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洞怪客》(7.1)
舅舅终于决定出门写生了。他的说法是:“群众手里可能掌握着真理。”作为“群众”的代表,我感到很荣幸;不过,他还得花一段时间仔细选择写生地点。这给了我一段空档期,我又开始出门溜达。 X城的变化真是慢啊!和我小时候比起来,时间简直是静止了。信步穿梭在宁静幽深的小巷子里,回忆不禁一阵阵向上翻涌。起初,这些儿时记忆还犹抱琵琶半遮面,后来就越发清晰;我沉浸其中,完全放弃了思考,只是尽情体会着。
儿时的某个炎热的夏天,我确信自己来过这里。蝉声聒噪,道路上的行人脸上挂着善意的微笑,走得慢悠悠的。我牵着外婆的手经过这里,或许是要去买菜,或许是要去河边纳凉。外婆的手粗糙而温暖。那是一双劳动人民特有的、在家务操持中粗糙起来的手。那时的她真高大啊,我要费力抬头,才能看到她的下巴。她低头看我,笑得多温情!小小的眼睛笑成了一条缝。她穿着一条白底黑圆点连衣裙,脚踏凉鞋,腰背挺拔,头发花白得厉害。这到底是什么时候的事呢?为什么我一点也想不起来了呢?
这股涌动的温情突然让我湿了眼眶。我赶紧环顾四周,怕有人看见。从庞杂无尽的记忆之海中,这个片段几乎是首次涌现。我在一棵行道树旁停下来,仔细地回忆相关细节。我怀疑,它发生在小学一年级到二年级之间,因为那段时间的事情我怎么也想不起来了。再早一点,我还太小,本就不会记得什么事情。听一些亲戚讲,在我刚上二年级的时候,我的父母闹过离婚。这和今天出现的这段记忆有关吗?
混乱。我的脑袋里装着各种稀奇古怪的事情:山洞里的怪人,消沉痛苦的舅舅,关于Y的令人烦恼的心情,一座落后的城市,不时出现的陌生记忆,还有偶尔的饥饿,不断搅乱着我的思维。我信步而行,走进一家面馆点了二两牛肉面。这里我之前来过一次,环境不算好,但味道一流,来吃面的人络绎不绝。在拿着一次性卫生筷等面的当口,一些令人不快的场景从脑海中涌出:在我小学时的家中,我好像看到了一些阴森残暴的东西,听到了冷酷的话语。趁它们还没形成清晰的形象,也就是说,还搞不清楚到底怎么回事,我赶紧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努力去想一些别的东西。有意思的是,我第一个想到的竟然是Y。那是一个午后,窗外的杨树绿意正浓,同桌的我们正在做作业。她低着头,时而书写,时而停下来喃喃自语,完全沉浸其中,没发现我正侧头看着她。她的嘴唇因唇膏闪闪发亮,漆黑的眼眸里深藏着温柔和聪慧,一头黑发松散地披在肩后,发出淡淡的香味。我正看得出神,她因一个问题抬起头来思考,眼角的余光察觉到了异样,转过头来看到了我。四目相对让我们俩都红了脸……这件事发生在我们一起去海边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