拍摄制作、宣传片拍摄制作、形象片拍摄制作、纪录片拍摄制作、微电影拍摄制作、动画制作、平面设计、形象整合,艺术节承办,网络直播,短视频制作等多个领域。
将羊骨头、羊肉与羊杂一起投入汤锅。羊肉羊杂切成薄片再倒入汤碗中,冲入滚烫的羊汤水,撒上葱花,一碗羊肉汤就做成了。
羊肉汤是一道菜品,制作原料主要有羊肉、辣椒油、花椒面、盐等,汤汁发白,肥而不腻,无膻味,在全国各地均有各具特色的地方名吃。

在这里专门介绍曾被誉为“鲁南第一汤”、“齐鲁第一汤”、“华夏第一汤”,并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集体商标的“西集羊肉汤”。西集羊肉汤盛行于枣庄市山亭区西集镇为中心的枣庄地区并辐射到全国各大城市。

西集镇位于鲁南丘陵山区,居于枣庄市版图的中心位置,总面积68平方公里,人口3.6万人。该镇是一个古老的名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古称“郳”、“蔇”,古郳国从夏朝至西周偏晚,存在一千余年,后有小邾国,国都在此存在500余年。西集自古是古滕县至古峄县、泰沂山区通往江淮通道的交汇处,如今位于枣庄、薛城、滕州、山亭四座城市连线的交叉点上,枣(庄)济(南)公路、京台高速公路、店(子)韩(庄)公路在这里交汇。汽车、汽车配件制造和公路运输业闻名遐尔。

西集镇是一个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的半丘陵地带,属淮河流域,十字河南支——巨龙河自东向西穿镇而过,至滕州境与薛河等流域汇聚后注入微山湖。暖温带季节型大陆气候,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较多,四季分明。地貌具有山区、丘陵、平原、河流、水库兼备的特点,为发展农、工、林、牧、副、渔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最适合养殖和种植,养羊业最适合饲养狗羊、青山羊、白山羊和波尔山羊等。

西集羊肉汤历史很长,可以追溯到5600余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从伏里村“建新遗址”、姚庄“战汉墓葬群”、东集村古暨国都城出土的陶鼎、青铜鬲等饮煮器中的羊、猪、鸡、鱼等兽骨来看,在当时,以羊肉汤为主的饮食文化就已非常普遍。久远的历史,形成了西集羊肉汤自己独特的美食风味。

关于西集羊肉汤的由来,有好几个版本,一说,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越国宰相范蠡曾来这里隐居,见西集草肥水美,便在此地养羊致富,恩泽百姓。《汉书杨蟪传》中有 “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炮羔,斗酒自劳”的记载。这说明早在汉代,农家每年在盛夏和严冬季节食羊进补已经相当盛行了。

据明万历《峄县志》记载及考古发现,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东夷人在西集这个地方居住。1993年山东省考古研究所在西集镇伏里(建新)村挖掘新石器时代遗址时,陶鼎中就有煮过的羊、猪、兔、鱼等骨。古蔇国的底层文化属于新石器时代后期文化形态大汶口文化,面积达4平方公里,是山东、安徽、河南、江苏的交通要道。

北宋时唐慎微《证类本草》卷十七云:“羊肉,味甘、大热、无毒。主缓中,字乳余疾及头脑大风汗出,虚劳寒冷,补中益气,安心止惊,止痛、利产妇。治风眩瘦病,丈夫五劳七伤,小儿惊痫。开胃健力。由此看来,常吃羊肉能增强体质,减少疾病。而羊肉汤,是羊的全骨汤,是温性的,属大补,常喝能延年益寿,健脑补肾,美颜壮骨,增强免疫力。
西集镇是鲁南山羊的发源地之一,“西集羊肉汤”更是久负盛名的传统风味小吃,有着千百年的历史, 它以汤浓、味美,不腥不膻、肥而不腻、花样繁多而著称,其制作方法已载入《中国菜谱》。

西集羊肉汤一年四季可饮,常饮可大补。西集人喝羊肉汤有很多的讲究,其主要是寒、伏进补喝。寒为最冷的三九之间喝。从冬至之日起,在一九、二九、三九时喝羊肉汤。这段时间喝能驱寒蓄端,去除疾病,强身壮体。每年的冬至时节,西集老人们的儿子和出了嫁的闺女,都兴给老人们送羊腿,送全羊,条件差的送羊头和一挂连肝肺,冬至成了儿女们孝敬老人们的节日。每到这个时节,西集遍地都是羊肉汤的香味。每到“数九”也就是冬至,喝羊肉汤在西集早就形成为地方民俗。
吃“伏羊”是当地最著名的饮食文化之一。在最热的“三伏天”喝羊肉汤简称为“吃伏羊”。一伙人集体劳作大家一块吃,叫“打平伙”,几家人一块煮分着吃,叫“算份子”。无论什么形式,这个时节吃,都叫“吃伏羊”。 俗话说“热在三伏”,此时,当年的雏羊正当青年,膘肥体健,肉嫩味美,趁着暑热,喝上一大碗羊肉汤,通身大汗淋漓,之后,犹如久病初愈,周身畅快,神清气爽,婉若又一新人。

当地人介绍说,山羊吃百草,百草既百药,百药入羊肚,药效在羊身,吃了山羊肉,百病不缠身。据《本草纲目》记载:山羊味甘、性热、无毒,主治暖中、虚劳寒冷,补肾益气、镇静止惊、止痛,益养产妇,可开胃健力,医治五劳七伤。而实践证明,入伏后吃伏羊更是人们追求健康美食的正确选择。山羊在伏天吐故纳新,净身排汗,其肉味更纯正,滋补降温、益肾强身之功效更明显。

中医讲:治病要在三九或三伏,人要滋补也应在冷和热两个极端进行。所以,在二十四个节气的小暑、大暑、处暑亦或头伏、中伏、末伏喝羊肉汤,实际上是对身体进补。在所有的动物中,其实羊肉汤是最温和的,喝了对人的身体最有益。所以,西集人民伏天喝羊肉汤,早在历史上就已形成一种生活习惯。

喝西集羊肉汤,有清汤和肉汤之分,所谓清汤,就是不加任何佐料的原汤,乳白如奶,入口清香,不膻不腥,沁人心脾,有消渴健胃,滋补肾脏之功效,实为保健长寿之佳饮;所谓肉汤,就是把煮好的羊肉切碎,放入辣椒、花椒、生姜、大蒜、香菜、葱花、味精、精盐、香油等佐料,兑清汤同饮,当然,肉汤回锅稍煨,回锅羊肉汤味道更佳。
西集羊肉汤在选料上特别讲究,一般只用本地养的10至20千克左右的幼小山羊。佐料上,除用白芷、陈皮等十几种中药外,特别是要加入本地产的映山红花椒,用此除去羊的腥膻味。先文火细烧,让尽可能多的蛋白质释放于汤中。待汤发白时,再猛火加煮,直至羊肉熟透。至此把肉捞出,有客来食时,连肉加汤再回小砂锅烧开,烧开后,盛至碗中加食盐、味精、蒜瓣、香菜、淋上香油和食醋,这叫“回锅羊肉汤”,如泡进鲁南麦煎饼同食,就叫“羊肉汤泡煎饼”。在冬季还要加进辣椒粉,叫“辣羊汤”。这种辣椒取自当地的朝天椒。另外,西集羊肉汤中还有一款叫“神汤”,即用羊血、羊肺、羊肝等共同蒸煮的汤,佐料基本相同,有滋阴壮阳、益寿强身的作用。美国迈阿密市英特凯公司特派员吕经涛先生曾来西集做客,当他品尝到西集何家羊肉汤后,高兴地竖起大拇指,连声夸赞“西集羊肉汤,OK!O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