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8-咳嗽
清肺经,100次
内八卦,100次
檀中穴
两乳头连线中点,拇指揉100次。

主治病症:胸痹心痛、腹部疼痛、心悸、心烦、呼吸困难、过胖、过瘦、呃逆、咳嗽、气喘、咯唾脓血;产妇缺乳症、乳腺炎、噎嗝,收缩等。

此穴位离心脏近,不宜用力按压,慎用针灸。更好方法是大鱼际上下摩擦,5分钟左右

古籍记载
历代针灸医家对本穴的主治病症论述颇多,但大都集中在气病范畴。如治肺气咳嗽,上喘唾脓,不得下食,胸中如窒;疗膈气呕吐涎沫,妇人乳汁少(《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上气短气,咳逆,噎气,喉鸣喘嗽,心胸痛,风痛,肺痈,唾脓(《针灸聚英》)。膻中、天井主胸心痛,缺盆、膻中、巨阙主咳嗽,膻中、华盖主短气不得息、不能言(《千金》)。膻中、少泽、大陵治胸前两乳红肿痛(《大成》)。
宽心顺气
编辑播报
膻中穴是心包募穴(心包经经气聚集之处),是气会穴(宗气聚会之处),又是任脉、足太阴、足少阴、手太阳、手少阳经的交会穴,能理气活血通络,宽胸理气,止咳平喘。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刺激该穴可通过调节神经功能,松弛平滑肌,扩张冠状血管及消化道内腔径等作用,能有效治疗各类“气”病,包括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病证,如哮喘、胸闷、心悸、心烦、心绞痛等。
说到膻中穴的作用,我真是印象深刻。我原来的邻居是位脾气特拗的老年人,有次因为生气突然心口痛,一时找不到速效救心丸,眼看他呼吸越来越急促,急中生智,我就在他的膻中穴上使劲按压,大概一两分钟,他就慢慢缓过来了,休息一会儿就正常如初了。后来,我在接触的大量病例中发现按揉膻中穴还可以舒缓病人压抑的心情,我想,这就是此穴“宽胸理气”的功效吧。
许多人在医院针刺按摩该穴后自觉腹内气体流动,胸部舒畅宽松,有的还可听到肠鸣音。其实平时自己按揉就可以收到疏理气机的效果。我建议大家每天按揉此穴100下,时间约2~3分钟,便可达到《普济》中所说的:“气和志适,则喜乐由生。”揉的时候请注意:四指并拢,然后用指头肚儿轻轻地做顺时针的环形揉动或者从上到下摩,千万别从下向上推
天柱骨

从上往下推100次


天柱骨在古医书上存在两个概念,包括颈4、颈5及颈6颈椎,称之为天柱骨。而在小儿推拿中,天柱骨被称为天柱骨穴,涉及整个颈椎,即从入发迹0.5分到大椎穴,均称为天柱骨穴。如果使用食指及中指从上向下快速、反复推擦,可以用于治疗恶心、呕吐、发热、感冒及头痛等疾病。
在小儿推拿中,推天柱骨属于较为重要的手法,可以治疗小儿感冒、发热。也有报道指出,推天柱骨800次左右,可以用于治疗小儿食积引起的恶心、呕吐,或发热感冒后出现的恶心、呕吐等症状。
揉肺腧穴
肺俞穴,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属膀胱经。击中后,冲击第三胁动、静脉和神经,震动心肺、破气机。

取穴方法: 取定穴位时,一般采用正坐或俯卧姿势,肺俞穴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详见此人体背部穴位图相关图示)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肺经及呼吸道疾病,如肺炎、支气管炎、肺结核等。细节请参阅网页:利用穴道指压疗法止痰、去除雀斑、荞麦皮指压法等内容。
按语
1.梅星氏报导,挑刺肺俞穴治疗咳喘病50例,经1-6次挑刺,痊愈10例,有效40例。临床观察,不论虚证、实证均有较好疗效。手法上要注意实证挑刺宜重,虚证挑刺宜轻。
2.运用挑刺法应注意,挑刺后忌食生冷、鱼腥、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并应适当休息。
歌诀
肺失肃降哮喘发,呼吸困难气急促,
反复发作痰仗伏,不易根治病顽固,
鱼际斜刺入五份,哮喘发作此穴主,
郄穴孔最治急症,只刺一针喘即除,
四缝四指中缝取,小儿哮喘效尤着,
肺俞身柱旁寸半,挑刺治喘效验殊。
在此基础上,可加头面部四大手法。
参考: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NW411V7Wc?p=13&vd_source=bd94e9136c4ad25dd0f77b8ccbe1645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