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就懂 | 13.相对静止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2023-04-22 12:19 作者:小马大研-马理论考研 | 我要投稿
静止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即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的暂时稳定与平衡的状态。静止有两种基本情况:空间的相对位置暂时不变和事物的根本性质暂时不变。
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辩证统一的
恩格斯指出:“任何静止、任何平衡都只是相对的,只有对这种或那种确定的运动形式来说才是有意义的。”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辩证统一。一方面,静止都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是运动中的静止;另一方面,绝对运动中存在着相对静止,相对静止中包含着绝对运动,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相对静止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恩格斯指出:“物体相对静止的可能性,暂时的平衡状态的可能性,是物质分化的本质条件,因而也是生命的本质条件。” 其一,相对静止是事物分化的必要条件。相对静止使事物在一定范围内保持质的稳定性, 作为该事物而存在和发展,同其他事物区分开来。事物的稳定性是事物存在的前提,质的相对静止就是量变,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其二,相对静止是运动的尺度。没有相对静止,就无法了解运动。这正如物理学要描述客体的运动,就必须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参考系,否则物体运动状态就无法显现和计量。运动表现在相对静止中,从相对静止中找到它的量度。其三,相对静止是认识事物和理解物质多样性的基础。由于事物有相对静止,人们才能把握一定事物的确定的性质,区别不同的事物。
正确认识相对静止,要反对形而上学和相对主义的观点
形而上学看不到相对静止中有绝对的运动,把事物的相对静止绝对化,否认了事物的发展。相对主义和诡辩论不承认绝对运动中有相对静止,把事物看作是瞬息万变、不可捉摸的,无法理解世界的多样性。正确认识相对静止,就要反对形而上学和相对主义的观点。